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仙岩园 的原始碼
←
仙岩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仙岩园22.jpg|thumb|right| [https://dimg04.c-ctrip.com/images/100q1f000001griy6E694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137894-21229958.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仙岩园]](日语:せんがんえん)位于[[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县首府鹿儿岛市吉野町的矶地区,乃是萨摩藩藩主岛津氏的别墅和庭园,别名矶庭园((日文)いそていえん),占地面积约5公顷<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5bfce0100lauc.html 生活在海上——鹿儿岛仙岩园] </ref>。 [[中文]]名:仙岩园 外文名:せんがんえん 位 置:日本九州最南端 又 称:矶庭园 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价格:仙岩园与尚古集成馆:1000日圆;御殿与导览通券:1500日圆 官方网站:http://www.senganen.jp ==简介== 仙岩园是日本岛津家(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期]]的武将)的别邸,又称矶庭园。假山照[[樱岛]],池拟锦江湾,这里是一座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借景庭园。园内的仙鹤灯笼被认为是日本的第一个煤气灯,不仅如此还有日本尝试种植成功的第一片毛竹林和冶金炉遗迹等。 ==历史== 仙岩园建于1658年(万治元年),由统治鹿儿岛县的前身萨摩藩第19代藩主岛津光久建造的别墅庭园,之后历经历代当主的改筑,最后一次大规模改建在1884年。 岛津氏先祖是秦氏,是日本著名的外来氏族,被认为是[[秦始皇]]的后代。岛津氏自从12世纪末的镰仓时代开始就统治萨摩地区,家风尚武,代代都有明主涌现,有“岛津无昏君”之说。 1854年,幕府签订通商条约,日本关锁了200多年的国门重新开放,日本皇室与幕府将军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萨摩藩位于日本南部,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早也最大,当时第28代藩主岛津齐彬以“矶”地区为中心推进以富国强兵、振兴产业为目的的集成馆事业,涉及造船、造炮、纺织、玻璃制造、印刷、电信、医疗、福利等众多产业领域以及军事的工业化发展,同时他积极与其他藩主交流,推动“公武合体”事业。当时集成馆雇用了很多工人,使用的设备和技术都是日本最先进的,因此仙岩园一带又被称为“近代日本的发源地”,而齐彬经营集成馆的那段时期被称作“日本近代文明的黎明”。集成馆与仙岩园相邻,使此地成为岛津家族悠久历史中的重要场所。岛津齐彬去世后,萨摩藩的众多家臣继承了他的理想,成为推翻幕府统治的主力军。岛津齐彬的养女笃姬是日本史上的重要人物,为明治维新的和平过渡起到关键作用,她嫁进[[德川幕府]]前曾在仙岩园居住。日本大河剧《笃姬》曾在此取景,让仙岩园更为名声大噪。29代岛津忠义和30代岛津忠重也曾在此生活,更是仙岩园成为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庭院。 1949年(昭和24年),随着华族制度废止,改由鹿儿岛市管理,作为海滨公园向大众开放。1957年(昭和32年)被归还给岛津家族,目前由岛津兴业管理经营。1958年(昭和33年),仙岩园被指定为国之名胜。 ==中国元素== 仙岩园的视野十分开阔,它背倚苍翠的[[矶山]],前面是波光闪闪的[[锦江湾]],水之一方则是高高耸立的火山樱岛,以优美的风景和宽敞的院落著称。 虽然仙岩园在历史上的功能、作用与日本的近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很明显在这个偌大的庭园里[[中国]]的文化影子还是印刻得深深的。 据说仙岩园名字起源于中国[[江西]]龙虎山的[[仙岩]]。公元7世纪日本开始学习中国的园林艺术,并把它发扬光大,更加强调大自然的烘托作用,尽量地把人工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仙岩园在建造风格和艺术上也借鉴了中国的园林建筑技巧,虽然仙岩园内的建筑主要是日式风格,但是最被人称道的地方则是设计师大胆地采用了中国园林传统的“借景”手法,把樱岛火山成为她的依靠,而锦江湾仿佛是其池泉的一个延伸,令这座传统庭园豪气十足,使得园内风景显得无限广大,人工和自然的调和让人叹为观止。