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36.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二郎灘摩崖造像 的原始碼
←
二郎灘摩崖造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二郎灘摩崖造像'''<br><img src="http://upload.art.ifeng.com/2020/0530/159079833946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ap.art.ifeng.com/?app=system&controller=artmobile&action=content&contentid=3501768 圖片來自art]</small> |} '''二郎灘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邛崍縣]](現劃歸[[蒲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代、[[宋代]]。1961年7月13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含大佛坪、禽星崖、二郎灘南北兩岸。1980年7月7日四川省重新公佈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時因毀壞而註銷。1991年4月16日以[[飛仙閣摩崖造像]]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邛崍縣=== '''邛崃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距成都市区65公里。市辖24个镇乡,市政府所在地为[[临邛镇]]。邛崃有2300多年的筑城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 历史沿革 == * [[秦惠文王]]<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1/2016/0114/c22219-28054237.html 秦惠文王],people</ref> 公元九年(前316年)于今邛崃临邛镇筑临邛城。 * 即蜀郡太守[[公孙述]]设署临邛,主持营建新城,称为公孙城。 * 元归[[嘉定]]州。明复升为州。清依明称邛州。民国改县,更名邛崃。 * 1950年1月16日邛崃县人民政府成立,先后隶属[[眉山专区]]、[[温江地区]]。 * 1983年5月,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邛崃县归成都市管辖。 * 1994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邛崃市(县级)。 == 地理 == 邛崃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地带,东部及北部平坦,南部浅丘连绵,中部西北是浅丘与西部山区间的过渡带。西部为龙门山南段延伸山系,地势起伏较大。 == 人口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邛崃全域户籍人口约为61.3万人,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63.16万,表明邛崃约在2000年以后人口已经呈现负增长,呈逐年递减趋势,是中国较早开始人口负增长的县级行政单位。 == 经济 == 邛崃经济在成都各区市县当中处于相对较弱的水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四川省统计局每年发布的涉及四川近180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县域经济排名中邛崃比较稳定排在四十多位,但在与邛崃先天条件相近的22个平原县中,邛崃长期处于排名的末段。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二郎灘摩崖造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