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49.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与四作家书(甘茂华) 的原始碼
←
与四作家书(甘茂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与四作家书'''<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7837372/pexels-photo-1783737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与四作家书》'''是[[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与四作家书=== 编辑手记:书信亦散文之一种,随意,亲切,说真话,吐真情,读来别有一番家常风味。作家之间的书信,还谈彼此创作,谈读书感悟,自然启迪人生。书信散文看似散,实则聚神其中,是本真意义上的散文。可惜现在的人全凭电脑、手机交流,基本上不写书信了。这实际上是文学体裁的一个损失。我倒是劝朋友们有机会写点书信,既练笔,又丰富生活,何乐不为呢?甘茂华先生的《与四作家书》完全是四篇精短散文,虽是旧信,却有新意,而且留下了时代的气息。借此与朋友们分享,愿散文园地百花盛开。 与四作家书 致刘道富 富道兄: 你好! 收到赠阅的大著《阅读感悟》很有一段时间了,陆续读完全书才给你回信,请谅解。一是非常感谢你,出了新书也让我分享到一份快乐;二是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重新阅读刘富道、感悟刘富道,并从中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就我个人的偏爱而言,最喜欢“小说解读”、“我当编辑”这两辑的文字和内容,还有附在书后的王石的文章《刘富道的过去与以后》。这样说,并不是说“序与跋”、“读画品书听诗”、“作家之死探秘”这三辑有什么阅读障碍。不,恰恰这三辑都是高头文章,袒露了你的文学立场和小说观念,也包括艺术观念和知人论世的一些道理,值得细读和研究。但我前面说的那两辑的文字和内容就不一样了,讲的都是小道理,具体作品具体分析,渗透了你自己的创作经验,文章又短,语言又俏皮,读来就格外亲切有味,有一种解惑的快感。 我感觉,读这本书就好比听老师讲课,有观点,有例子,有闲而不闲的发挥,有重点问题的提示,更有随处可见的机智和幽默。不仅对作家有启发,而且对初学写作的文学青年更有教科书之功效,是一碗绿豆汤色、板栗香味的清明茶。哪怕是《讲讲文法》和《最后一校》这样的谈做编辑体会的“豆腐块”,也让人学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电脑操作、认真校对纠错的许多知识。我要再次感谢你。 王石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字里行间也起伏着对你的一番真情。其实,你的小说曾经在中国文坛辉煌过,过去也就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我倒更看重你写汉正街的那本书。你的小说未必能传诸后世,但你写汉正街的书必定能成为乡邦文献,供后人学习、借鉴、查阅、引用。我对映泉的作品也有这个看法,他写了那么多小说,但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还是他那本《沮出荆山远安说》。韩石山也是这样,他的小说、散文、评论都曾经火过,可他安身立命的作品也就是《徐志摩传》。我琢磨不透的是,这里面是不是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呢?是不是跟中国历朝历代重史轻文有什么关系呢?抑或小说真的是小说家言、寻个乐子而已,虚构的世界不值得信任呢?那么,人间喜剧、莎翁托翁、红楼水浒,为什么又流传至今不衰呢?你是大家,很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是个没出息的人,出道之初在山西写过小说,还得过奖,后来回湖北后就放弃了,这些年来只能写些土里土气的散文,聊以打发时光。受你和映泉的影响,搜集了不少资料,做了实地考察,也想写一本关于我老家恩施的书。今年夏天,埋头在家写了十几万字关于三峡的散文,另外是创作大量歌词,也帮企业写“报告文学”,挣几两碎银子打酒喝。向你汇报的情况就是这些,“甘茂华的过去与以后”怎么办,还盼富道兄指一条明路。 专此,即颂著祺! 甘茂华 2004年9月2日 致梁必文 必文先生: 你好! 收到《梁必文诗选》后,不仅是高兴,而且拜读以后又撩起我满腔激情,禁不住捧而诵之……一本《诗选》就是一个人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对我来说就是一面镜子,文学镜子。我会好好珍藏它的,也会一读再读的。 过去我对你和你的诗都不了解,读了叶文福的序文《收割自己的光芒》和熊召政的《爱与宽容》后,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后来,又读了两篇评论,邹建军的《梁必文前后期诗歌的对读》和陈应松的《穿过江南烟雨的梁必文》,我才对你和你的诗有了一个大略的认识。