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13.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云锦 的原始碼
←
云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D9D919" align= center| '''<big>云锦</big> ''' |- | [[File:云锦2.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7/60a1af21a8b64b6fbed1f7b447a19b65.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6978381_664487 来自搜狐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南京云锦 '''外文名称''':Nanjing brocade '''继 承''':御织坊 '''美 誉''':四大名锦之一 '''起 源''':彩锦 '''遗产级别''':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Ⅷ—13 '''传承单位''':南京云锦研究所 '''入选时间''':2006年 '''地理标志''':GB/T 21930-2008 |} '''云锦'''是[[中国]][[南京]]特产,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始于元而盛于明清,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为锦中极品,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于2006年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f>[http://www.moe.gov.cn/s78/A23/A23_wjzl/201906/t20190624_387312.html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教育部网,2019-6-24 </ref>。 ==简要介绍== 南京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为南京工艺 “ 三宝 ” 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 “ 二大名锦”。但现在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 “色晕 ”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明、清时为宫廷织品。有多处官办织造局生产,用于宫廷服饰、赏赐等。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行业中才产生“云锦”的名称,凤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现代云锦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格而有所发展,传统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等几大类,库金、库锦等等以清代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缎匹库”而得名,沿用至今。 ==种类== 库缎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纹有明花和暗花两种。明花浮于表面。暗花平板不起花。库锦,又名织金。其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传统的织金图案,大多采用小花纹,以充分显金为其特色。 妆花是缎底上突出五彩花纹,是云锦中制造技术最复杂、最华丽的提花丝织品。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是在缎、绸、纱、罗等丝织物上用“挖花”技法织出彩色纬花图案,布局严谨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大型饱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彻幅通匹为一单独、适合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时龙袍、炕褥毯垫等)用色浓艳对比,常以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经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织品典丽浑厚,金彩辉映,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 整个纹样,只用几种不同的色块来表现。据明《[[天水冰山录]]》记载,妆花品种有妆花缎、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绸等 17 种。 在定陵出土的丝织品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品种就是五彩缤纷的妆花。1958年定陵[[文物]]出土时,万历[[皇帝]]被挖掘出来时身着“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芾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lddw/2007-11/16/content_9240035.htm 万历皇帝的珍宝],中国网,2007-11-16 </ref>。文物专家后来在这些龙袍料的腰封上,查到它出于江南织造,采用的是“纱地妆花”织造技法。1979~1984年,受定陵博物馆的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王道惠]]等人研究复制了三件妆花龙袍匹料:妆花纱龙袍、妆花缎龙袍、十二团龙纹龙袍。[[龙袍]]属云锦中最高级别“妆花”,关键工艺就是挑花结本,要求必须是按照传统工艺手工完成。挑花要求很高,过去一般挑花要求是100根,而龙袍必须达到1800根。以妆花缎龙袍为例,匹长12.11米,全匹18378梭,以每梭9个分色场次计算,结本的耳子线需165000多根,编结的花本长达100余米,其工程浩大自不待言。 这样大的花本要将整匹纹样科学分解后,运用拼花、倒花等工艺及板花织造成配合倒、顺花等方法来编结花本。 龙袍上17条龙使用了真金线和包裹了孔雀羽的丝线原料。真金线由建国后全国唯一生产真金线的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制作。当地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传承了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真金线首先要把金块制成金箔。两人相对而坐,轮流举锤,经过3万多下的锤打,把一块厚重的[[黄金]],变成轻如鸿毛的金箔,再把金箔粘在一种特殊纸张上,压紧抛光,最后裁成条,剥出金线,和蚕丝相互缠绕,捻搓成金丝线。这件“孔雀羽织金妆花纱龙袍”复制品于1985年送展日本筑波科技世博会。 ==云锦工艺== 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 5-6 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ref>[http://www.sohu.com/a/117234504_438041 寸锦寸金——云锦 ],搜狐网,2016-10-26 </ref>。 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如在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要织一幅 78 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 14000 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缂丝=== 云锦的诞生应归功苏州的缂丝, 它实际是苏州缂丝衍生出来的附属品。苏州丝织业发端于东吴( 222年~280年 )时期,东晋( 317年~420年 )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由于离当时的苏州很近。故而大批的苏州缂丝工匠迁移至南京。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的织锦技艺。 417 年东晋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被看做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年之久。 ==视频== ===<center> 云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南京云锦宣传片"传承" </center> <center>{{#iDisplay:u0161koqfh8|560|390|qq}}</center> <center> 苏艺南京云锦宣传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b0539p63fvh|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60 應用美術總論]]
返回「
云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