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248.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本土 的原始碼
←
中国本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国本土.jp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KGzjh157Et%3DFGKK3qEmnn6c8A6WfKMczgiKiaYdVWRHfX1539354346653.jpeg&refer=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0759388&t=2d5b4856a9407486885ea65af09a7d9a 原图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DTV48U6I0517LV80.html 来自网易]]] '''中国本土'''是[[西方世界]]对由[[汉族]]人口大量聚居、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核心地带的称呼。<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91591/answer/41864130 如何评价「中国本土(China Proper)」的概念?]知乎</ref> 范围与中国最近的汉人朝代明朝的疆域的汉族聚居区,即两京十三省(亦称关内十八省、[[内地十八省]]等)大体一致。此区域包括辽东都司,也就是当代东北的辽宁地区。 ==词语起源== “中国本部”与英文“China Proper”是对等词汇,但两者的关系,尤其是“中国本部”是否是由“China Proper”翻译而来,仍待进一步考证。但英文概念及名词“China Proper”最初使用的时间,难予考证。根据美国的中国专家[[何汉理]]的研究,该词早于1827年即有使用。但英国人威廉·温特博特姆在1795年介绍清帝国统治下之中国的书中,已经提出了“China Proper”的概念。温特博特姆将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归入中国本部概念(China Proper)作介绍。 英文“China Proper”的字面意思,是“严格、纯粹、本质、自身意义上的中国”。有人认为,“中国本部”的概念,并不一定来自英文的“China Proper”,而是直接来自“一十八行省”。内地十八省指清朝将原明朝汉人统治区中的十五个承宣布政使司中的湖广分为湖北、湖南,南直隶(先改名为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从陕西中分出甘肃,所设置的18个省份。 也有人将“China Proper”翻译为“中国本土”。这种称呼容易跟殖民时代的英国及法国的“本国”或“本土”概念类同;然而清朝的领土扩张与英法的殖民领地扩张有诸多不同之处,中国的新领土也未被简单视作中国本部在外族地方的殖民地。同时,也有人将“中国本土”一词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中国本身的领土,即“中国疆域”,而与“China Proper”的本来意指形成较大偏差。<ref>[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1133738-1.shtml 什么是中国本土(China Proper)?(转载)_娱乐八卦]天涯论坛</ref> ==国人见解== 清朝"一十八行省"作为满洲中央集权统治汉族地方的政治架构,是已经存在的。清末与民初,革命党人与共产党人也都接受并使用“中国本部”这个概念,见诸邹容的《革命军》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种”,孙文的《实业计划》,中国共产党二大达成的大会宣言与“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第一章“历史舞台”,以及许倬云等人的文章。 后来,由于中华民族概念范围的扩大,中华民国及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中国本部”一词受到抵制。1950年代,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四讲明代中,指责“中国本部”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来做侵略的口实”。现代,英文的用法已相当有限,主要用于历史或地理研究;而中文已绝少使用,不为多数当代中国人所熟悉。 ==实际涵义== 中国本部又称为“中国本土”,英文的对应词同为“China Proper”,但中英文概念的来历都有待考证。有人说旧指内地十八行省(即晚明汉人统治区中的两京十三省),清朝将领土分为内地十八行省和外围的东北、蒙古、新疆、西藏五部分。在清朝末年,内地十八省被一些中国人称为“中国本部”,意指历史上中国的心脏地带,或相对于不断变动的中国外围之边疆地区(包含亚洲内陆地带与其它地方)。该名称的出现,具有政治意味,[[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党人亦以中国本部的十八省作为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范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族居住地域也在发生变化,由于清朝末年汉族人口大量移民东北,东北也被看作也看作中国本部的一部分,如《中共二大决议》中的中国本部就包括东三省。而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全国的统一,对汉人的居住范围的限制逐渐取消,汉族的居住地域扩大,以及政治家的同化民族统一全国的需要,中国本土的概念被较少提及。 ==相关争议== 中国心脏区域十八省的范围在清朝时期,和民族分布有一定关系;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党人亦以十八省为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范围。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行政区划颇有变迁,“中国心脏区域”已不再对应于人种、人口统计、或中国内部的行政区界。 有一个解释是认为“China Proper”或“中国本部”、“中国本土”等词句是用以将像英国与法国这样的国家区别自其殖民帝国的同样架构,然而“China Proper”以外的地区不同于英法的殖民地,这种说法通常会使中国人解释为冒犯,甚至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但其实使用者不见得有如此的意图。第二种方式是参考使用“汉族聚居地”或“汉族区”,但由于汉族已经恢复古代历史上的情况成为东北、内蒙古大部的主体民族,于新疆与西藏也多有定居,因此这一说法亦不确切。另一个可用的说法是“中原”,在古籍中提及蒙古或满族入主“[[中原]]”时,代表他们占有“China Proper”,但现代“中原”主要指的是[[华北平原]],或者单指河南地区,因此此词过于狭隘。最后一个可能的称呼方法是“一十八行省”或“十八省”,其为清朝治下,约略等于中国心脏区域的十八个行省。但“十八省”的说法对现代中国人来说相对陌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辖有包含23个行省在内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行政改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原先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做了改动与调整,使得这一概念又有变化。河北省得到了张北地区和承德地区。西康省东部重新被划入了四川省。广东省钦廉地区被划入了广西,相反广西怀集地区却划入了广东,同时将属粤省(两粤)的[[海南岛]]建省,此举使广东本来与越南接壤、广西并非沿海省份的地位改变。 苏皖边境也有多次微调,最大一次是江苏省用砀山县,萧县交换安徽省[[盱眙县]],[[泗洪县]],以及[[天长市]]部分乡镇。冀鲁豫边境也有微调。 ==参考文献==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中国本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