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41.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倪元璐 的原始碼
←
倪元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NYlu.jpg|缩略图|right|300px| [http://s13.sinaimg.cn/middle/0066Th3tzy7c5K1BkQc5c&690 原圖鏈結][http://photo.blog.sina.com.cn/photo/5598628611/0066Th3tzy7c5K1KHcocc#pic 来自呢图网图片]]]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倪元璐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圖片大小 = | 圖片說明 = [[安徽省博物館]]藏倪元璐像 | 最高職務 = 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 國家 = 大明 | 爵位 = | 籍貫 = [[浙江]][[上虞縣]] | 族裔 = 漢族 | 字號 = 字玉汝,號鴻寶 | 諡號 = 文正([[南明]])、文貞([[清]]) | 出生日期 =明[[萬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1594年1月7日) | 出生地點 = [[浙江]][[上虞縣]] | 逝世日期 =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 | 逝世地點 = [[北京|京師]]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天啓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出身 | 經歷 = | 著作 = *《倪文貞集》 }} '''倪元璐'''({{bd|1594年|1月7日|1644年4月25日|catIdx=N倪}}),[[表字|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明朝]]政治人物、[[書法家]],[[進士]]出身。與[[黃道周]]、[[王鐸]]並稱「明末書壇三株樹」,又與[[王鐸]]、[[傅山]]、[[黃道周]]、[[張瑞圖]]合稱「晚明五大家」。 ==人物生平== 明萬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生浙江上虞(今紹興市上虞區)。[[天啟 (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授[[庶吉士]],任[[編修]]。<ref>《[[明季北略]]》(卷4):“倪元璐,字鸿宝,上虞人。天启二年壬戌进士,授庶吉士。思宗文为翰林编修。”</ref>[[崇禎]]時,元璐請求毀去《[[三朝要典]]》,逐[[來宗道]]、[[楊景辰]]等[[閹黨]]。历迁[[南京]][[國子監]][[司業]]、[[右中允]]。[[崇禎]]四年(1631年)进[[右谕德]],充[[日讲官]],进[[右庶子]]。[[崇禎]]八年(1635年)迁[[國子監祭酒]]。後被[[溫體仁]]嫉妒,因而去官闲住。[[崇禎]]十五年(1642年)重新啟用為[[兵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次年至[[京師|京]],面陳制敌机宜。五月,破格提拔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仍充任[[日讲官]]。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陷[[京師]],先生[[自縊]]殉國。[[南明]][[弘光]]朝時,追贈[[少保]]、[[吏部尚書]],[[諡]]'''文正'''。<ref>《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ref>[[清朝]]賜[[諡]]'''文貞'''。 ==家族简介== 其父倪冻,历知[[抚州]]、[[淮安]]、[[荆州]]、[[琼州]]四[[府 (行政區劃)|府]]。 從兄[[倪元珙]],[[表字|字]]'''賦汝''',[[號]]'''三蘭''',與元璐舉同榜[[進士]],官至[[廣西]]道[[監察御史]]。 ==人物著作== 元璐善[[書法]],學[[顏真卿]]、[[王羲之]]、[[王獻之]]。[[秦祖永]]《桐阴论画》中说:“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著作收入《倪文貞集》。 ==书法渊源== 在学书的道路上,倪元璐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以雄深高浑见魄力,书风奇伟。黄道周曾在《书秦华玉镌诸楷法后》云:“同年中倪鸿宝笔法探古,遂能兼撮子瞻、逸少之长,如剑客龙天,时成花女,要非时妆所貌,过数十年亦与王苏并宝当世但恐鄙屑不为之耳。”正如黄道周所言倪元璐在植根传统的同时,又在竭力寻求变化,其学古人,灵活变通,学到举一反三。其受益苏字,便能将苏字的扁平结字特征,反其道地化为偏长狭瘦的自家构字法则;学王字,却能把王氏书中居多的方笔,变成自己腕下能随机生发的圆笔;晚年用力颜(真卿)字,去其“屋漏痕”意,书风渐趋浑沉,又能将揉、擦、飞白、渴笔等技法引入其中,借以丰富作品内涵。并以奇险多变的结体,聚散开合随机应变,再以字距极密、行距极宽的章法布白,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图像。其行草立轴代表作有《冒雨行乐陵道诗轴》、《赠乐山五律诗轴》等。同时代王季重(即王思任)曾戏评倪书如“刺菱翻筋斗”,言其棱峭和动感,不过评论最准确的还是曾从黄道周学书的倪元璐之子、清人倪后瞻更为准确。他说:“倪鸿宝书,一笔不肯学古人,只欲自出新意,锋棱四露,仄逼复叠,见者惊叫奇绝。方之历代书家,真天开丛蚕一线矣。” ==笔风评价== 倪元璐的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书法风格的形成,除了他善于从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等古人的经典中得到滋养,更在于他的“新理异态”使其能自出新意。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在古代书法的品评中,用 “异态”二字称誉,所见只有宋代的苏东坡称张旭的草书“异态生动,号称神逸”,明代的项穆评颜真卿的书法:“独其《[[自叙一帖]]》,粗鲁诡异,且过郁浊,酷非平日异态”。康氏所说的“新”与“异”,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于一般的明人书法;二是不同于一般的帖学书法,这二者对于倪书来说是统一的。倪元璐书法有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又有涩劲朴茂的风貌,其源出于帖学书法,又含有碑学特别是六朝碑学的特点。既以风骨凌厉,“异态”高古,清劲奇趣,格调旷达的特点,展现出明代气势豪迈、奔放的书风,行书流利犹如“凌鱼奋尾,骇龙反拘”,体现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但又以其不求表面点书之精,这就超越了明代书法的一般风格,能惟求气势之盛,集形、意、气为一体,依意而生、率真天成,把明代的书风推向情与美相结合的道路,从而能达“通神”的极高境界。此其一。其二:细度他的墨迹,结字多抬高右角,竭尽倾斜交错,危绝救应之势。如果说倪元璐的这幅书法很讲究造型的话,还不如说他更善于用笔,他在用笔上直落直收,斩钉截铁,笔画恣意,给人以刚劲畅达之感,其墨浓而厚笔画重而沉,方整中见婉遒,可窥篆、隶之意趣。加上笔画字型的粗细大小变化,墨色浓湿干枯交替,却又出现险劲中寓古雅的韵律。这就超越了他源出的帖学、碑学书法,将所学融入自己的创造,使之“下笔磊落无俗气”,难怪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正像清代的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说的“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对清末民国初年的书风有过一定的影响。 == 视频 == 倪元璐《松石图》 {{#ev:youku|XMzE5MjI0OTk3Ng|640|center}} ==参考文献==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倪元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