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20.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五爪龙 的原始碼
←
五爪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File:五爪龙.jpg|缩略图|居右|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4%BA%94%E7%88%AA%E9%BE%99&src=tab_www&correct=%E4%BA%94%E7%88%AA%E9%BE%99&ancestor=list&cmsid=dc6b13ad8252502dcb307bf857dac4d0&cmras=0&cn=0&gn=0&kn=16&crn=0&bxn=16&fsn=92&cuben=0&adstar=0&clw=250#id=e0e18d3c53bca1da13a4cac6ee761807&currsn=0&ps=67&pc=67 原圖鏈接][https://www.sohu.com/a/227284070_100078248 来自 搜狐]]] '''五爪龙'''又名乌蔹莓 (学名: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是[[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草质藤本]]。 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 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叶柄长1.5-10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 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1-13厘米,无毛或微被毛。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 。 种子三角状倒卵形。花期3-8月,果期8-11月。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日本,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 全草入药,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乌蔹莓 , 学名 :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别称 : 乌蔹草、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五叶梅 界 : 植物界, 门 :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藤本,长达3米左右。生于低山灌木丛中。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2.5-4.5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 基部楔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7厘米,宽0.5-3.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6-15个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微被毛. 侧脉5-9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5-10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小叶无柄或有短柄,侧生小叶总柄长0.5-1.5厘米,无毛或微被毛,托叶早落。 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1-13厘米,无毛或微被毛;花梗长1-2毫米,几无毛. 花蕾卵圆形,高1-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或几无毛;花瓣4,三角状卵圆形,高1-1.5毫米,外面被乳突状毛. 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柱头微扩大。 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 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 ==药用价值== ===类别=== 全草类。 【异名】:拔、茏葛(《尔雅》),龙尾、虎葛(《尔雅》郭璞注),五叶莓(陶弘景)。 笼草、乌蔹草(《蜀本摹》),五叶藤(《履巉岩本草》),五爪龙草(《医学正传》)。 赤葛、赤泼藤(《纲目》),五龙草(《本草述》),[[母猪藤]](《草木便方》)。 [[五叶茑]](《现代实用中药》),血五甲(《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过山龙(《南京民间药草》),绞股兰(《江苏植药志)),猪婆藤、五爪藤、鸡丝藤(《中国土农药志》),五爪金龙(《浙江民间草药》)。<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1121751/ 中国土农药志],豆瓣, </ref> 小母猪藤(《四川中药志》),地老鼠、铁散仙、酸甲藤、五甲藤、铁称陀(《湖南药物志》)。 [[五将草]]、过江龙(江西《草药手册》),地五加(《贵州草药》)。 野葡萄藤、老鸦眼睛藤、老鸦藤、黄眼藤、鲫鱼藤(《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藤]](《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 ===化学成分=== 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质、硝酸钾、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根含生物碱、鞣质、淀粉、树胶。果皮中含乌蔹甙。 ==采集== 夏、秋采收。 ===性味=== 苦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苦,寒,无毒。" ②《履巉岩本草》:"甘,寒,无毒。" ③《贵阳民间药草》:"苦辛,平,无毒。" 折叠归经 《闽东本草》:"入心、肝、胃三经。"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咽喉肿痛、疖肿、痈疽、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前煎,0.5~1两;研末、浸酒或捣汁。外用:捣敷。 乌蔹莓水煎酒沉液及醇沉液对不同的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对以渗出和肉芽组织增生为主的炎症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 乌蔹莓能明显抗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显著抑制ADP、胶原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 '''视频---乌蔹莓又名乌蔹草、五叶藤、五爪龙,母猪藤''' {{#iDisplay:page/k3012binezy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五爪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