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79.2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了解乌叶竹 的原始碼
←
了解乌叶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text-align:left" |<center>'''了解乌叶竹'''<b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0973/20220420202015-1469684908_jpeg_268_268_25729.jpg/30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aike.sogou.com/v338250.htm 图片来自搜狗百科网]</small> |} '''乌叶竹''',竹高3-4m,径2-7cm,节间长15-50cm,节平。秆箨早落,革质,密被短柔毛和黑褐色刺毛,幼时沿着上部边缘具流苏状毛;箨耳凸圆不等大,边缘簇生棕色曲折遂毛;箨舌明显,细齿状,高5mm,边缘具褐色短刚毛;箨叶三角形,无毛或在背面具分散的黑褐色毛或在基部密被黑褐色短刺毛。每小枝具叶5-11枚,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25cm,宽1.2-2.5cm,基部密被柔毛。 == 形态特征 == 竿高3-14米,直径2-7厘米;节间长15-50厘米,竿壁稍厚;节稍隆起;分枝自竿下部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央3枝稍较粗长。箨鞘早落,革质,背面密生棕色刺毛,幼时边缘上部被短纤毛,先端向外侧的一缘稍倾斜,呈不对称的宽拱形;箨耳并不向下倾斜,稍皱,边缘具棕色波曲状繸毛,两耳不相等,大耳长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7毫米,小耳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其大小约为大耳的1/3;箨舌高5毫米,细齿裂,具短纤毛;箨片直立,略呈不对称的三角形,背面疏生暗棕色小刺毛或近无毛,腹面粗糙或于脉间密生暗棕色小刺毛,先端短渐尖,具硬尖头,基部略作圆形收窄后即与箨耳相连,此相连部分约为2毫米,箨片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5/6。 [[叶鞘上部被短硬毛;叶耳半圆形,边缘具长繸毛;叶舌伸出,具细齿;叶片线形]],[[长10-25厘米,宽12-25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小穗含小花4-6朵,单生或多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2.5-4厘米,宽5-7毫米;颖2片,近卵形,长5毫米,具9-11脉,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外稃卵状披针形,长13毫米,具17-20脉,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内稃披针形,长10毫米,具2脊,脊于上部披短纤毛,脊间7脉,脊外每边各2脉,先端截形;鳞被3,近宽椭圆形,长1.8毫米,边缘被长纤毛;花药长6毫米;雌蕊长6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短,柱头3,羽毛状。颖果未见。<ref>[http://www.iplant.cn/bk/8FA05A29098230F9 乌叶竹]植物智网</ref> == 分布范围 == 产台湾。栽培于海拔300米以下的低丘陵地,村落附近较多。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 主要价值 == 竹材坚韧,为优良编织用材,亦为建筑,农具以及香蕉植株的支柱等项用途。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了解乌叶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