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隨機
登入
設定
關於 求真百科
免責聲明
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的原始碼
←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jpeg|有框|右|<big>云南大学(校园风光)</big>[https://pics3.baidu.com/feed/b90e7bec54e736d1a19e8e07d60920c5d4626994.jpeg?token=d5f031df37d464f0fc1367319788bb3e 原图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490829568751408&wfr=spider&for=pc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前身是2002年4月成立的“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其前身则是1964年成立的“云南大学西南亚研究所”),2005年12月更名为[[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是迄今为止我国西部高等学校中成立最早的一所国际关系研究院。 ==组织结构== 研究院现有三所、四中心、两室,即西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研究所,印度研究中心、伊朗研究中心、能源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GMS研究中心,以及党政办公室、图书资料室。研究院现有教学科研及相关人员29名,其中10人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正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6名。肖宪(国际关系)、刘稚(东南亚国际关系)、吴磊(能源安全)、刘鸿武(世界史)、赵伯乐(国际关系)、何平(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等是我院在国内外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东南亚问题专家刘稚教授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ref>[http://news.sohu.com/70/33/news203783370.shtml 学术带头人队伍壮大],搜狐,2002-10-20</ref>。 ==学科建设== 进入21世纪以后,研究院的学位点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前,研究院只有[[世界]]史(1981)和[[国际]]关系(1993)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00年开始,研究院与[[复旦大学]]<ref>[https://www.sohu.com/a/193184337_683054 【每日一校】复旦大学 ],搜狐,2017-09-19</ref>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共建“国际关系”学科,并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院现有“国际关系”、“世界史”、“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等三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有“国际关系”、“世界史”、“国际政治”、“外交学”、“世界经济”、“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等六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世界民族与民族问题”是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也是该领域国内唯一的学位点;“国际关系”是云南省重点学科,也是云南大学“十一五”规划要重点建设的学科。 ==人才培养== 近年来研究院的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有所提升。[[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最初的每年1—2名增加到现在的每年40余人,研究院现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100 余人。在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有 20 余人考到北大、复旦、清华、人大、中央党校和外交学院等著名学府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有一些毕业生进入外交部、中联部、国家安全部、新华社等中央重要部门以及一些重要的省级单位工作,其水平和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国际交流== 研究院的国际交流近年来非常活跃。研究院大部分教师曾到[[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加拿大]]、[[荷兰]]、[[以色列]]、[[土耳其]]、[[印度]]、[[东南亚]]各国、非洲国家等进行过学术进修和访问,学院与美国、荷兰、日本、泰国、越南的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目前每年约有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来研究院访问或讲学,研究院每年约1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视频== ===<center>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张国华在云南大学国家级研究基地调研</center> <center>{{#iDisplay:p3202asrlnx|560|390|qq}}</center> <center>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延时摄影</center> <center>{{#iDisplay:c0513kso1mx|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