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32.1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华鳞毛蕨 的原始碼
←
中华鳞毛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482中华鳞毛蕨.jpg|thumb|35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tujian/482.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tujian/zhonghualinmaojue.html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中华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 chinensis (Baker) Koidz.)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植株高25-35厘米。根状茎粗短,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棕色或有时中央褐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羽片5-8对,斜展;叶脉下面可见;叶纸质,干后褐绿色。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部,靠近叶边;囊群盖圆肾形,近全缘,宿存。 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和河南。生长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下。 中华鳞毛蕨体态优美,枝叶挺拔。叶柄细长,刚劲直立,羽叶嫩绿,密似云纹,迎风婆娑,刚柔皆备。生性强健,繁殖迅速,生长较快;宜于庭院假山、石缝处布置,也宜盆栽,是制作盆景的最好配制植物。 * 中文名:中华鳞毛蕨 * 学 名:Dryopteris chinensis (Baker) Koidz. * 界:[[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 纲:[[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真蕨目]] * 科:[[鳞毛蕨科]] * 属:[[鳞毛蕨属]] * 亚 属:[[平鳞亚属]] * 组:[[柄羽鳞毛蕨组]] * 种:中华鳞毛蕨 * 命名者及年代:(Baker) Koidz.,1930 == 形态特征 == 植株高25-35厘米。根状茎粗短,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棕色或有时中央褐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20厘米,粗约2毫米,禾秆色,基部以上疏生鳞片或近光滑;叶片长等于或略长于叶柄,宽8-18厘米,五角形渐尖头,基部四回羽裂,中部三回羽状;羽片5-8对,斜展,基部一对最大,长6-12厘米,基部宽3-8厘米,三角状披针形,渐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靠近叶轴,下侧斜出,柄长5-10毫米,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斜展,下侧的较上侧的为大,基部一片更大,长2.5-5.0厘米,基部宽1.5-2. 5厘米,三角状披针形,短渐尖头,基部近截形,柄长1.5-3.0毫米,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钝头,基部与小羽轴合生,边缘羽裂或有粗齿;叶脉下面可见,在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上羽状,侧脉分叉或单一;叶纸质,干后褐绿色,上面光滑,下面沿叶轴及羽轴有褐棕色披针形小鳞片,沿叶脉生疏稀的棕色短毛。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部,靠近叶边;囊群盖圆肾形,近全缘,宿存。<ref>[https://plant.cila.cn/tujian/zhonghualinmaojue.html 中华鳞毛蕨]</ref> == 主要价值 == 中华鳞毛蕨体态优美,枝叶挺拔。叶柄细长,刚劲直立,羽叶嫩绿,密似云纹,迎风婆娑,刚柔皆备,生性强健,繁殖迅速,生长较快,宜于庭院假山、石缝处布置,也宜盆栽,是制作盆景的最好配制植物。 == 产地生境 == 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和河南。生长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下。性喜温暖阴湿环境,能耐寒冷,适应性强。 == 繁殖方法 == === 分株 === 中华鳞毛蕨是一种从生性生长的植物,它的根茎具有全能性的功能,栽培几年的中华鳞毛蕨,可以适当进行分切,每株保留2-3片叶片,栽活后便开始萌发新的叶芽,成为一棵独立的植株。