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9.1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的原始碼
←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aliossty.tangyaotv.com%2Fuploadimage%2F2018_9_20_15_49_21_942_1118.jpg&refer=http%3A%2F%2Faliossty.tangyaotv.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7845784&t=f3e0a45e3ab34f417a7315344f06ffe6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8%94%E4%B9%90%E6%9D%AF%E4%B8%AD%E7%89%A9%2C%E8%B0%81%E8%AE%BA%E4%B8%96%E4%B8%8A%E5%90%8D 图片来源]]]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自洛之越]]》<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12805d4d4eb4.aspx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古诗文网] </ref>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个都没有有所成就。<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380867d8fa7f43d39935cccade966d34&from=kg0&highlight=%E4%B8%94%E4%B9%90%E6%9D%AF%E4%B8%AD%E7%89%A9%EF%BC%8C%E8%B0%81%E8%AE%BA%E4%B8%96%E4%B8%8A%E5%90%8D 自洛之越 百度汉语] </ref> 去吴越寻觅山水,厌倦洛阳京都满眼的风尘。 乘一叶小舟去泛游镜湖,向达官显贵作个长揖。 姑且享受杯中美酒,为什么要计较世上功名? 注释 自洛之越: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区,春秋时越国所在地。 遑遑(huáng):忙碌的样子。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 吴越:今江苏、浙江地区,是古代吴国和越国所在地。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洛京:又称京洛,指洛阳,是唐朝东都。 扁(piān)舟:小舟。 长揖(yī):古人拱手为礼称揖,作揖时手自上至极下称长揖。“长揖谢公卿”是委婉表示自己不屈服于权贵。 杯中物:指酒。借用陶渊明《[[责子诗]]》中“且进杯中物”句意。 谁:何,哪。这里的用法与指人的“谁”不同。 论:计较。 ==赏析== [[File: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2.jpg|缩略图|左|[https://ss3.baidu.com/-f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s%3D600%3Bq%3D50/sign=cf0b8ce15b4e9258a23485eeacb9a065/0b7b02087bf40ad1a4f1a3665a2c11dfa9ecce1a.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8%94%E4%B9%90%E6%9D%AF%E4%B8%AD%E7%89%A9%2C%E8%B0%81%E8%AE%BA%E4%B8%96%E4%B8%8A%E5%90%8D 图片来源]]] 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三十载”,诗人此时四十一岁,自发蒙读书到举成数为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诗中用以自况,说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实是愤激之语。<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4f95b2363e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1.html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的意思 百度文库] </ref>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两句前后倒装,每句句中又倒装。本来是因为“厌洛京风尘”,所以“寻吴越山水”。一倒装,诗句顿时劲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现力。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旅居长安洛阳的厌烦心绪。诗人在长安是求仕,从他在洛阳与公卿的交往看,仍在继续谋求出仕。但是,半年多的奔走毫无结果,以致诗人终于厌烦,想到吴越寻山问水,洗除胸中的郁闷。“扁舟泛湖海”是“山水寻吴越”路线的具体化。 诗人乘船从洛阳出发,经汴河而入运河,经运河达于杭州(越中)。诗人计划要游太湖,泛海游永嘉(今浙江温州),因此湖海并没有叙述过多。公卿,指达官显贵。古代百姓见公卿要行叩拜的大礼,而诗人告别他们却用平辈交往的礼节——长揖,作个大揖,表现出诗人平交王侯的气概。诗人“长揖谢公卿”表现的是他一生为人傲岸。诗人并不因为求仕失意,就向公卿摇尾乞怜,因此李白说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且乐杯中物”是借用陶渊明的《[[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末尾两句暗用张翰的话:“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晋书·文苑·张翰传]]》)大意说:“我且喝酒乐我的,管他什么名不名。这也是愤激之辞。诗人素有强烈的功名心,希望像鸿鹄那样搏击长空,一展宏图。但是,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报国无门,只好去游山玩水。 这首诗词诗人原本满腹牢骚,但表达时处处自怨自艾,而流落不偶的遭际却不言自明。中间两联扣题,实写自洛赴越,把洛阳与吴越联系起来。中间两联意思连接很紧,首尾跳跃很大。首联总结自己勤勉失意的一生,尾联表明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诗人辞别洛阳前往吴越,目的纯粹是为了去寻求名山佳水,想在自然山水中忘掉世俗,找到归宿。孟浩然虽然一生布衣,但心中进与退、仕与隐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延续到晚年。但这首诗却干净利落地摈弃尘俗,不论功名,是他特定时期真实心情的写照。<ref>[https://www.sohu.com/a/400651257_665112 【适量饮酒 快乐生活】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唐诗中的酒器 中国酒业协会 2020-06-09 ] </ref> ==创作背景==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考科举,但是没有考取到功名,大约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故诗题作“自洛之越”。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3 詞論;詞話]]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