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42.2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东都镇 的原始碼
←
东都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455天天.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3/d5b53245bf61443fa4d0fa77af28f79c.jpeg 原图链接]]] 东都镇位于[[泰安市]][[新泰市]]城南6公里处,总面积63.39平方公里。东临[[汶南镇]],西接新汶办事处、岳家庄乡,北邻青云街道。镇机关驻地位于东一社区,距市区6公里,由[[果东路]]、[[磁莱铁路]]与之联结,蒙馆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横穿全境。辖33个行政村(含1个居委会,2个社区)。总人口65068人(2017)。 ==历史沿革== 东都镇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东都三官庙曾有“明曰东渡僧西渡寺”的文字记载。明代以前,东都、西都之间曾有湖水相隔,来往需乘渡船,改称东渡、西渡。[[明嘉靖]]三十五年(1566年)前属新泰县[[娄德乡]](南乡),[[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属新县上保南乡,民国3年(1914年),设东都保,[[民国]]十年(1921年)设东都镇,1941年9月为泰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岔河区东都乡,1945年10月为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岔河区都东乡,1950年初为新泰县大区东都乡,1959年11月隶属于新汶市,1962年4月为新汶市东都人民公社,1984年2月为新泰市新汶办事处东都镇,1985年12月撤乡并处时原新泰市刘社办事处栾庄乡并入东都镇。<ref>[https://taian.dzwww.com/xt/xtzj/xtddz/ 大众网]</ref> ==行政区划== 东都镇总面积63.39平方公里,辖东一、西都两个社区,东二、王庄、新庄、东桥、西桥、南桥、大峪、小峪、余粮、凤凰泉、沈村、尚庄、南鲍、石泉、圣泉、祝福庄、上炭、下炭、尚陵,杨庄、黄崖、羊蹄、栾庄、马庄、东牛、徐庄、酒台、谢庄、乌珠台、平陵31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 ==风俗文化== 东都是一座历史古镇,属古战争兵家争夺重地,唐宋时期的古战场,齐国右丞相鲍叔牙故居、墓地,乌珠台古人牙化石发现现场。当地民风醇厚,人民安居乐业,热情好客,生活富裕。 辖区内卫生教育、文体设施配套齐全,建有高标准卫生院1处,成人技校1处,泰安市标准化中学1处,省标准化小学2处,泰安市规范化小学2处,村村建有文化大院,5个业余剧团、12个民间艺术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单位。 ==经济状况==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金、石英、石灰石等,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过亿吨,水利资源比较丰富。 辖区煤炭资源丰富,工业历史悠久,交通四通八达,人力资源充沛。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按照年初确定的跨越式发展思路,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与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东都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统揽全局,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大力建设经济强镇,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争先意识,突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城镇开发、新农村建设五大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上项目建设,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东都的征程上大步跨跃。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亿元,民营经济销售收入4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9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57元。 ==特色产业== 新泰市东都镇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强镇富民的突破口,积极组织引导群众田里刨金、山坡积金、圈里生金,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田里刨金。该镇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平整土地,大力推广高效蔬菜的种植和套种技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实行群众点题播放,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技培训,引导群众科学种田,使农民增收近三成。 山坡积金。该镇根据本镇实际,大力发展林果业,在该镇北部发展苹果、油桃、花椒等林果,逐步形成由点到片、由片到面、基地化、区域化的林业发展格局。林业办技术人员跟上服务,并积极进行林果管理培训,使群众科学管理,增加收入,仅此一项,全镇可年增收200多万元。 圈里生金。该镇立足山地、秸秆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牛、羊、猪、鸡为主的畜禽饲养业,并以小额信贷为依托,积极与信用社合作,为农民办理养殖信贷绿卡。据统计,全镇已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000多万元,发展养殖大户400多户,畜牧业产值已占农民纯收入的35%。 ==工业发展== 推进项目带动、扶优培强、产业升级三大工程,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利税1.9亿元。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全年共新上、续建、技改项目53个,总投资13.5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35个、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2个、过亿元的项目5个,沈村煤矿扩层扩界、润源化工医药中间体、三和化工三期工程、余粮锦程纺织、局机厂食品机械加工、沈村三氯化磷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大力培育和发展大型骨干企业,使全镇销售收入过千万元、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有2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有4家。