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14.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九莲灯 (民间习俗) 的原始碼
←
九莲灯 (民间习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九莲灯 (民间习俗)</big> ''' |- | [[File:W020150215572475434860.jpg|缩略图|居中|[http://jc.wenming.cn/wmbb/201502/W020150215572475434860.jpg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i?q=%E4%B9%9D%E8%8E%B2%E7%81%AF%20%EF%BC%88%E6%B0%91%E9%97%B4%E4%B9%A0%E4%BF%97%EF%BC%89&src=tab_www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学习民间舞蹈《九莲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文学道。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而形成现在的《九莲灯》面貌。“九莲灯”舞蹈自当时兴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九莲灯地理标志福建莆田非遗级别省级第三批 ==目录== 1 民间习俗 2 非遗名录 3 历史传说 ==民间习俗== 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的九莲灯,其前身是道士串门做醮时的一种祭把仪式。后由文化工作者佟其改造成群众艺术活动。经过整理的《九莲灯》,剔除了旧有的封建糟粕,吸收民俗精华,使之成为一个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这个舞蹈以其轻松活泼、优美抒情的舞姿,反映了一群少女手提莲灯在元宵全节沉灯观景的欢乐情绪,舞蹈中灯火团团,红光闪动,煞似一条火龙欢腾飞舞,其旋灯技巧和穿花队形,颇具新意。舞蹈在设计身段步伐时,还吸收了莆仙戏的表演程式,音乐也由当地民歌和莆仙戏金牌改编而成,因而舞蹈的传统民间色彩极为浓烈。 九莲灯由八洞神仙为王母娘娘拜寿的故事演变而成,扮演八仙演员各持一对花灯,(分别为牡丹、荷花、菊花、腊梅、桃、杏、苹果、石榴),后场有一对立体水帘洞花果山的模型灯,称山灯。每场跑完,后台山灯突然分开,放出一把烟火,跃出几个“猴”,耍一套猴拳,翻几个跟头,将鲜果抢吃一空,然后跳入洞内。八对花灯加一对山灯,合为九莲灯,后从王母娘娘坐的莲花蒲团中得到启示,将“连”改为“莲”,称九莲灯。 九莲灯的灯具、服饰、动作、舞姿均十分讲究。表演分4大段,48个场次,每大段舞后摆一个字,唱一段歌,共摆“天下太平”4字,唱四季花。 1949年以后,九莲灯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均有创新。演员不受人数限制,净脸化妆,穿彩衣彩初裤,摆字和唱词以配合形势和中心工作为内容。1955 年,凤和村的九莲灯参加了山西省第二次民间艺术调演大会,获奖旗一面,并于同后赴京参加了全国调演。1987年9月文化局组织的九莲灯舞蹈队参加了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 ==非遗名录== 级别:|省级第三批||市级| 区域:|莆田| 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聚英书院聚英书院“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学习民间舞蹈《九莲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文学道。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而形成的《九莲灯》面貌。“九莲灯”舞蹈自当时兴起。 “九莲灯”舞蹈用10多张桌子摆成一个八卦字,中间放一只方桌,10多人手提莲花灯,内点蜡烛,边跑边跳,手中莲花灯不断转动而烛火不会熄灭,飞快在桌子间穿梭,井井有条。舞者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时间延续一个钟头左右,配合紧密,后台有鼓、锣、钹和两支吹笙伴奏。“九莲灯”的曲词一共九品,主要是宣扬忠孝亷节,24孝内容是其中一部分,如:“虞舜大孝感动天”、“汉文帝仁德临天下”等。“九莲灯”具有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风格,生动有趣,节拍紧凑,伴有鼓锣,钹和吹笙伴奏;音乐声韵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体现了[[集体]]协作精神和农民取得农业丰收之后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 “九莲灯”舞蹈流传至今,已不分上、中、下三品。[[舞蹈]]以丰富的队形变化为其特色,有“双龙戏珠”、“日月相照”、“蝴蝶双飞”、“双水圈花”、“鲤鱼跳龙门”等,因受供桌限制,队形变化有严格的路线。舞时脚下走便步、小跑步,双手持灯。转灯的动作需要技巧,表演者轻轻地握住提灯的细竹竿,转动时以灯为轴心,竿绕灯转;转灯的动作有“上旋灯”、“下旋灯”、“平旋灯”、“双旋灯”等。 <ref>[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5/yedijiuliandeng.html 冶底九莲灯],360,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九莲灯 (民间习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