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38.1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乔木紫珠 的原始碼
←
乔木紫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乔木紫珠</big> ''' |- | [[File:T01f9a2cf4ba7c1cf04.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f9a2cf4ba7c1cf04.jpg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593518&sid=1684471 乔木紫珠]]]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乔木紫珠 别名:紫珠、大树紫珠、白叶子树 界:植物界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目科:玄参目、马鞭草科 性味归经:味微苦、微涩,性平。归肝经 |} '''乔木紫珠''',[[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木紫珠CallicarpaarboreaRoxb.[C.tomen-tosaLam.etBakh.]的根及叶。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胃肠道出血,妇女崩漏,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烧伤。 ==形态特征== 木紫珠又名[[南洋紫珠]]。[[乔木]],高约8m。幼枝四棱形,与叶柄及花序均密生黄褐色粉状分枝茸毛。 [[叶对生]];叶柄长3-6cm,粗壮,上面有沟槽;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3-37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钝圆,表面深绿色,具光泽,幼时有毛,老后脱落,背面密生黄褐色星状茸毛,边缘近全缘;侧脉8-10对。 [[聚伞花序]]6-8次分歧,宽6-11cm;花序梗四棱形,长于或等于叶柄,具线形小苞片;花萼杯状,萼齿4裂,钝三角形或不明显,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茸毛;花冠先端4裂,长约3cm,紫色至淡紫色,有细毛;雄蕊4,伸出于花冠外;子房球形,密生星状毛。 [[果实]]径约2mm,成熟时紫褐色,干后变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2月。<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2829 乔木紫珠],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植物种属== 马鞭草科植物木紫珠。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1600m的向阳山坡或灌丛中。 ==药用价值== 一、 '''功能'''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衄血,咯血,胃肠道出血,妇女崩漏,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烧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 '''相关论述'''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妇女崩漏。” '''临床应用''' '''附注''' 本属中同是乔木的另一种,叫大叶紫珠(CallicarpamacrophyllaVahl.),与本种极为相似,功效亦相同,但叶坚纸质,叶缘有齿可以区别。 '''采收加工''' 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研末。<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2829 乔木紫珠],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二、 '''拼音'''Qiáo Mù Zǐ Zhū '''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南洋紫珠的根、叶。根,全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季采收。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3~10米,全株有星状茸毛。茎圆柱形。单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7~9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毛较少,下面被极密而带污黄色毛,全缘,侧脉7~9对.多花密集排成腋生聚伞花序,花小,紫红色。核果浆果状,球形,直径约2毫米,呈紫红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多生于路旁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妇女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q/qiaomuzizhu.html 乔木紫珠],中医世家</ref> 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Qiáo Mù Zǐ Zhū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Tree Beautyberry 【别名】紫珠、大树紫珠、白叶子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南洋紫珠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arborea Roxb.[C.tomen-tosa Lam.et Bakh.]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季采收,晒干或研末。 【原形态】乔木,高约8m。幼枝四棱形,与叶柄及花序均密生黄褐色粉状分枝茸毛。叶对生;叶柄长3-6cm,粗壮,上面有沟槽;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3-37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钝圆,表面深绿色,具光泽,幼时有毛,老后脱落,背面密生黄褐色星状茸毛,边缘近全缘;侧脉8-10对。聚伞花序6-8次分歧,宽6-11cm;花序梗四棱形,长于或等于叶柄,具线形小苞片;花萼杯状,萼齿4裂,钝三角形或不明显,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茸毛;花冠先端4裂,钝三角形或不明显,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蔚毛;花冠先端4裂,长约3cm,紫色至淡紫色,有细毛;雄蕊4,伸出于花冠外;子房球形,密生星状毛。果实径约2mm,成熟时紫褐色,干后变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1600m的向阳山坡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 【化学成份】叶含有熊果酸(ursolic acid),表羽扇豆醇(epilupe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马期里酸(maslinic acid),羽扇豆醇乙酸(acetate of lupeol),β-香树脂醇乙酸(ac-etate of β-amyrin),β-谷甾醇乙酸酯(acetate of β-sitosterol),乙酸甲酯(methyl acetate)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树皮中含白桦脂酸甲酯(methyl betulinate)和降香萜烯醇(bauerenol)。心材中含β-谷甾醇和齐墩果酸等。 【性味】微苦涩;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衄血;咯血;胃肠道出血;妇女崩漏;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妇女崩漏。 【摘录】《[[中华本草]]》<ref>[http://zhongyaocai360.com/q/qiaomuzizhu.html 乔木紫珠],中药大全</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乔木紫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