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217.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乔治•戈登•拜伦 的原始碼
←
乔治•戈登•拜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乔治•戈登•拜伦 | 外文名 = George Gordon Byron | 图像 = [[File:拜伦.jpg|缩略图|center|[http://p3.pstatp.com/large/483000a4b23f142ad53 原图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275063518165205506/ 来自今日头条网]]] | 图像说明 = 乔治•戈登•拜伦 |center | 出生日期 = 1788年1月22日 | 出生地点 = 英国伦敦 | 逝世日期 = 1824年4月19日 | 国籍 = 英国 | 职业 = 诗人 | 知名作品 =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br> 《唐璜》 }} '''<big>乔治•戈登•拜伦</big>''', 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 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 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 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 人物生平 ==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间被租用的简陋房子里。父母都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 1801年,为了同拜伦的贵族地位和身份相称,家里决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学校--哈罗公学就读。这所在1571年由约翰•里恩创建的学校,在英国历史上培养了许多知名的人物,其中对拜伦十分崇拜的丘吉尔首相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 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 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Don Juan,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隆的囚徒]]》(The Prisner of Chillon,1816)、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诗《[[青铜世纪]]》(1823)等。 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而讽刺的笔调。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的进攻,是"对体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1824年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 1824年4月19日逝世。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希腊的独立政府宣布拜伦之死为国葬,全国哀悼三天。 1824年6月29日,灵柩运抵伦敦。 == 作品特点 == 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众多光辉的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煌煌巨著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03e4cac2bb4cf7ec4afed0db.html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百度文库</ref>和《[[唐璜]]》等。 在这些被世人誉为"抒情史诗"的辉煌作品中,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入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拜伦的"抒情史诗"随着诗人的萍踪浪迹,呈现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美丽风景画面,"从地中海到爱琴海的异域风光一览无遗,从葡萄牙绵亘起伏的山峦、西班牙壮观的斗牛场,到希腊、罗马肃穆的古迹废墟和阿尔巴尼亚的崇山峻岭。既有莱茵河岸的秀丽景色,日内瓦湖畔的苍茫暮霭,也有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滑铁卢的古战场。拜伦将他诗人的无比热情首先倾注于对这些国家的风光的描绘上,目的是激发出这些国家人民的爱国热忱,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战斗。 拜伦深情地歌颂太阳、月亮、海洋、高山,热烈地赞美神话英雄、古代豪杰、历史遗迹、文化珍品,其主旨都是为召唤人们的反抗意志和斗争决心。拜伦热情的呈现是多界面的,拜伦的作品中既有同情:对遭受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王室和统治阶级奴役和压迫的西班牙人民频频发出叹息。他的作品中也有悲叹:深切地哀伤希腊人民在土耳其铁蹄下遭受蹂躏的凄苦命运。他的作品中还有颂扬:对古代艺术中诸如阿波罗神像、拉奥孔群雕、垂死的高卢人雕像等稀世珍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薄伽丘等人的遗迹的由衷的赞美。他的作品中更有豪放:缅怀意大利往昔的荣光,以高昂的战歌激励意大利爱国志士奋起反抗,推翻异族入侵者的暴虐统治。诗人的热情在作品中是无处不在和无可遏止的。 作为浪漫派诗人,拜伦还将巨大的热情融入了借景抒情与叙事技巧的完美结合中,这显示了其诗作的鲜明的艺术特色,也呈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特殊艺术魅力。"抒情史诗"展现的一幅幅雄壮撼人的时代画卷:西班牙弥漫着拿破仑侵略战争的硝烟,意大利在奥地利统治铁蹄下颤抖,而希腊则呻吟在土耳其的奴役之下。 在如潮的思绪中,拜伦哀痛地描写出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悲伤,并无情地揭露了压迫者和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他凭吊滑铁卢战场,评说拿破仑的是非功过。他在风光秀丽的日内瓦湖畔,在湖光山色之中昂然高歌,赞美卢梭、伏尔泰等启蒙主义者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在希腊,诗人置身于光荣的古战场,不禁思潮汹涌,壮怀激烈,对希腊人民正在遭受外族压迫的命运深表同情,同时也对他们已遗忘了古代祖先的辉煌业绩表示出不满和愤怨,他要用嘹亮的战歌唤醒人们,改变他们对祖国的命运漠不关心的浑浑噩噩的消极态度。 == 人物作品 == [[File:FMEw5IFjE144 b.jpg|缩略图|right|[http://www.kfzimg.com/G03/M00/81/3F/pYYBAFXdCR-AWxLaAAFMEw5IFjE144_b.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9%94%E6%B2%BB%E2%80%A2%E6%88%88%E7%99%BB%E2%80%A2%E6%8B%9C%E4%BC%A6%E5%9B%BE%E7%89%87&step_word=&hs=2&pn=54&spn=0&di=39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643223552%2C4033128090&os=4168003293%2C1348852741&simid=3470111530%2C453980639&adpicid=0&lpn=0&ln=172&fr=&fmq=155093167196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kfzimg.com%2FG03%2FM00%2F81%2F3F%2FpYYBAFXdCR-AWxLaAAFMEw5IFjE144_b.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55h_z%26e3Bh5g2uz_z%26e3Bv54AzdH3Ftpj4_rtv_d80dn_nb8c0c0ll&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图片]]] '''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有: [[《当初我们两分别》]](texton Wiki source) [[《给一位淑女》]] [[《雅典的女郎》]] 《希腊战歌》 《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 《我见过你哭》(I Saw Thee' weep) 《我给你的项链》 《写给奥古斯塔》 《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路德分子歌》,1816年上半年 《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曼弗雷特》,1816年下半年 《给托马斯•穆尔》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12年到1816年 《马力诺•法里埃罗》《该隐》《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唐璜》,1817年 《懒散的时刻》,1807年 《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年 《反对破坏机器法案》、《给一位哭泣的贵妇人》,1812年 《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年 《温莎的诗艺》《海盗》《莱拉》,1814年 == 人物评价 == '''拜伦'''搜寻英雄,并不是非限于东地中海各国和中世纪不可,因为给拿破仑加上一件浪漫主义的外衣是不难的。拿破仑对十九世纪时欧洲人思想的影响深极了;克劳泽维茨、斯当达尔、海涅、费希特和尼采的思想,意大利爱国者的行动,都受到了他的精神感召。他的阴魂在整个时代昂首阔步,这唯一强大得可以起而反抗工业主义和商业贸易的力量,对和平论与经营商店倾注一阵嘲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打算破除这个幽灵,但是劳而无功,因为这鬼怪从来也没有比现在势力更大了。 《拜伦传》的作者鹤见佑辅对拜伦至高的评价:"拜伦挥动着他那热烈如火的诗笔,震撼了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他的声音像天的声音一样,穿透了地上万民的心胸。他的真实,以宇宙大真实的威力,降落在一般大众的头上。……只要人类还没有失去对自由、爱国、民族独立和个性发扬的思慕与渴仰,诗人拜伦的气魄便会永久地阔步在大地之上。" == 人物影响 == '''乔治•戈登•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他倡导热情,倡导想象,他的诗作被世人赞誉为"抒情史诗",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叛逆者,被称作"拜伦式英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 参考文献 == [[Category:英国人]] [[Category:文學家]] [[Category:詩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乔治•戈登•拜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