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6.81.2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的原始碼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s.gvm.com.tw/upload/gallery/oimg37/37882_01.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gvm.com.tw/article/37882 圖片來自gvm] </small>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re'''),位於[[香港島]][[金鐘]][[正義道]]9號,為[[亞洲協會]]香港分會活化保護的建築群,用作舉辦不同的展覽及學術活動,推動亞洲藝術文化和引進新進藝術家、文化界人士的作品。<ref>{{cite web |language=zh-hk |url=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detail.html?id=ABdGDVo3BwNZFANj&utm_source=uhk&utm_campaign=spot-list&utm_medium=title&utm_content=title14-02 |title=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推廣藝術文化 |publisher=[[HK.ULifestyle.com.hk]] |accessdate=2015-05-28 |archive-date=2016-05-3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531045558/http://hk.ulifestyle.com.hk/spot/detail.html?id=ABdGDVo3BwNZFANj&utm_source=uhk&utm_campaign=spot-list&utm_medium=title&utm_content=title14-02 |dead-url=no }}</ref>中心於201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中心內設古蹟'''域多利軍營軍火庫''' ('''Explosives Magazine of the Victoria Barracks''';現稱:'''香港賽馬會復修軍火庫''','''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Former Explosives Magazine'''),位於[[香港島]][[金鐘]][[正義道]]9號。軍火庫庫附屬於[[域多利軍營]],四座建築物在1860至1930年代落成,作為研製與儲存炸藥之用。[[駐港英軍]]於1979年遷出軍營後,舊軍火庫遂成為政府工作間及倉庫,其後被[[亞洲協會]]香港分會活化保護,於2012年改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新會址。 軍火庫上層平台的三個爆炸品貯存庫,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列表|一級歷史建築]];下層平台的GG樓則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二級歷史建築]]。 ==歷史== 軍火庫主要為[[域多利軍營]]貯存與混合火藥,並在此進行處理、包裝、儲存及分發火藥到全港各處的防禦基地。建築群分為上層平台及下層平台,其中位於上層平台的軍火庫及舊實驗室在1868年落成,1901年至1925年間建成軍火庫B,以及兩個用以分隔軍火庫的防爆破安全土堤。英軍在1930年代在下層平台又興建了軍營GG座,作為軍事物資的補給前哨站和火藥庫。 英軍於20世紀初完成擴建後,於1910年將軍火庫移交給[[英國皇家海軍]],至1979年英軍遷出域多利軍營後,軍火庫成為各個政府部門的工作間及倉庫,而GG座則曾用作英國皇家陸軍財務隊的軍餉辦事處、維修承辦商的工作間,以及[[土力工程處]]的土芯樣本貯存室,至1980年代起荒廢。 ==保育發展== 城市規劃委員會在2002年10月批准亞洲學會提交的規劃申請,於2004年12月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保育計畫。2005年9月,獲得私人協約方式批租21年,[[香港政府]]收取1千[[港元]]作為象徵式[[租金]],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於同年宣布正式借用金鐘正義道前軍火庫作為永久會址,並且以兩億港元進行復修工程,其中[[香港賽馬會]]捐出的1.25億元,會址將會以[[非牟利]]形式運作,舉辦各種[[講座]]、研討會、[[藝術]][[展覽]]及[[電影]]放映等,所有收益均會撥作[[維修]]和營運用途,當時預期於2008年首季落成。 因為工程進行時掘出4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大炮,又在工地附近[[森林]]內發現有[[果蝠]]棲息,是故須要改變架空天橋的設計,以確保工程不會破壞附近的歷史文物和生態環境,工程費用因此由預計的2.05億元倍增近一倍至3.95億元,完工日期亦延期至2012年初。 