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1.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人不知而不愠 的原始碼
←
人不知而不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人不知而不愠'''汉语句子,释义为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 该句出自孔子《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达的是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种人生态度,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一种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精神的典型写照。<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37882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怎么解释?]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db8568748de4385d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词语出处 == 出自《论语·学而篇》 == 词语释义 == 读音 r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字义 知:此处为“仕”之意; 愠:[[恼怒]]; 亦:也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释义 没有人举荐做官,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知的释义: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三个不相关的话为什么要联成一个章节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语境来分析了。《史记·孔子世家》说过:“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据此,我们就能较好弄清三句话之间的关系了。这一章就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情的。“学而时习之”是指“修订诗、[[书]]、礼、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是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说的。先秦时代称学生为“朋友”,如《孟子》中所说的“朋友”有的就是对学生的称谓。“人不知而不愠”是指“不仕”说的。《论语》里常说“人知之”、“人不知”,是表示没有人举荐做官的意思。比如《[[先进篇]]》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平常的时候,就说‘没有人举荐我们做官。’假如有人举荐你们,你们能拿出什么本领呢?”由此,通过分析,上面三句话是有联系的,此处的“知”是为“不仕”之意。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人不知而不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