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78.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井江镇 的原始碼
←
井江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井江乡'''位于长宁县城西南方向,乡政府驻太平场。距长宁县城15公里。东临[[长宁镇]]、[[竹海镇]],南接[[铜锣乡]],西壤[[花滩镇]]、[[铜鼓乡]]、三元乡,北界长宁镇东山办事处、宜宾市[[李端镇]]。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6年10月确立撤乡设镇。<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井江乡] </ref> ==简介== 井江乡位于长宁县城西南方向,乡政府驻太平场。距长宁县城15公里。东临长宁镇农胜办事处、竹海镇,南接铜锣乡,西壤花滩镇、铜鼓乡、三元乡,北界长宁镇东山办事处、宜宾市李端镇。乡辖1个街道居委会及马达、兴田、民政、仁里、新政、长龙、广济、三块、佛应、水利、莲花、下寨、高硐13个村民委员会,96个生产组,村居民4613户,人口16988人(其中:农业人口16527人,非农业人口401人):全乡幅员面积43.5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464亩(其中,田12699亩山1765亩),林地面积约24515亩。三面环山,地属丘陵区。气候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暖夏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度较大、无霜期长、雨热、水温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7.5℃,年初降水量1150毫米,日照对数11.43小时。有8条大小溪流纵横川流于境内注入省江河、区落河。田多土少,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极宜农作物和喜热果树生长。主要以乔木与各种竹类为主。境内最高峰为水利村8组草盖寺。海拔600多米。 ==历史沿革== 井江乡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有名的井江地理位置是南来北往的要塞。 井江乡解放前称太平乡,一九 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太平乡人民迎来了解放,建立了新政权,命名为太平乡人民政府, 一九五八年九月建立人民公社,将太平乡人民政府更名为太平公社。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井江公社更名为井江乡: ==经济发展== 井江乡地肥、水清、山秀。适宜多种农经作物生长,土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和杂粮。现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为476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106万元,第二产业产值73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924万元),一九九八年实现脱贫达小康,2001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全乡有酒厂2个,蜂窝煤厂2个,各种服务行业274家,乡镇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促进了井江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井江交通便利。有长宁至龙头,长宁至花滩公路穿越境内,有太平至长宁,邮电通讯等设施齐备,2012年正在修建井江街村到水利村的水利路,预计在年底竣工。此路的建成标志着井江乡实现公路村村通。 商贸活跃。井江辖有太平场、井江坳两个场镇,太平场期为每月农历四、七、十,井江坳场期为每月三、六、九。百货、副食、农副土特产品类齐全。 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有科技示范(民政)1个,中小学校9所,电视信号中转站1个,乡级卫生院1个。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井江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