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83.4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的原始碼
←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jpg|240px|缩略图|右|<big>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big>[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5813106.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656171/ 来自 豆瓣读书 的图片]]]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基本信息== 1989年10月17日至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会议通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建议世界各国尽快采取行动,保存、保护并传播民间创作这一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个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业]]、建筑术及其他艺术。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旨在奖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代表作品。代表作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定期向会员国发布已被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清单<ref>[http://www.taiwan.cn/wxzl/zggk/sjyc/200511/t20051117_212796.htm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中国台湾网,2005-11-17</ref>。这些代表作在经过严格的程序后评估产生。代表作必须符合双重标准,一方面要在[[文化]]上有特殊价值,一方面要有组织措施加以保证。 代表作必须接受监督,每两年向教科文组织报告行动规划的实施情况,如果不遵守行动规划,称号可能被撤销。 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2010年11月16日中国两项目入选非遗名录=== 11月16日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47个项目,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ref>[http://www.gov.cn/gzdt/2010-11/25/content_1753422.htm “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政府网, 2010-11-25</ref>,“京剧”两个项目获准列入名录。 ==视频== ===<center>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最古老剧种之一,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center> <center>{{#iDisplay:x3071zhtgsw|560|390|qq}}</center> <center>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竹的传承</center> <center>{{#iDisplay:q0603l0w4ee|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13 世界文化史]]
返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