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7.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于良史 的原始碼
←
于良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于良史 | 外文名 = shiliangyu | 图像 = [[File:50731503278251.png|缩略图 |center|[http://pic.kekenet.com/2017/0821/50731503278251.pn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A%8E%E8%89%AF%E5%8F%B2%E5%9B%BE%E7%89%87&step_word=&hs=2&pn=0&spn=0&di=15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028182702%2C3148599040&os=555236656%2C1876335225&simid=4100963209%2C662705897&adpicid=0&lpn=0&ln=311&fr=&fmq=155161577603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ic.kekenet.com%2F2017%2F0821%2F50731503278251.pn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hjhjgjp_z%26e3Bv54AzdH3Fh57ytAzdH3Fda80abAzdH3Fcddac0_z%26e3Bf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明星网]]] | 图像说明 = 于良史 |center | 生卒日期 = 756前后在世 | 出生地点 = 中国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侍御史、监察御史 | 知名作品 = 《春山夜月》<br> 自吟 <br>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两首 }} '''<big>于良史</big>''',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前后在世。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代宗大历年间任监察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泗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诗甚为清雅,多写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同时寄寓思乡和隐逸之情。诗风与"大历十才子"相近.今仅存诗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两首为最善。《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很有名的佳句。 <p style="text-indent:2em;">其诗入《中兴间气集》,《全唐诗》有录。 <p style="text-indent:2em;">以上资料来源见链接<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3320bdf7dbb5.aspx ]古诗文网</ref> == 主要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春山夜月 <p style="text-indent:2em;">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p style="text-indent:2em;">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p style="text-indent:2em;">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p style="text-indent:2em;">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p style="text-indent:2em;">自吟 <p style="text-indent:2em;">出身三十年,发白衣犹碧。日暮倚朱门,从朱污袍赤 <p style="text-indent:2em;">冬日野望寄李赞府 <p style="text-indent:2em;">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p style="text-indent:2em;">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 <p style="text-indent:2em;">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 <p style="text-indent:2em;">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 <p style="text-indent:2em;">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诗歌赏析 == <p style="text-indent:2em;">春山夜月 <p style="text-indent:2em;">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p style="text-indent:2em;">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p style="text-indent:2em;">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p style="text-indent:2em;">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p style="text-indent:2em;">一:译文及注释 <p style="text-indent:2em;">译文 <p style="text-indent:2em;">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p style="text-indent:2em;">注释 <p style="text-indent:2em;">春山:一作“春来”。 <p style="text-indent:2em;">掬(jū):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 <p style="text-indent:2em;">鸣钟:一作“钟鸣”。 <p style="text-indent:2em;">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云:“游客值春晖,金鞍上翠微。” <p style="text-indent:2em;">二:赏析 <p style="text-indent:2em;">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五。诗的开头二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p style="text-indent:2em;">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此处描写堪称恰到好处: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p style="text-indent:2em;">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p style="text-indent:2em;">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p style="text-indent:2em;">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p style="text-indent:2em;">以上资料来源见链接<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3320bdf7dbb5.aspx ]古诗文网</ref>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于良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