把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进一步延伸煤炭、膨胀化工、扩大冶金、壮大轻纺,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6.2亿元,利税2.2亿元,四大产业的经济总量和税收分别占到全镇的80%和77%。民营经济得到迅速膨胀。全面放开搞活,不断创优发展环境,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2005年启动民间资本8.2亿元,新增民营企业1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70户,总数达到176家和1238户,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8.9亿元,利税1.2亿元。培优扶强,快速膨胀骨干民营企业群体,新增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民营骨干企业3家,新增规模民营企业7家,总数达到27家。 坚持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并重,2005年完成国内到位资金8.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47万美元,共洽谈引进项目33个,其中内资项目28个,外资项目5个。加快与驻地企业的联合,驻地企业完成投资6.2亿元,用于扩大生产、新上项目,山东电力管道公司的特种管道、局机厂的食品机械加工项目已投产。突出招商队伍的专业性和招商区域的针对性,大搞定向专题招商,实现了对韩招商的大突破,在鲁韩经贸洽谈会和泰山韩国周上,有5个韩资项目顺利签约,其中投资460万美元的荧光增白剂项目已动工兴建。 ==农业发展== 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工作稳步发展。畜牧生产、优质林果、生态农业三大产业优势明显。全镇养殖业发展快速推进,奶牛存栏达2380头,新增饲养小区2个,新增规模饲养场40个。南鲍乳业协会、玉信养猪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越来越大。优质林果规模进一步扩大,完成老果园管理9000亩,新增经济林1000亩、用材林1300亩,完成封山育林1200亩、乡村道路绿化25公里。生态农业有了新的进展,建成沼气池82个,新增高值田4500亩。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200多万元,加快实施上炭小流域和青松岭小流域治理,大力推广风力扬水、集雨窖储联动配套的新型节水灌溉工程,马庄、谢庄、栾庄、上炭等村共安装风力扬水机12套,新建集雨窖90多座,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投资260万元的柴汶河南鲍段堤坝修复工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前一年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自来水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东都镇南鲍村千头奶牛场始建于2003年,总投资1500万元,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建设。镇政府为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全面建设“奶业富民工程”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一年一个台阶,04、05年先后完成了前两期1200万元的工程建设,场内奶牛存栏已达到600多头。着手于第三期工程的建设,投资50万元在原有养殖场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扩建,改建后的奶件场可存栏奶牛1000头。目前,已于12家养殖户签定了400头的奶牛购进协议,前期200头于9月底前将全部进场。奶牛场采取集体投资、个人租赁的方式,免收前三年的租赁费,实施“统一购牛、统一饲料、统一挤奶、统一售奶、统一防疫”的五统一管理机制。同时,对入场养牛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常年聘请养牛专家重点在奶牛防疫和产品销售上加大服务力度,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解除养牛户后顾之忧,极大地提高了全镇养牛积极性,促进了全镇“奶业富民工程”的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 (一)2011年,全镇实现GDP64.4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9%以上,是2006年的1.6倍;完成财政收入1.68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是2006年的2.8倍;实现招商引资13.6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是2006年的1.7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是2006年的1.2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行列。 (二)过去的五年,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立足东都区位、产业优势,按照“调高、调优、调强”的原则,积极培植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优势产业,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逐渐由过去以煤炭为主较为单一的资源型经济转变为以山能机械工业园、精细化工园和物流加工园三大工业园区为依托,以矿山机械制造再制造、不锈钢极薄板深加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三大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落户规模以上企业和较大项目达到26个,实现地方税收1.3亿元,占全镇地方税收比重的94%,园区经济已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支撑。新上了山能机械集团大型焊接、乾元不锈钢极薄板、三和化工三聚氰胺、凯润特化工三氯氢硅、海燕医疗用品、东岳橡塑、赛春保温建材等一大批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三大产业结构比重日益合理,以工业为主导、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功实现了产业调整升级,为我们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过去的五年,是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的五年。结合国家土地调整,对全镇实施了新一轮的总体规划编修。坚持“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投资150万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对全镇实施了新一轮的高起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了《新泰市东都分区规划》总体规划和《新都路东都段两侧城市设计规划》、《镇区概念性规划》、《镇区中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东都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等4个专项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布局正在加紧实施中,新泰南部生态宜居新城镇发展框架已经拉开。