陈应松说得好:诗穿过了我们的年龄,我们也穿过了诗的梦境。这些诗以他的真切的体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洞悉。 我不会写诗,但我爱读诗,从诗里汲取养份,滋润我的散文创作。我的文学观念是从来就有一种唯美的趋向,所以我喜欢川端康成、喜欢沈从文。读到你的诗歌,我并不赞成评论家们的前后分期,你的诗骨子里是唯美的,忧伤的美,前后是一致的,不可分的,只不过后写的诗加重加深了忧伤——饱含了忧患意识而已。忧患是忧伤的积淀和结晶。怎么能像切蛋糕一样把它分成两块呢?陈应松过份强调了你后写的诗,他认为比起那江南烟雨中那些飘忽不定的意象,这些诗中凸显的社会生活的经验,将更能让读者受益。我觉得写诗就是播洒美的种子。让诗成为解剖刀,让诗人成为智者,是误区、盲区。我不赞成诗以载道,应该是诗以载情,载美。“如同一匹牲口,合适的负载,它健步如飞,过重的负载,固然能增加它的声誉,最终却会使它倒毙。” (借用韩石山谈散文语)谁愿意看见本来很美的诗却在注入更多的社会功效后,变成夕阳下一头不堪重负的羸弱的驴呢?我倒是觉得那些江南烟雨诗更符合诗的本质和具有美的特色。我这样说是门外谈诗,说错了请批评。但,我是真心喜欢那些江南烟雨诗的啊! 那是记忆的船,划向青草萋萋的彼岸;那是彩色的风筝,飘在河的那边;那是母亲的圆圆的墨褐的竹笠,给了我一片温暖,一片宁静,一片豁然晴朗的天空;那是故乡的古井青苔滑出的乡村,湿漉的小径,清亮的红薯汤,思念莽撞地叩打的山崖;那是犁之歌、溪之歌、竹之歌、月之歌、禾场之歌、乡野之歌、江南烟雨之歌……多么好呵,多么美啊!读你的诗——从青春的河流里打捞上来的水灵灵的感情,从生命的田野里收割回来的鲜润润的心绪,从祖母的针眼和母亲的竹笠中采集到的悠长悠长的时光,从回乡的脚步和二泉映月的琴弦中倾听到的细长细长的忧伤;这一切,都是属于诗人的浪漫的情调和挚爱的人生。能把人生的情和爱写得这样美的诗人,是有境界的,是幸福的。像我这样的读者有机会读到这样的诗,也是幸运的。原想为《诗选》写一篇短评的,读叶(文福)、熊(召政)、邹(建军)、陈(应松)之后,便放弃了。他们是大家,写得实在好。我人微言轻,写与不写对你都不能增减什么,就算是以信代评吧,请你多多包涵。 专此,顺颂著祺! 甘茂华 2004年11月13日 致周翼南 翼南兄:你好! 承赐大著,衷心感谢!《文与画》作品集真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不仅文好画好,而且更因它包含着一份终生值得纪念的友情。书中所收作品,我以前大多读过,印象深刻,这次又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愈发觉得亲切,实在是感佩不已。你写妻子,写冰心,写曾卓,写黄永玉兄弟,写姚雪垠,写王振武,写名人高行健等等;你画山水,画门神,画猫,画戏剧人物等等;都是不俗之笔,性灵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真货。哪怕是画展前言那样几百字的短文,也写得真诚而动情。我个人在写作中比较偏爱那种真实而有个性的文章。我们的湖北老乡、公安派的主要人物“三袁”,就无视古文的正统,以流露性灵作一切文章,所以他们的散文就有了真气和活气。虽然后代批评家说过他们一些怪话,但他们的主张实际上和胡适一样。我读你那些随笔式小品,就感觉到一种情感深潜而又个性毕现的特点。这类短文,确实比你的小说更多韵味更耐读。反正,我是没有本事写出这样传神的文章的。画呢,我更是画盲,只剩下羡慕的份了。你送我的“猫”,至今仍是我挂在书房“格子寨”中唯一的一幅画,画上题诗是:“学诗学画两未成,夜读闲书一身轻。奈何友人遍天下,无意得此塗猫名。”这只“猫”在我家养了十几年了,竟无鼠,神了! 你比我大六岁,按十年一代的惯例,我们是同时代人。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都不好,但都有求真向善之心、进取向上之心,都保持了做人的尊严。几经沉浮,行路艰难,虽说在文学艺术上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但毕竟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圆了自己的梦,对得起家人和自己的生命。仅此,就该感恩,就知足了。我远不如你,始终是个业余作家,始终写那些被人看作雕虫小技的散文,并且是不入流的乡土散文。我不自卑,亦不狂妄,觉得写这样的散文有真情实感(艺术水平且不论),远比那些欺世盗名、装神弄鬼、赶时髦、甚至卖身的所谓文学作品要高得多,其生命力也会长得多。跟你一样,当然不指望流芳百世,但指望不同流俗,不污染环境,不败坏读者胃口,这是最低愿望,不算奢求吧。 你在作人作文上,一直是我的榜样。我把你引为知己,私心是想沾一点你的光,沾一点你的性灵之气,借此冲冲我的晦气。我退休后,跟省城文学界基本没有来往,一是自己没有叫得响的作品,怕看人白眼;二是文坛也是个很势力的地方。我也不给大报大刊投稿了,“柴火妞”,羞于见人。画地为牢,主要活动都在宜昌。我和你虽然十几年没有再见一面,但自我感觉心是相通的。这大概缘于性情相近、经历相似吧。我写妻子的文章《水杉树》和《一个人的三峡》,与你写妻子的文章,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过完蛇年春节就去加拿大,女儿在温哥华,她为我和老婆申请获准了永久性居住权。