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7.1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于都 的原始碼
←
于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于都县1.jpg|thumb|right|于都县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5/e4930bed579f40b898728d4de5550fc7.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20665490_75515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于都县'''别称:雩都,江西省赣州市下辖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市东部,东邻[[瑞金市]],南连[[会昌县]]和[[安远县]],西接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 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 2021年2月,入选“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榜单。<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于都县] </ref> [[File:于都县2.jpg|thumb|right|于都县2. [https://cdn.moji002.com/images/simgs/2017/03/05/14887201150.07532800.1776_android_1488720098437.jpg 原图链接] [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2931729 图片来源于墨迹天气网] ]] ==建制沿革==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县,以北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6月1日起,因字生僻,改“雩都”为“于都”。 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 公元前201年(西汉高祖六年)建县,迄今已有2214年的历史。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 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在白鹿营分设阳都县(280年改宁都县)。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在南乡分设安远县。 五代时分设石城县,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将瑞金监升为瑞金县。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九州分设会昌县。 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 1949年于都解放。先后属赣西南行政公署、赣南行政公署、赣州专区、赣州地区、赣州市。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3年,于都县全县辖9个镇、14个乡:[[禾丰镇]]、[[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坳镇]]、罗江乡、小溪乡、利村乡、新陂乡、靖石乡、黄麟乡、沙心乡、宽田乡、葛坳乡、桥头乡、马安乡、仙下乡、车溪乡、段屋乡。共有25个居委会、352个村委会。<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建置沿革] </ref> [[File:于都县6.jpg|thumb|right|于都县6.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627fbb1704114b4ca26fb94bcb980d3f.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04836470_69748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于都县地处赣州市东部,距赣州城区65公里,南昌城区422公里;东邻瑞金市,南接安远县,西连赣县区,北毗兴国县和宁都县;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 '''地质特征''' 于都县境内地层出露见有元古界的震旦系,古生界的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沉积。岩浆活动频繁,从澄江期至燕山期的三级构造单元信丰~于都拗褶断束的北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紧密线状褶曲和断裂构造。地层震旦系分布在祁禄山、小溪、利村,铁山垅:靖石、黄麟,高龙,沙心,马安等地,厚1100米。寒武系分布在祁禄山、小溪、峡山等地,厚4000米。泥盆系分布在峡山,盘古山、祁禄山,罗江、梓山,宽田、黄嶙,银坑,桥头,马安、车溪等地,中统云山组厚100米,上统中棚组厚572.4米,上统三门滩组厚493米。石炭系分布在罗坳,罗江,西郊、岭背,仙下,马安、桥头,银坑、车溪、段屋,宽田,梓山、于阳、盘古山,铁山垅、禾丰,祁禄山等地,下统横龙组厚266.5米,下统梓山组厚89.7米,中统黄龙组厚772米,上统船山组厚421米,二叠系分布在罗坳,禾丰,梓山,段屋,于阳,银坑,葛坳,桥头等地,上统龙潭组厚570米,下统茅口组厚100米,下统茅口组厚135米。三叠系在利村中塅出露晚世沉积,上统安源组厚201米,缺佚早中世沉积。侏罗系分布在罗坳、西郊、岭背、仙下、葛坳等地,中统罗坳组厚851米,缺佚早晚世沉积。自垩系分布在罗坳、罗江、西郊、利村、靖石、盘古山、小溪、岭背、仙下、于阳、车溪、新陂等地,厚3000米。第四系更新世至全新世沉积遍及全县,更新统厚10~15米,全新统厚5~10米。 '''地形地貌''' 于都县境内地貌复杂,有盆地、丘陵和绵延的山地,也有宽广的山间河谷堆积平原及岗地, 整个地势由一系列平行山岭与许多大小不等,成因多样的盆地组成。形态呈北东~南西向条状展布。以县城为中心的于都断陷红岩盆地被盘桓县境西北部的雩山山脉和东北部的武夷山余脉与南部的九连山余脉延伸的群山所环抱。 南、东、北地势较高,逐渐向中西部倾斜,形 成一个封闭式的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大小河流汇集贡水的丘陵低山地貌·南部屏坑山主峰海拔1312米。地势渐次向中间降低,中西部谷地平缓、低丘广布,盆地相间,西部罗坳大滩贡水河床海拔98米。 