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53.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俭 的原始碼
←
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61228/0505544e28fa4c9e85ab289c6d2e0b0c_th.jpe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122788345_35128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俭'''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ref>[https://www.sohu.com/a/576642268_12114518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ref>》(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ref>[https://www.sohu.com/a/500696857_121089534?_trans_=000019_wzwza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f>,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俭朴,古人倡导的一种美德。在不同学派的思想中,“俭”的含义会有所区别。在儒家看来,“俭”是对奢侈浪费的克服。儒家认为,行礼、行事应避免奢侈。奢侈会带来对物质财富的浪费,同时也会使人们竞逐于物质的富足,从而丧失行礼、行事的初衷与本质。在道家看来,“俭”特指统治者的俭朴。统治者不应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而耗费民财,应以俭朴的行事避免对百姓生活的干扰。 引例1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林放请教礼的根本。孔子说:“你问的是个重大的问题!礼,与其奢侈操办,宁可节俭而行。丧礼,与其仪节周备,宁可哀戚过度。”) 引例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六十七章》) (我有三种宝物,持有并保全它。第一种是慈爱,第二种是俭朴,第三种是不敢做天下人都没有做的事。)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