此外,亞洲協會於2012年2月9日開始開放現址予公眾參觀及租予[[學校]]或其他團體使用,同時安排免費的古蹟導賞團,公眾可以於[[互聯網]]登記,團體將會安排知名人士或[[專業]]導賞員導覽<ref>[http://hk.news.yahoo.com/前英軍軍火庫將變身為亞洲協會會址-065000095.html 前英軍軍火庫將變身為亞洲協會會址]</ref><ref>{{Cite web |url=http://hk.news.yahoo.com/%E9%A6%AC%E6%9C%83%E6%8D%90-%E5%84%84%E5%85%83%E5%8D%94%E5%8A%A9%E6%B4%BB%E5%8C%96%E9%87%91%E9%90%98%E5%89%8D%E8%8B%B1%E8%BB%8D%E8%BB%8D%E7%81%AB%E5%BA%AB-112600154.html |title=馬會捐一億元協助活化金鐘前英軍軍火庫 |accessdate=2021-02-16 |archive-date=2019-02-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222045111/https://hk.news.yahoo.com/%E9%A6%AC%E6%9C%83%E6%8D%90-%E5%84%84%E5%85%83%E5%8D%94%E5%8A%A9%E6%B4%BB%E5%8C%96%E9%87%91%E9%90%98%E5%89%8D%E8%8B%B1%E8%BB%8D%E8%BB%8D%E7%81%AB%E5%BA%AB-112600154.html |dead-url=no }}</ref>。亞洲協會表明,經政府協議後,只接受與協會宗旨或文化藝術相關的場地租借申請,其他非相關的商業或私人活動,如拍攝婚紗照則免問。<ref>[http://news.sina.com.hk/news/20120111/-1-2545780/l/847520.html?rtext 英軍軍火庫下月開放 謝絕拍婚照] 《明報》 2012年1月11日</ref> ==設施== * '''GG行政樓''' 1930年代興建的建築物,曾作為英國皇家陸軍財務隊的軍餉辦事處、維修承辦商的工作間等用途,更一度被政治部徵用。現作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行政辦公室。 * '''接待館及行人天橋''' 新建的建築物,作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正門,上層設有接待處、訪客中心及香港賽馬會廳;下層設有由本地星級名廚Tony Cheng及創立The Drawing Room的顧問主廚Roland Schuller策劃的高級酒吧餐廳AMMO及紀念品店。 天台為'''[[劉鑾雄]]空中花園''',連接前往上層古蹟區的行人天橋。天橋為保存果蝠棲息地,設計由直線改為臂彎形,上層稱為'''康本橋''',下層則命名為'''果蝠橋'''。 * '''火藥軌''' 被保留的軌道,原是軍火庫內連輸火藥用,以架空繩道運往[[金鐘]][[軍器廠街]]。 *'''軍火工場''' 建於1863年至1868年間,是混合炸藥的工場,現改為'''韓禮士行政樓'''、'''利國偉廳'''及'''瑞信廳'''。原設於火藥庫的海軍界石,設於工場旁的庭園內。 *'''軍火庫A''' 建於1863年至1868年間,以本地花崗岩為建材<ref>{{Cite web|title=Hong Kong's Colonial Heritage, Part II: An Explosive History at the Asia Society|url=https://zolimacitymag.com/hong-kong-colonial-heritage-an-explosive-history-at-the-asia-society/|accessdate=2020-02-28|author=Christopher DeWolf|date=2020-02-25|format=|publisher=Zolima CityMag|language=en|archive-date=2020-12-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3050027/https://zolimacitymag.com/hong-kong-colonial-heritage-an-explosive-history-at-the-asia-society/|dead-url=no}}</ref>,曾用作儲存火藥用途。現改為'''亞洲協會藝術館''。到2015年10月15日改名為'''麥禮賢夫人藝術館'''。 *'''軍火庫B'''及照明廊 建於1905年至1907年間,為磚牆建築,曾用作儲存火藥用途。現改為'''麥禮賢劇場''',可容納100名觀眾。原拱型照明廊改為表演者前往更衣室及前台的專用通道。 *'''護堤''' 軍火庫設有兩座人工護堤,分隔軍火工場、軍火庫A及軍火庫B,以防止軍火庫爆炸波及其他設施。在工程中發現4支大炮經修復後被放置在護堤A兩端。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