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6.206.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上海虹桥机场 的原始碼
←
上海虹桥机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上海虹桥机场</big>''' |- |<center><img src=http://i1.sinaimg.cn/travel/ul/2008/0820/U3059P704DT20080820120655.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travel.sina.com.cn/air/p/2008-08-20/133617523.s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通航日期: 1921年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市长宁区、闵行区 飞行区等级: 4E |}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HA,ICAO:ZSSS),位于[[中国]][[上海市]]长宁区和闵行区交界处,距市中心13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之一、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1921年,于1950年重建;1971年由军民合用改为民航专用;2010年启用2号航站楼及第二跑道;2014年底启动1号航站楼改造及东交通中心工程。 据2017年9月综合信息显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航站楼面积44.46万平方米,拥有跑道两条,分别长3400米、3300米;停机坪约48.6万平米,共有89个机位。 2017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188.41万人次,同比增长3.5%;货邮吞吐量40.75万吨,同比下降5%;起降架次26.36万架次,同比增长0.6%;分别位居中国第7、第9、第10位。2019年吞吐量全国排名第八。 2021年7月25日,受台风“烟花”影响,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所有客运进出港航班取消 。<ref>[https://k.sina.com.cn/article_1698823241_m6541fc49020017kfy.html C919飞抵上海虹桥机场,穿过“水门”正式加入东航机队]新浪</ref> == 历史沿革 == 民国十年(1921年),[[北洋政府]]鉴于京沪两地“绾毂南北”,决定先行筹建京沪航空线,随即选址上海县与青浦县的交界处,圈地267亩。同年3月10日,机场始建,并于同年6月29日基本竣工, 但“扼于经费不足”,仅建成一条土质飞机跑道,未能正式通航。 民国十八年(1929年),机场开通沪宁段航线,由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沪蓉航空管理处经营。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机场再次征地890亩进行扩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9日,两名进行侦察、挑衅的日军官兵在机场附近被击毙,此事即为引发八一三淞沪战争导火线的虹桥机场事件。上海沦陷后,机场为日军占领,强行圈地1356亩,加建跑道和机库,以适应日军侵华战事之需。 抗战胜利后,机场由[[南京]]国民政府空军接收,成为军用机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机场划归民航。同年11月,机场由中美合资中国航空公司接管,并新建旅客休息室。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机场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技术员训练所接管,机场占地面积2500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机场直属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1949年5月22日,虹桥机场获得解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成为军用机场。同年,机场面积为2800亩。是时,机场设施毁损严重,仅有2条平行碎石跑道、3条滑行道、7条推机道和1座破损的机场大门。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重建虹桥机场。5月起,重建主跑道、滑行道及停机坪等,历时1年。 196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决定开通上海—卡拉奇国际航空线。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扩建军用虹桥机场为军民合用国际机场。工程历时6个半月,主要工程包括:改建混凝土跑道,跑道道面承载能力达到国际同类跑道水平;设置跑道主次降落方向的导航台及全信标机;新建6层高的航管楼和候机楼、指挥塔台各1幢(座)。是时,机场占地6500亩。 1971年,虹桥国际机场由军民合用改为民航专用。中国民用航空上海管理局对机场设施作进一步改扩建,完善场内设施,兴建一批工程,包括新建航空器材库、改建旧机库等。 1964年4月29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改造工程竣工,解放后上海地区第一条国际航线中国上海——巴基斯坦达卡民用航空线开航。至1999年底,上海至世界各国开通的城市达112个、国际及地区城市52个。 1984年3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工程再度扩建,同年9月30日扩建工程完工。扩建后的候机楼,使用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一倍。 1988年6月25日,在上海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中,虹桥机场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从中国民航上海管理局分出。 1988年12月,机场候机楼进行第三次扩建,新建T型结构的国际候机楼,并于1991年12月26日竣工,实现国内外旅客进出分流,并建成钢筋混凝土主滑行道。 1994年12月26日,机场由中国民航总局交给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 自2009年起,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联手香港机管局成立了沪港机场合资公司,并引入[[香港]]机场的先进管理理念,全面对标香港机场的服务管理水平,在服务管理、商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注重引进香港机场专业化做法,推动了虹桥机场的服务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 2010年3月16日,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及第二跑道正式启用,除春秋航空公司及往返日本、韩国的国际包机航班仍在1号航站楼运营外,其余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全部迁至2号航站楼运营。 2014年底,上海虹桥机场启动1号航站楼改造及东交通中心工程。 2017年3月26日,改造后的机场1号航站楼A楼启用。 == 硬件设施 == '''1号航站楼'''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有停机位66个,其中有13个登机桥位,48个远机位,2个专机位,2个货机位。机场1号航站楼由A、B两座候机楼紧密相连,面积达8.2万平方米(A楼5万平方米,B楼3.2万平方米);共有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和15条行李传输系统。 2014年底,上海虹桥机场启动1号航站楼改造及东交通中心工程。 改造完成后,1号航站楼面积将达13.18万平方米,设72个值机柜台,13个登机桥。 '''2号航站楼'''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面积为36.26万平方米,2号航站楼设有80个值机柜台、47条安检通道,主楼办票柜台为前列式排列,使航站楼主楼净深仅为108米;2号航站楼有89个机位, 45座登机桥,近机位比例超过70%,其中8个机位可以同时停靠3种机型组合的混合式桥位;设有母婴室35间,为残障旅客设置了48间卫生间、16台升降电梯、4个问讯柜台等无障碍设施。 2号航站楼还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10项节能技术。2号航站楼与交通中心一体化设计,交通中心内设置了虹桥和浦东机场办票柜台各两组,为旅客提供了浦东机场国际航班远程值机的城市航站楼功能和轨、路、空的换乘。 '''跑道'''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拥有中国国内首个近距离跑道。 第一跑道:长3400米、宽45米 第二跑道:长3300米、宽60米 跑道间距:365米 平行滑行道:4条 '''公务机基地'''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基地于2008年12月5日开工,2010年1月28日通过竣工验收,2010年3月17日通过民航行业验收。基地拥有1座3100平方米的公务机候机楼,1座4500平方米、可停放4至5架中型公务机的机库,1座近2000平方米的附楼,以及3个专用的公务机上下客停机位,能够满足年起降6000架次公务机的地面保障。 == 参考来源 ==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返回「
上海虹桥机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