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13.1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的原始碼
←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1.jpg|缩略图|[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09174208,29434584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A%BA%E7%94%9F%E4%BC%BC%E5%B9%BB%E5%8C%96%2C%E7%BB%88%E5%BD%93%E5%BD%92%E7%A9%BA%E6%97%A0%E3%80%82 图片来源]]]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四]]》<ref>[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963142991b77.aspx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古诗文网] </ref>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2e2c68b82b03487988c2f23c0561a591&from=kg0&highlight=%E4%BA%BA%E7%94%9F%E4%BC%BC%E5%B9%BB%E5%8C%96%EF%BC%8C%E7%BB%88%E5%BD%93%E5%BD%92%E7%A9%BA%E6%97%A0 归园田居·其四 百度汉语] </ref>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后人。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赏析== [[File: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2.jpg|缩略图|左|[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A%BA%E7%94%9F%E4%BC%BC%E5%B9%BB%E5%8C%96%2C%E7%BB%88%E5%BD%93%E5%BD%92%E7%A9%BA%E6%97%A0%E3%80%82 图片来源]]]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2e16a0b9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1.html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意思 百度文库] </ref> 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 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平铺直叙,在平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平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ref>[https://www.sohu.com/a/138753664_727694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 归园田居·其四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17-05-06 21:08 搜狐网] </ref>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3 詞論;詞話]]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