堆积平原及岗地现代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河谷堆积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1%。分布在贡水、梅江及主要支流两岸盆(谷)地中部。一 般海拔100~150米,地势乎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宜种性广红土岗地散布各盆地中, 70年代开始,大部份被开垦利用,种植农林作物。 丘陵低中高丘陵广布县域,约占总面积的49%(包括盆地),多由高低起伏珊瑚状的小群丘组成,谷地发育差,河流短小。低丘主要占据红岩盆地,南起禾丰、小溪,北迄银坑、曲洋,东至黄麟、宽田,西抵罗坳、罗江,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低于50米。中丘围绕低丘周缘分布,沟谷宽浅,形成丘间谷 地和溪谷阶地,海拔200~3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高丘紧靠四周山地,呈零星分布,多属深沟坑谷,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度100 ~200米。 盆地最大的于都盆地分布在曲洋至小溪、峡山等地,中部多由红砂砾岩、砂质页岩构成,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区。盘古山、于阳桃溪有地毽式断陷盆地。另有棹山~固院、宽田和禾丰的向斜盆地,祁禄山油菜田的断裂构造盆地,黄麟、沙心的花岗岩剥蚀侵蚀盆地。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农田多属搬田,土质肥沃,光热充足,人口集中,也是县内主要的粮蔗产区。 山地侵蚀构成的中低山地大多分布在县境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约占总面积的 40%。海拔1000~1312米的中山10座:南部有祁山、禄山、密石顶、龙王山、屏坑山,西南部有锅头炼、杨蟑晾、麦笠脑、猴子石,西北部有云峰嶂。诸多中山层峦迭嶂,河流发育,植被葱郁,覆盖较好,无明显的水土流失。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58座:雩山山脉26座,主要山峰有花山、古蟑蛛、仙人井,画眉嵊、雩山等;武夷山余脉10座,主要山峰有天园山、 驼背嶂、火星峥、马安寨、火焰嶂等;九连山余脉22座,主要山峰有钟公蟑、耀子嶂,马嶂、锡牛嶂、磊山顶等。低山地貌大多呈北东~南西向条状展布,河流短小。 '''水文特征''' 于都县位于赣江源流的贡水中游。贡水是流经县境的主要干流。汇集梅江、澄江、濂水、小溪河等4条较大支流。贡水干流和4条较大支流又汇集48条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支流。河流总长1283公里,河网密度每平 方公里为0.44公里。区划成贡水、梅江、濂水3个流域。 贡水干流贡水在县境内汇集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 r的主要一级支流有梅江、澄江、濂水、小溪 河·汇集流域面积50~500平方公里的一般一 级支流有固院河、楂林河。汇集流域面积20~50平方公里的一级小支流有于阳河、里泗河、河坪河、步前河、罗坳河、苏坑河、罗江河、正坑河(于阳河流经会昌大陂河至庄口子右岸注入贡水,属二级支流)。支流众多,水量充沛,峡山水文站1953~1989年实测,多年平均 年径流量134.2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流量 408.5立方米每秒。 梅江古称汉水,也称宁都江,发源于宜黄,乐安与宁都三县交界的王陂蟑南麓(海拔1267米),流经宁都吴村,东山坝、宁都县城,由瑞金县瑞林寨进入县境曲洋乡的小源村。经汾坑、宽困,车溪、段屋、蛉背至贡江镇的龙舌咀注入贡水。流域面积7099平方公里,东北西三面高,南面低,如马蹄状。流域形状近似丫字型。县内流域面积1018平方公里。主河长220公里,自宁都至梅江河口长135公里,县境内57公里。全河落差528米,自宁都至河口58米,县境内22.3米,河床平均坡 降0.4‰。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 梅江在于都县内汇纳流域面积50~500平方公里的二,三级支流有窑郊河、大田河、岩前河、银坑河、贡布河、宽田河、仙下河、水头河等8条。汇纳流域面积20~50乎方公里的小支流有汉田河、高陂河、段屋河、小汾河、阳田河等5条。 左坑河源出密石顶北麓,流经锁龙、左 坑至坳下于右岸注入小溪河,流域面积65.3平 方公里,河长20.3公里,落差1045米。河口多年平均年流量1.79立方米每秒。龙口子右岸纳秀极河。 禾率河源出铁山垅,东西向流经禾丰、利村至新陂回龙于右岸注入小溪河。流域面积 219平方公里,河长34.3公里,落差645米,平均 坡降2.9‰。河口多年平均年流量6.01立方米每秒。禾丰庙堂下于右岸纳上堡河。 上坪河源出屏坑山北麓,南北向流经上坪、下滔至渭田秀搬于左岸注入禾聿河。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河长26.2公里,落差119.3 米,平均坡降1.3‰。流域内植被良好,水资源丰富,河口多午平均年流量1.51立方米每秒。 '''气候特征''' 于都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有寒潮、台风、高温干热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7.8%。<ref>[http://hld.wenming.cn/syjj/dfcz/zq/201512/t20151218_3031234.shtml 自然环境] </ref> [[File:于都县7.jpg|thumb|right|于都县7.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5ba50b930212410fb20e82eb1f5f9f7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04836470_69748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于都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正常年景当地水资源总量平均每平方公里为85.17万立方米。 按1989年耕地面积计,平均每亩占有水量5033立方米,全县人均占有水量3420立方米。水质除个别地方有污染外。均称良好。水电理论蕴藏量28.73万千瓦,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99.31千瓦。 建国后,水资源得到较快开发利用,但总的利用率低,农田缺水量大,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差,1989年人均水电装机5.48瓦,为赣州地区最少的县。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1年10月于都县已发现矿种27种(其中锡、铋、钼、铜为钨共伴生矿种),其中有查明储量的矿种23种。