对我而言,只是找了个养老的好地方,在那里照样是看书或写点东西。女儿在武汉读大学时,我曾和老婆带着她去过你家“顶天楼”,她如今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了。想起来就感叹:桃花开着开着就谢了,山坡绿着绿着就黄了,孩子长着长着就大了,我们活着活着就老了。我去那边不会“永久居住”的,保留中国国籍,每半年或一年回宜昌一次。做一只候鸟,冬夏迁徙,直到飞不动为止。你写黄永厚,引钱钟书的话歌咏大雁,正对我的心思。在鸟的世界中,我最爱大雁,它们能在天空中飞出大写的“人”字。在文学中,我最爱散文,我认为散文的最终价值是温暖人心。我是一只老雁,争取下次飞回来再去拜望你。你在电话里说最近身体有些不适,请千万要多多保重,饮食起居多加注意,名利缰绳一刀斩断,“重心转移”,养生为宜。为了对得起饱经磨难的青春,我们要活得更好! 专此。顺颂冬安!问嫂夫人好并祝新春快乐! 甘茂华 2013年1月31日 致毛正天 正天兄: 你好! 湖南民委主办的《民族论坛》2004年第8期所载你和小柳合撰的评论《还乡——甘茂华散文的母题》,我现在才读到。读一篇好文章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何况这篇好文章又关系到我的创作,更是高级享受。在此,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的鼓励鞭策! 不是我说是篇好文章就是好文章,而是行家里手也认同。因为这篇文章曾寄给北京,中国作协主办的《民族文学》杂志。该刊青年评论家、评论编辑杨玉梅今年9月10日给我写信说:“真对不起毛老师,写得那么好的文章,都未能在《民族文学》刊发。《还乡》这一篇非常好,当初负责终审的人竟然没有看好。后来给彭学明看了,他觉得应该发。可是当我告诉毛老师时,才得知已在湖南《民族论坛》刊出了。这实际上是《民族文学》的一个损失。”彭学明是该刊新上任的副主编,杨玉梅的最后一句话很有分量。所以,我绝不是老王卖瓜;而是借此证实你们文章的品格和质地不同流俗,自有高人之处。 高在哪里?好在何处?我认为它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乡土散文的母题就是还乡。许多[[作家]]、诗人、[[教授]]、评论家在论及我的散文时,几乎都是从民族风情出发,陷在这个圈子里难以自拔。出发点和归宿都在风情二字。还乡,第一次点穿了这层窗户纸,让人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还乡,“它象征着中国文人们在人生与[[精神]]的双重漂泊的[[命运]]中强烈的回归[[意识]]”。这样评论,才具备抵达人生深处的[[意义]]。同时,它又不局限在以文论文,而是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加以评论。所谓知人论世,正是中国文学评论的优良[[传统]]。可以引导读者进入现场,了解作品[[背景]]、作者性情,从而把握到作品的筋脉和精魂。现在这样用心写评论的人越来越少了,令人感叹亦令人忧虑。 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好处,对于从事鄂西地域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本地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作者,很容易搜集到别处没有而唯我独有的风俗民情。如果把这些生活素材略作整理就搬进文章中,以为这就叫[[散文]],那就走进了一个误区。资源的占有并不等于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风情和还乡是表与里的关系,也是标与本的关系。说到底,风情不过是载体而已。我[[始终]]认为,作家不仅要有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对生活的认识。独特的认识和语言的诗意,充满智慧而又符合艺术真实的想象力,这才是散文创造的精髓。你们的[[文章]]是一盏灯,它将照亮一大片山林。 正天兄现在是湖北民族学院[[文学]]院的院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培养人才和繁荣文学两方面都有着较重的责任和义务。记得你原来是研究古典文学的,能不能腾出一些时间,多研究现当代[[文学]],尤其是鄂西地区的作家与作品、现状与发展呢?这或许是更有现实紧迫感和极富意趣的一个课题。鄂西地区的文学评论,不仅是薄弱,甚至是苍白!多么[[希望]]你能带动一大批人把鄂西地区的文学评论繁荣起来啊!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份事业啊! 以上所谈,琐琐不检言辞,请谅。 专此布达,敬颂文祉! 甘茂华 2005年2月26日 (《致刘富道》《致周翼南》曾刊于湖北日报,《致梁必文》《致毛正天》曾刊于湖北作家。)<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知名散文家、词作家。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与四作家书(甘茂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