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49.24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社会学史 的原始碼
←
中国社会学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booklibimg.kfzimg.com/data/book_lib_img_v2/isbn/1/bb02/bb021807f166f0c4e788f4ba1fff9710_0_1_300_300.jpg width="280"></center> <small>[http://item.kongfz.com/book/29193304.html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中国社会学史'''》,作者:《中国社会学史》编写组,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合理阅读使一个人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ref>[https://www.sohu.com/a/118132866_476211 什么是时代的知识结构——汤胜天],搜狐,2016-11-04</ref>,全面提升人文素质<ref>[https://www.sohu.com/a/206238408_558455 陈丹青:何谓人文素质教育? ],搜狐,2017-11-24</ref>,为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包括绪论和正文。正文共十七章,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为界,分为上下编,分别阐述了1949年前后两大时期中国社会学的主要学派、研究领域、分支方向、相关学科及其学术思想、知识体系的基本线索和演变过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对象概述 二、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中国]]社会学史的时段划分与叙述方式 一、中国社会学史的时段划分 二、中国社会学史的叙述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一、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上编 1949年以前的中国社会学 第一章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端 第一节 社会学发端的时代背景 一、内外交困的社会危机 二、西学东渐的[[思想]]文化冲击 三、寻求富强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中国学术传统对社会学发端的影响 一、经世思想对社会学引介传播的影响 二、道统意识对社会学引介传播的影响 三、批判精神与社会学的引介传播 第三节 西方社会学的引进和传播 一、康有为、梁启超对西学的引进与社会学 二、严复的天演进化论与群学 三、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对社会学的引介传播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进和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的交互影响 三、李大钊、瞿秋白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介传播 第二章 [[社会学]]在中国的成长发展 第一节 早期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译述 二、不同流派的理论研究 三、创立中国本土学说的尝试 第二节 早期社会学的应用研究 一、实地调查研究 二、社会问题研究 第三节 早期社会学学科建设 一、社会学学者群的形成 二、学科发展的规模与地位 三、学术社团的建立与学刊的出版 第四节 早期社会学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一、高校社会学课程的开设与学系的建立 二、高校社会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建设 三、社会学专业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三章 早期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派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术成就和特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社会理论研究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 二、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 三、中国社会性质研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社会问题研究 …… 下编 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学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中国社会学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