重大交通项目“东平”铁路、新都路已建成通车,向阳路南延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城镇“两横一纵”(两横:蒙馆路和新都路,一纵:向阳路东都段)的交通大框架基本确立。共累计修建农村水泥路10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城镇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来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了高标准居民楼34栋,新增建筑面积10.78万㎡。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东一中心花园、西都中心花园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人居环境和城镇面貌明显改观。 2011全镇规模以上养殖场达到144家,奶牛存栏2800头,生猪存栏5万头,家禽54万只;优质林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共发展经济林、用材林、生态公益林8000亩;农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以青松岭果品合作社、玉信养猪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进一步膨胀、运转进一步高效、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6家,入社群众近1400人。先后实施了青松岭小流域综合治理、柴汶河综合治理、祝福庄水库除险加固、东牛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总投资800万元的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青松岭小流域治理工程,首创了“电力提水、风力扬水、集雨储水、节灌配套”四位一体的治水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周边区域8000余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域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全市乃至全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65元,比2006年增加了5908元,是2006年的2.1倍多。 ==农业生态园== 东都镇地处新泰市东南部,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65068人(2017)。青松岭农业生态园位于东都镇赵家沟流域,规划开发面积8000亩,涉及亲庄、谢庄、马庄、东庄四个村,已开发5000亩。 青松岭农业生态园的开发宗旨:以改善山区生产基础条件为重点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型农业,通过品种优化、科学管理、开发绿色产品、引进涉农高新技术,建成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密集区,最终形成一个集观光、饮食、文娱等内容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主要特征== ===集雨窖储、溶肥溪溉=== 集雨窖由新泰市开发办主任宋炳林同志发明的专利,自2004年东都镇引进并由宋炳林同志亲临指导,累计建设180处,增加灌溉面积4000亩(其中节水型灌溉面积3000亩),总投资120万元。 集雨窖主要由集、储、节、溶等功能组成,其特点是根据地形,选择窑址,将雨水集结或借地势将雨水拦截过滤汇集,经导流管导入储水管,窑池与多级供水管路或渗水载体容器联接,溶肥后的池水通过干、支管渗透到林场概况,达到节水溶肥灌溉的目的。该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易推广,具有省时、省功、节能等优点,是水源溃乏山区解决旱时农业水利化的一条根本途径。 ===风力扬水、多机提升=== 风力扬水的主要功能是干旱年景补充集雨窑水源,风力扬水机是借助风力将水逐吸提升,送达至高点蓄水池,然后分散至各个集雨窑,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集雨窑在干旱年景发挥其功能。目前,青松岭农业生态园已安装风力扬水机18组。 ==以水促林,带动经济发展== 通过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了林业的快速发展,规划发展林果700亩,其中珍珠杏基地200亩,青香苹果300亩,共干树枝各类苗木1.5万株,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 位于新泰市东南部、东临汶南镇,西接新汶办事处、岳家庄乡,北邻青云街道。镇机关驻地位于东社区,距市区6公里,由果东路、磁莱铁路与之联结,蒙馆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横穿全境。 辖区交通便利,货运、客运铁路专线16条,村村通公路,通讯便捷,移动通讯、国际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设备完善;供水、供电能力强,拥有2处自来水厂,日供水量达5万立方米,镇内有电厂两座,总装机容量120KW,两座双回路11万伏,2×3.15万KVA变电站。宾馆、餐饮、健身、娱乐等公共基础设施齐全。 小城镇建设迈出较大步伐。投资600万元,对镇内蒙馆路东段进行了全面整改,拆除违法乱建房屋1.3万平方米,开挖排水沟9.6公里,挖掘土方2万立方米,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镇区得到了进一步净化、美化。完成了新建二路东都段、205国道建设。投资350万元实施了柴汶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治理河道1500米。完成了谢庄、马庄1600亩土地开发整理、东一200亩河滩地改造、沈村200亩土地治理,争取了5000亩土地塌陷整理项目的立项。小康新村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小康楼230幢。 ==社会事业发展== 先后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农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先进集体、泰安市经济工作先进乡镇、泰安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泰安市奶业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泰安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泰安市维护社会稳定先进镇、泰安市“四五”普法“三五”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等80余项荣誉称号。