矿产地103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钨2处、滑石1处、透闪石1处),中型矿床5处(钨2处、银铅锌1处、水泥灰岩1处、耐火粘土1处),小型矿床42处(煤11处、泥炭1处、铅锌2处、锡钨11处、银3处、铌钽2处、稀土2处、灰岩1处、(耐火)粘土1处、膨润土1处、钾长石1处、高岭土4处、矿(温)泉水2处),矿点47处(不包括普通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 截止2007年底,于都县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 银:资源储量268.47吨,其中基础储量52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19.4%; 钨:资源储量41138吨,其中基础储量31424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76.4%; 锌:资源储量33156吨,其中基础储量3288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9.9%; 铅:资源储量14992吨,其中基础储量3778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25.2%; 煤:资源储量4495千吨,其中基础储量2464千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54.8%; 水泥用石灰岩:资源储量14806千吨,其中基础储量14221千吨,基础储量占资源储量的96.1%。 [[File:于都县8.jpg|thumb|right|于都县8.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2/7cc8dadff20b453e8f6ad3240e240291.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04836470_697486 图片来源搜狐网] ]] ==人口== '''人口''' 2016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109354人,比上年末增加11055人。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201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73363人,比上年末增加3771人,其中城镇人口429745人,乡村人口443618人,城镇化率达49.21%,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 '''民族''' 辖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File:于都县9.jpg|thumb|right|于都县9.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2/7cc8dadff20b453e8f6ad3240e240291.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03931660_238318 图片来源搜狐网] ]] ==经济== '''综合''' 2017年,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21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增速比全市高2个百分点,列全市第5位,同比前移1位,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14.5:48.1:37.4调整为13.3:48.3:38.4,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连续跨越17亿、18亿、19亿台阶,达19.3亿元,增长14.2%,增速比全市高2.7个百分点,列全市第7位,同比前移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亿元,增长5.8%,增速比全市高4.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2位,同比前移16位。固定资产投资达194.77亿元,增长15.4%,增速比全市高1.6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同比前移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27亿元,增长12.4%,增速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列全市第6位,同比前移2位。实际利用外资达1.04亿美元,增长10%,增速与全市持平,列全市第3位,同比前移4位。 '''第一产业''' 201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8104万元,比上年增长8.6%(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6%)。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51668亩,比上年增加1032亩;蔬菜种植面积139211亩,比上年增加1203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58271吨,比上年增产1081吨;蔬菜产量209476吨,比上年增产2743吨;茶叶总产量531吨,比上年增产31吨;水果总产量72649吨,比上年减产13242吨,其中,脐橙产量52983吨,比上年减产17661吨;肉类总产量57637吨,比上年增加1662吨,生猪出栏493722头,比上年增加15309头;牛奶产量39556吨,比上年增加4吨,奶牛存栏9244头,比上年增加1头;水产品产量29572吨,比上年增加623吨。 2016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6.1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2%。 '''第二产业''' 于都工业园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完成“三通一平”面积3700亩,引入县外资金29亿元,签约项目146个,动工建厂企业17家,投产企业42家,被评为省重点工业园区。铁山垅钨矿为江西省知名企业。 于都已形成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现代轻纺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五大支柱产业。 