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33.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医学科学院 的原始碼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20808/5e30c68765534705a3416ab5c215eea2.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575014509_12138425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医学科学院'''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位于[[北京市]]。1956年成立,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下设18个研究所、七所临床医院、六所学院、一个研究生院。 院校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引领中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为中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概况==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医科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下称协和医大)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ref>[https://learning.sohu.com/a/581705108_121124034 高考热门专业临床医学就业前景介绍!],搜狐,2022-09-01</ref>和护理学本科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医科院与协和医大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 ==办学特色== 协和医大坚持医学精英教育,以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为办学宗旨,实行高进优教严出。自建校以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实行小规模、严要求,预科、本科分段教学,导师制等独特的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协和医大的高等护理教育创办于1920年,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护理人才,她们已先后成为我国护理界的领导和中坚力量,我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就出自协和医大。199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学校建立了全国首家护理学院,使护理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当前,护理教育已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重新恢复。自1981年国家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ref>[https://www.sohu.com/a/295818368_120070933 如何申请博士学位?],搜狐,2019-02-20</ref>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研究生教育实行以培养博士生为主的方针。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分为以实验室科学研究能力训练为主的科学学位和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训练为主的专业学位两类,可分别授予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工学博士、医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等学位。医学继续教育设置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多年来协和医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学家,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机构设置== 院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2个,18个国家重点学科,18个国家级工业试验基地及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院校拥有6所直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和皮肤病医院)和一所共建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病床近5000张,集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于一体,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疑难皮肤病、遗传性疾病、器官再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国内外闻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众多着名[[医学]]专家是院校高超医疗水平的集中体现,他们是国家医疗保健委员会、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国家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的核心力量,也是我国医疗新技术、新标准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科研实力== ===相关概述=== 院校科研实力雄厚,医学科研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物以及与医药学有关的生物、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覆盖了医学科学各领域。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和中心、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4639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69项,占项目总数的61.8%;累计获科研项目资助额达7.8亿。“十一五”初期(2006年)新中标课题经费达4.2亿;累计获各类科技奖励成果20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累计获准专利168项,获新药证书81项(其中一类新药证书9项);发表SCI论文1888篇,位居全国医学院校之首。 ===科研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师资力量=== 院校拥有一大批在医学卫生领域内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着名专家、[[教授]]。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其中1人兼两院院士),国家级和部委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7人,院校特聘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320人,硕士生导师538人。 院校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被誉为“协和三宝”之一。2000年被指定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藏书以生物医学书刊为主,总量超过50万册,其中尤以外文医学期刊较为丰富,许多重要期刊都是从创刊号成套入藏,目前外文医学期刊收订达5000余种。此外,还藏有千余部中医[[古籍]]。所拥有的中国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面向全国开放,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信息平台。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院校确立了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建成国际化的研究型医科大学,将中国医学科学院建成国家级医学科学知识创新工程体系的战略发展目标。协和人坚信,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几代协和人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共同努力,我们有能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我们有能力为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和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视频== ===<center> 中国医学科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国医学科学院)</center> <center>{{#iDisplay:n30363o2x2l|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科普演讲大赛 焦虎</center> <center>{{#iDisplay:o0669zl2h8z|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
返回「
中国医学科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