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有16个单位被评为省、泰安、新泰文明单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危房改造全部完成,两处学校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非煤矿山开采秩序井然,严把土地使用关,土地得到集约化利用,矿产资源实现有序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积极治理老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连续五年获得泰安、新泰考核一等奖。投资近40万元,完成了镇卫生院的改貌建设。全镇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广大群众的就医保障能力明显提高。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五年新增就业再就业4000人,新增市外劳务输出4250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年完成各项社会保险征缴528万元,较好地做到了应保尽保。投资60万元的敬老院改造全面完成,进一步扩大了供养规模。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年底农村低保救助困难群众326户496人,发放低保金8万元,困难群众的救济救灾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上缴机关养老保险金208万元,企业养老保险金86万元,农村养老保险金20万元。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技防、人防、物防紧密结合,建立了打、防、管、控、制一体化的机制。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做好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全面实现了“三无两确保”的目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投资160万元完成了南山联小建设,投资140万元实施了中心小学的扩建改造,该镇被评为泰安市教育强乡镇。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搞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参保率达到70.3%。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国家级、省级、市级计划生育现场会先后在我镇召开。“平安东都”创建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社会安定。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基本杜绝了集体越级上访。始终牢固树立大安全、大责任观念,严管理、严检查、严追究,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民所办实事收到了明显成效。全镇各村共为民办实事126件,重点解决了水、电、医、学、路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5年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560人,新增市外劳务输出851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妥善解决了机关人员和教职员工的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均取得了长足发展,较好的做到了应保尽保。 辖区内卫生教育、文体设施配套齐全,建有高标准卫生院1处,成人技校1处,泰安市标准化中学1处,省标准化小学2处,泰安市规范化小学2处,村村建有文化大院,5个业余剧团、12个民间艺术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单位。 ==旅游资源== ===王屋山=== 王屋山因“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它以主峰天坛为中心,前有华盖峰,后有五斗峰,左有日精峰,右有月华峰,这一峰突起、群山簇拥之势,大有“惟我独尊”的王者风范。王屋山绿树掩映,清溪环流,云雾缭绕,亦真亦幻,各种宫观庙宇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真乃人间仙境,为道家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道境极地”。二是从修道者的层次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源自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所以又称“黄老之学”。早在战国及汉初的道家学派,就以黄帝和老子同为道家创始人。据唐代《天坛王屋山胜迹记》载: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在王屋山设坛祭天,统一华夏,三年后的八月十五日又在王屋山重会西王母,他欣赏了天女宋妙英的仙歌仙舞,品尝了西王母赐给的琼浆玉液,这时的轩辕黄帝已经功成名就,十分羡慕和向往天上的神仙生活,于是就在王屋山建立上访院,拜广成子为师,最后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各路神仙、四方善士皆云集王屋山,这里的总仙宫便成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被奉为道教鼻祖的太上老君李耳,也曾在王屋山修道炼丹,现在天坛顶尚存“老子炼丹池”。其他还有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广成子、浮丘公、周灵王太子王子晋、曾引发黄巾起义的《太平经》的作者于吉、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南岳夫人魏华存、东晋道教理论家、丹药学家葛洪,南朝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等,都曾修道于王屋山。唐代道教宗师司马承祯,曾被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代皇帝召见,唐玄宗尊其为“全国道教首座”,并命其在王屋山建庙而居。后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马承祯为师入王屋山修道,陆续相继建成了紫微宫、阳台宫、清虚宫、总仙宫、十方院、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从而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唐代著名的《道藏·上清天宫地府经》,把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正式列为“天下第一洞天”。 新泰市东都镇位于齐鲁腹地新泰市东南部,"五岳独尊"泰山东麓,大汶河畔,新泰城南邻。区域面积63.39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5068人(2017)。京沪高速公路、蒙馆公路、磁莱铁路穿境而过,货运、客运铁路线16条,驻地有16家省、地、市大中型企业。工业基础雄厚,现代农业发达。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90_中國遊記]]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东都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