仙岩园内池塘、小桥、石灯笼等搭配有序,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既有日本庭园之美,又受中国文化影响,是日中两种文化交汇融合的见证。 庭园内建筑的所有木质部分皆为原木色,显得非常质朴。园内建筑的很多柱子上部都装饰着铜蝙蝠,这是为了掩盖柱子上的铁钉。因为蝙蝠中的“蝠”与“福”发音相同,在中国建筑和绘画作品中被作为吉祥图案使用。显然,这种风俗也传到了萨摩藩。在茶室内悬挂的“思无邪”挂轴,是藩主岛津齐彬的座右铭,它就出自《论语·为政篇》。 ===望岳楼=== 庭园内的“[[望岳楼]]”是一座在日本很少见的青瓦顶的单檐四角凉亭,据传是琉球国王赠送给萨摩藩的,具有中国建筑风格。地面的273块青砖据说是模仿阿房宫的地砖花纹烧制的,凉亭内匾额上的“望岳楼”三字模仿书圣[[王羲之]]字体,落款也写着王羲之。 庭园后半山腰的垂直巨岩上刻着“千寻岩”3个大字,合计高达11米,是1814年第27 代藩主岛津齐兴动员3900人次劳动力,花费3个月时间刻成的。在中国,摩崖刻石在风景名胜地很普遍,在日本则不多见,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曲水之庭=== 仙岩园内的“曲水之庭”是举行曲水流觞活动的地方,是第21代藩主岛津吉贵建造的,1959年经过发掘整理,是日本唯一保留了江户时代面貌的最大的曲水流觞庭园,据说是仿浙江(微博)绍兴的兰亭建造的。曲水流觞是自中国传来的三月三日上巳节的传统习俗,目前,这里每隔1年会举行一场类似中国古人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每次都吸引大批游客。 ===江南竹林=== “曲水之庭”附近是一片翠绿的竹林,被称为“江南竹林”,颇具中国江南色彩。孟宗竹在中国一般称为毛竹,借用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在日本被称为孟宗竹。1736年,岛津吉贵从琉球国索取了两株,种在仙岩园内,此后推广到日本全国。每年三月三,日本女儿节的时候,花季的女孩们会盛装聚集在竹林边,相互诉说心事。 ===因景造园=== 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园林所推崇的“因景造园”的理念也在这里有了完美的体现。在仙岩园的各个建筑空间,随意推开一扇门窗,隔海相望的樱岛都赫然在目,成了偌大的庭院实景山水的一部分。如果说樱岛是仙岩园这座巨大盆景中的“山”,那一汪碧水的鹿儿岛湾则顺理成章地成了盆景中水的部分,“因景造园”的理念在主人的巧妙布局下,完成了现实版。 ==历史古迹== 仙岩园里也保留了好些历史古迹,包括有当年齐彬用于铸造钢铁用的熔炉遗迹,有石鹤灯笼,是齐彬翻译外国资料自己模仿而成的、日本最早的煤气灯,要不是齐彬早死,鹿儿岛出现煤气街灯的时间要比横滨、东京更早,历史将会改写。还有齐彬接见硫球国使者的望岳楼,还有岛津家第29代忠义建成的水坝发电所遗迹。还有供奉猫神的地方――岛津第17代义弘担任文禄、庆长官职时,带去了7只猫儿,因为他相信根据猫眼瞳孔的开合可以推测时间。这里供奉后来生还的2只猫猫。所以,旁边还有间猫屋,专门销售关于猫的纪念品小玩意。 与其把仙岩园看作一个历史要地,倒不如把她看作一个实实在在的庭园更恰当。公元7世纪日本开始学习中国的园林艺术,并把之发扬光大,更加强调大自然的烘托作用,尽量地把人工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仙岩园,有近5万平方米的面积,不知当年是要建造一座别墅,只不过把园林作为其一部分呢,还是把只占极其少部分的住宅镶嵌进这个大园林里,结果应该是后者。 ==旅游信息== ===日文名=== 仙巌园 ===休息日=== 无休息日 ===中文地址=== 吉野町9700-1 ===日文地址=== 鹿児岛県鹿児岛市吉野町9700-1 ===开馆时间=== 上午8点30分至下午5点30分(但11月1日至3月15日期间于下午5点20分关闭)。 ===停车场=== 可停大型巴士50辆/一天1,000日元、轿车500辆/一天300日元。 ===交通=== 自行开车: 由JR鹿儿岛中央站→乘坐Kagosima City View30分,巴士站:仙岩园前下车,徒步即到:20分钟车程。 由鹿儿岛机场(经国道10号始良交流道):40分钟车程。 由樱岛渡轮栈桥:10分钟车程。 ===日文交通=== JR鹿児岛中央駅→カゴシマシティビューで30分、バス停:仙巌园前下车、徒歩すぐ ===巴士=== 鹿儿岛市内循回观光巴士((日文)カゴシマシティビュー):仙岩园前站下车。 民营巴士(3家):仙岩园前站下车。 ==视频== 仙岩园的地转天旋 {{#iDisplay:v05164k0fx3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718 世界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仙岩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