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8.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的原始碼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jpeg|有框|右|<big>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big>[http://dangshi.people.com.cn/NMediaFile/2019/0704/MAIN201907040943000289536435122.jpg 原图链接][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9/0814/c427898-31295120.html 来自 人民网 的图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而设立的遗址型专门史[[博物馆]]。馆址位于南京城西南江东门,是当年日军大屠杀的一处主要地点和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于1985年落成开放,经过1995年、2005年两次扩建,现占地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9800平方米,包括展览集会、遗址悼念、和平公园和馆藏交流等4个区域,其中展览陈列包括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和史料陈列三部分。该馆收集了10000多份历史资料和[[文物]],是国家一级博物馆<ref>[http://www.dazijia.com/zuji/34596.html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自驾,2019-6-8</ref>、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建设经过== 大型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局部)。残破的城门、遇难者被砍下的头颅、被活埋的手臂、残缺的日本军刀,表达残破、死亡的[[视觉]]形象。 1982年,日本文部省审订通过的历史教科书将“侵略中国”的记述改为“进入”。日本在教科书事件里美化其侵略[[历史]]的行为激起了南京人民的义愤,1983年底,南京市人民政府经[[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筹建本纪念馆,设立了“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领导小组,由当时的南京市市长张耀华任组长。1985年2月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到南京视察,题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邓小平的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纪念馆的建设,工程随即于2月20日(正月初一)动工,当年8月15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当天建成开放,同时南京市还在17处大屠杀遗址设立纪念碑。纪念馆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设计,以“生与死”、“痛与恨”为主题,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成史料陈列厅、电影放映厅、遗骨陈列室及藏品库等,被评为“中国80年代十大优秀[[建筑设计]]”之一。广场[[浮雕]]由[[南京艺术学院]]钱大泾设计。 1995年,纪念馆开始二期工程建设,1997年12月12日竣工。工程新建了悼念广场、大型雕塑“古城的灾难”、刻有南京大屠杀发生时间的十字形标志碑、遇难同胞名单墙、纪念馆大门“残破的城门”和贵宾接待室,同时对展览设施和陈列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充实。工程仍由齐康设计,青铜雕塑由吴显林[[设计]]。为保障工程建设,南京发起了“人人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工程捐一元钱”的募捐活动,100多万南京市民共捐款160多万元人民币,募捐在[[香港]]也引起很大反响。 2005年12月13日,纪念馆的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奠基,2006年6月26日起闭馆扩建,2007年12月13日竣工,总投资4.77亿元[[人民币]],建设工程获得民间捐款450万元人民币。扩建工程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主持设计,建筑构思展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扩建工程自老馆向东新建了新馆,向西增设祭场、冥思厅及和平公园等,还拆除了原馆围墙、调整了警世钟的位置,扩大了悼念广场,改造了老馆,并对“万人坑遗址”进行隔水保护。扩建后,纪念馆占地面积由2.2公顷扩大到7.4公项,总建筑面积扩大到22500平方米<ref>[http://news.sina.com.cn/c/2005-12-13/18517698310s.shtml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奠基 ],新浪,2005-12-13</ref>。 ==视频== ===<center>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段历史一定要铭记</center> <center>{{#iDisplay:o0355jz5vyt|560|390|qq}}</center> <center>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人民日报)</center> <center>{{#iDisplay:u0518kee6h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