2016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75555万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县GDP比重为4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2638万元,增长9.2%。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7742万元,实现销售产值2535384万元,工业产销率达100.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3585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49024万元。 2016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家,实现总产值176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8%。 '''第三产业''' 2016年,全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687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4611万元,下降29.0%;第二产业投资568067万元,增长28.7%;第三产业投资1054595万元,增长15.3%。分投资主体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1087209万元,增长44.6%;非国有经济投资600064万元,下降13.7%,其中民间投资539694万元,下降21.2%。 2016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72565万元,比上年下降40.1%。商品房施工面积95311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2%;商品房销售面积62554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4%,商品房销售额330229万元,比上年下降9.2%。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8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3694.6万元,增长23.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2838.1万元,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8963.3万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80179.2万元,增长13.7%;零售业零售额351352.4万元,增长12.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0269.8万元,增长14.9%。 2016年,全县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35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出口总额120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实际利用省外5千万元以上项目资金370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金 融''' 2016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39863万元,比年初增加418584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000334万元,增加258256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47215万元,增加112860万元。2016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9402万元,比年初增加259216万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73520万元,增加210227万元;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25871万元,增加48990万元。存贷比51.1%,比年初提高2.0个百分点。<ref>[https://www.sohu.com/a/442898897_120054246 经济] </ref> [[File:于都县11.jpg|thumb|right|于都县11.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5/939318d28ce04239a738ed78bf409cb7.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20665490_755156 图片来意于搜狐网] ]] ==文化== 县城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广播电视台等文化设施和采茶剧团;地方剧主要有赣南采茶戏,主要传统戏有《南山耕田》、《王三卖肉》、《才郎别店》、《妹子》、《补皮鞋》等,改革开放初期县采茶剧团排演的《茶童戏主》盛演不衰,后拍摄成同名戏曲艺术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于都唢呐''' 于都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是客家先民南迁传入赣南的。早在1600多年前就盛行于民间的唢呐曲牌众多,仅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在唢呐手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于都全县有1000多名。1993年,于都县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 于都客家唢呐有木管唢呐、铜管唢呐、铝管唢呐、锡管唢呐。木管的唢呐音质柔和、铜管的音质响亮,如今,用得最多的是铝管和锡管唢呐。于都客家唢呐分为大、中、小以及“辣子”4种。小唢呐欢快、优雅;中唢呐高亢、激昂;大唢呐粗犷、气派;“辣子”音高、尖细,吹奏时很费力。到2012年,用得最多的是小唢呐和中唢呐两种。唢呐为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柏木构成,形体大小不一,常用的有8孔,发音响亮、雄厚。 于都客家唢呐基础深厚,应用广泛,人们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开张剪彩、参军等,以及接送贵客都喜欢请唢呐手吹上一番。