分株时间宜在夏季的5-7月,因为这段时间中国南北各地,大多气温高,阴雨天气多,空气湿度大,植株体的生理功能非常活跃,最适宜中华鳞毛蕨的生长发育,是分株繁殖的最佳时间。 中华鳞毛蕨喜欢森林腐叶土,分株繁殖的基质,可用森林腐叶土4份,石灰岩风化后形成的山泥土3份、腐殖土2份、砂质菜园土1份配制。这些基质要充分混合,再经严格的高温消毒处理,便可上盆使用。分栽时,花盆底部要用数块瓦片棚盖,使之通而不漏。盆栽先放一层粗颗粒培养土,上面再填细粒培养土,然后把分株苗植于花盆中央。操作时要精细,绝对不能损伤根状茎,不宜栽培太深,以能稳固植株为佳,浇一次透水,花盆置于半荫蔽的湿润环境,精心养护,成活后便是一盆完整的中华鳞毛蕨。 === 孢子 === 中华鳞毛蕨的孢子就是繁殖新植株的种子。大量繁殖中华鳞毛蕨,首先要采集种子,方法是在中华鳞毛蕨孢子成熟的夏季,用洁净的纸袋或塑料袋,轻轻地套在叶片上,然后剪下叶片,让其孢子自行干燥,散发出种子,一般经过4-5天,便可收集起中华鳞毛蕨的种子。其次是播种,苗床可用大口土陶花盆,基质可用森林腐叶土4份、泥炭土3份、细河砂3份配制。配好充分混合,严格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后,便可上盆使用。 操作时,花盆底孔要用数块瓦片棚盖,装入盆内的培养土,应低于盆沿2厘米,并用木板刮平压实,以浸盆的方法先把基质湿透,然后再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内。花盆上覆盖白色玻璃,置于荫蔽、湿润而又温暖的环境。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2-25℃,精心进行水分管理。中华鳞毛蕨播种以后,基质要保持绝对的湿润,盆土表面不能见白,最好每次都用浸盆的方法,把基质湿透,一般播后15-20天,种子便开始萌动,成为单叶体。如果发现单叶体密度过大,可以进行间苗,扩大株行距。在叶原体期间,土壤也要保持绝对的湿润,以叶原体受精过程顺序进行。叶原体受精后,大约还要经过15-20天,叶原体才能逐步发育成真叶。这时,要精心管理,基质在渗透性良好的前提下,还要保持湿润,待其小苗长出3-4片真叶后,便可进行移栽定植。 == 栽培技术 == === 上盆基质 === 中华鳞毛蕨栽培基质可用石灰岩风化土3份、泥炭土3份、森林腐叶土3份、砂质菜园土1份配制,pH值在5.6-6.0之间。土壤配好后要充分拌和,严格进行高温消毒,便可上盆使用。可用大小适宜的土陶花盆,如果是置于桌面观赏,也可用陶瓷或紫砂花盆。但是,这两种花盆透性较差,栽培前,要用数块瓦片棚盖花盆底孔,再用碎瓦片填于花盆底层,上面填上粗颗粒培养土,做好排水层,再填培养土。栽培时,带土团撬取苗株,栽培不宜过深,以能稳固株体为宜。栽好后浇一次透水,置于荫蔽湿润的环境,待其恢复生机后,便可置于室内观赏。 === 水肥管理 === 施肥:中华鳞毛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也需要适量的养分,莳养者可根据植株的生长习性和长势,在早春新芽萌动,嫩绿色叶片开始生长之前,就可用花生麸沤制的浸出液,以1:10或1:15的浓度,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为了中华鳞毛蕨的叶片翡翠碧绿,更具观赏价值,还可用0.05%或0.1%的尿素水溶液,或用0.05-0.1%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十天半月交替施用一次。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掌握浓度,宁淡勿浓,否则,根系容易腐烂,造成植株死亡。 浇水:中华鳞毛蕨最喜欢湿润土壤。盆栽莳养,一定要满足它对空气和土壤都要有较高湿度的要求。置于室内莳养,花盆底部应垫一蓄水盘土壤保持绝对的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尤其是春夏两季,每天都必须进行雾状喷水,增加小范围的空气湿度。花盆的垫盘盛水要略高于花盆底孔,让水分不间断地渗入基质中,这是保持基质湿润的最好办法。 === 温度光照 === 中国鳞毛蕨主要生长在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的森林湿润山区,养成了怕冷不经热的生长习惯。一般来说,它在15-22℃的湿润环境中生长最好。中国鳞毛蕨耐寒,冬季只要有5-8℃的气温就能安全越冬。它虽然喜荫蔽,但在生长季节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因此,夏季气温高,日照强烈,应把中华鳞毛蕨置于凉爽荫蔽而又通风的生态环境。因为,它不能忍受高温和强阳光直射,否则,蒸发加剧,植株体内失水严重时,叶片边缘干枯反卷,叶尖枯萎死亡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所以,一般家庭莳养的植株,应根据它的生长习性,把花盆放置在向北的阳台或窗台内,东西面的侧射光线,就能满足它对光照的要求。到了冬季,可把花盆放在向南的窗台内,让其充分接受温暖的阳光照射,这对中华鳞毛蕨的越冬更为有利。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中华鳞毛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