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5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二齿鲀科 的原始碼
←
二齿鲀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二齿鲀科.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ffa2d7bdcdeae37a24a87f10085388867344ac18.jpg@942w_627h_progressive.webp 原图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852001 来自 哔哩哔哩弹幕网 的图片]]] '''二齿鲀科'''(Diodontidae)也叫刺鲀科,是鲀形目的一科。全世界计7属18种,中国记录3属7种。<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214838982_8403c2c601900s0gu.html 能把敌人一同带走的刺魨],新浪网,2021-01-18</ref> ==形态特征== 体呈圆筒形,头部与身体前半部又宽又圆,到尾部逐渐短小而呈锥状。背部宽平有气囊,腹部能膨胀。口小;本科鱼种的特征是上下颌各具一枚发达的齿板,所以叫“二齿鲀”。眼大,无腹鳍与侧线,背鳍和臀鳍短而圆,位于身体之后半部。全身密布由鳞片特化的强棘,故以往称之“刺河鲀”,俗名为“刺海猪仔”或“刺规仔”。 ==生活习性== 二齿鲀科鱼种广泛分布于世界三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仔稚鱼时期行大洋漂游性生活,成鱼后则栖息于岩礁区之浅水域,不善游泳,行动缓慢。白天多半栖息在岩洞或石堆中,傍晚才出来觅食。 平时体表的硬棘是伏贴于身上,一旦遇到掠食者攻击的危急时刻时,则会吞水使身体膨胀,体表的强棘因此而竖起,使捕食者无法吞食。肉食性,坚硬的颌齿可咬碎贝类、棘皮动物及[[螃蟹]]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成员== 异短刺鲀属(Allomycterus) 黑斑异短刺鲀(Allomycterus pilatus) 短刺鲀属(Chilomycterus) 缰短刺鲀(Chilomycterus antennatus):又称瘤短刺鲀。 安地列斯短刺鲀(Chilomycterus antillarum) 网纹短刺鲀(Chilomycterus reticulatus):又称斑鳍短刺鲀。 许氏短刺鲀(Chilomycterus schoepfii) 西非短刺鲀(Chilomycterus spinosus mauretanicus) 棘短刺鲀(Chilomycterus spinosus spinosus) 圆刺鲀属(Cyclichthys) 哈氏圆刺鲀(Cyclichthys hardenbergi) 圆点圆刺鲀(Cyclichthys orbicularis) 黄斑圆刺鲀(Cyclichthys spilostylus) 双叶鲀属(Dicotylichthys) 双叶鲀(Dicotylichthys punctulatus) 刺鲀(二齿鲀)属(Diodon) 艾氏刺鲀(Diodon eydouxii):又称爱氏二齿鲀。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又称六斑二齿鲀。 密斑刺鲀(Diodon hystrix):又称密斑二齿鲀。 大斑刺鲀(Diodon liturosus):又称纹二齿鲀。 球刺鲀(Diodon nicthemerus):又称球二齿鲀。 异棘刺鲀属(Lophodiodon) 四带异棘刺鲀(Lophodiodon calori) 羊刺鲀属(Tragulichthys) 羊刺鲀(Tragulichthys jaculiferus) ==视频== ===<center> 二齿鲀科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刺鲀充气膨胀的样子看起来还挺可爱的</center> <center>{{#iDisplay:i03293oufnn|560|390|qq}}</center> <center>潜水识鱼之刺鲀篇 全身骨骨的刺看起来很危险?</center> <center>{{#iDisplay:d3056pyu1k5|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返回「
二齿鲀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