于都的唢呐手有个顺口溜:“七寸唢呐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唢呐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在赣州东河戏、采茶戏的舞台上也得到充分发挥。 '''地方特产''' 于都土特产有峡山道菜、岭背柿饼、梓山酱油、盘古山番薯干、绿茶、禾丰珍珠粉、靖石的高山青草奶、仙下青梅酒等;工艺品有唐三彩工艺品等。独特的饮食文化:境内有悠久的客家饮食文化。特色小吃有:薯粉饺子、禾丰珍珠粉是于都的传统名点,眉公酥是于都的传统茶点。烧买、花丸、芋包、糯米果、春卷、黄元米果、索粉、炒花生、盐花生、云片、瓦角酥、烧卷子、柿饼、擂茶等是于都的特色小吃。 '''禾丰珍珠粉''' 于都禾丰珍珠粉,用大米制成,是于都特有产品,主产禾丰等乡镇。首先将优质晚米浸泡12小时,磨成浆,磨得越细越好,用一块白布垫在草木灰上,把浆过滤,待水滤干,将粉块晾晒,进行筛制。持糠筛者不停地旋转,粉在筛内象滚雪球似地逐渐增大,待有绿豆般大小时,倒入另一米筛中过筛,留在米筛的颗粒就是初成的珍珠粉。然后倒在白布上,用鹅毛轻轻拂开晾晒干燥,珍珠粉便大功告成。吃的时候,先将清水烧沸,将珍珠粉徐徐撒入,边用筷子搅动,见珠粒沉入锅底即可捞入另一冷水盆里浸漂,待珠粒膨胀成半透明状,然后捞出,兑入鸡鸭鱼肉等汤,和以佐料即可吃了。它的特点是,味美滑溜、营养丰富,似珍珠般可爱,纯天然食品。[10] '''峡山道菜''' 以大蔸菜为原料,其色黄褐,味甘甜绵香,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大蔸菜"独产于于都县罗坳镇峡山山区。当地村民根据祖传手艺,将大蔸菜晒干后,配以辣椒、精盐、植物油等佐料,经过一年的精心腌制,做成味甘甜香的"道菜"。 '''于都肉皮''' 猪肉皮,是于都客家人宴席上不能缺少的一道菜,色、香、味俱佳,蜂窝般厚厚的肉皮色泽金黄油亮,油香猪肉香扑鼻诱人,脆软不酥,鲜美可口,百吃不腻。 '''于都烧卷子''' 烧卷子源于畲族,是一种独特的食品。公元746年,畲族蓝姓祖先彩和任唐朝谏议大夫时,带入宫中,从此列为贡品。独特的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相结合而精心制作出的烧卷子,具有健齿固肾之功效。<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DIE0E85F0514CFJG.html 文化] </ref> [[File:于都县12.jpg|thumb|right|于都县12.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15/56cafc6b9bc74ca3b933471dd2cefa99.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320665490_755156 图片来源于搜狐网] ]] ==交通== '''综述''' 2016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939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5386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6%;完成旅客周转量11658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0%。 '''公路''' 于都拥有各类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其中:国道2条(91.45公里,分别为323国道和319国道),省道2条(54.24公里银于线、庄黄线),省养县道3条(93.8公里,分别为于盘线、利朱线和三门-金沙线),县道16条(377.984公里),乡道57条(528.261公里),村道724条(1505.725公里),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323线、319线、省道于银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乡村道为延伸的公路运输网络。实现市至县通二级公里水泥路,21个乡镇机关所在地通水泥(油)路和388个行政村通公路及134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水泥砼(油)路面里程为605.7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25%。 2009年G76厦蓉高速公路于都段通车。 '''铁路''' 2005年4月赣龙铁路于都境内58公里正式通车,设有于都火车站。 2010年开工的赣龙铁路扩能工程途经于都,本工程建成后,与既有的赣龙铁路施行客货分行。 2015年12月26日,赣瑞龙铁路正式开通,于都进入动车时代。 '''航道''' 境内航道2条,有渡口32个,航线总里程123公里。有大型桥梁6座,即寒信大桥、水头大桥、红军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和新澄江大桥,总长2030.24米,2009年11月建成的渡江大桥为连接贡江两岸又一大型桥梁。 [[File:于都县13.jpg|thumb|right|于都县13.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20/978/545.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548921 图片来源于澎湃网] ]] ==社会== '''旅游事业''' 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344.75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接待340.87万人次,入境游客3.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9900万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56334万元,旅游外汇收入474.6万美元。 '''教育事业''' 2016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30所,其中,幼儿园240所,小学379所,普通中学39所,职业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专任教师11858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含在园幼儿)220640人,其中,中学生81817人,小学生100048人,幼儿园3449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100%。 '''文化卫生''' 2016年,全县有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个,全年组织大型文艺活动30场次,送戏下乡演出298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全年组织文艺活动48场次;图书馆1个,有藏书24.2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2174件(套),参观人数40万人次;拥有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 2016年年末共有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27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962个;全县拥有病床数3966张,比上年增长20.5%;全县拥有执业医师944人,比上年增长17.1%;执业助理医师392人,比上年增长10.7%;注册护士2326人,比上年增长4.3%。 '''人民生活''' 01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66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99元,比上年增长11.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6%。 '''劳动就业''' 2016年年末,全县社会就业人数52.29万人,比上年增长1.0%,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29.89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3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社会保险''' 2016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4626人,比上年末增加19363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37821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5670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16090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04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5088人,比上年末增加1021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47360人,比上年末增加220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5603人,比上年末增加 3709人,其中,参保农民工11230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23606人,比上年末增加1377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5100人。全年共有51824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7023人,农村居民44801人。全县有公办综合福利院、敬老院和光荣院共26个。<ref>[http://hld.wenming.cn/syjj/dfcz/zq/201512/t20151218_3031234.shtml 社会] </ref> [[File:于都县14.png|thumb|right|于都县14.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3187428059/1000 原图链接] [https://new.qq.com/rain/a/20210220A05F4Q00 图片来源于腾讯网] ]] ==旅游==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于都县现已开发“红”、“绿”、“古”特色旅游景区10余处,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等。 '''长征第一渡''' 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的“于都红军大桥”是于都县横跨于都河的第8座大桥,1934年,8.6万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 '''罗田岩''' 位于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323国道旁,距县城1公里。是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众多,丹山碧水为主的历代风景名胜地,开发于南北朝,创有“华岩禅院”,为《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屏山''' 屏山,坐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山顶处,明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朱绍纲曾在此安营扎寨、练兵习武。 '''宝塔公园''' 宝塔公园,位于县城西门323国道旁,宝塔旧名“慧明院塔”,始建于宋至和二年(1055 年),后几经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宝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称,备受民间爱护。文革时被毁,2004年全县人民自发捐资移址重建。现宝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每级设游廊;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胎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ref>[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2228258 旅游] </ref> [[File:于都县15.jpg|thumb|right|于都县15.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i1telD3KOqpyGXZ9KY747PScbgBLjosxN6tephluH8upm1538380082791compressflag.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T1TV5K605410PIF.html 图片来源于网易首页网] ]] ==荣誉== 2021年2月,入选“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榜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于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