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16.14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倪希昶 的原始碼
←
倪希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姓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倪希昶'''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別名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炳煌'''、'''梅癡'''、'''巢睫居士'''、'''福地逸叟'''、'''梅癡居士'''、'''可人'''、'''帶經堂氏'''、'''慰民'''、'''肖迂'''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出生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875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死亡年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1951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官宦經歷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高砂パック》漢文主筆 《南方公論》漢文主筆 《臺政新報》漢文主筆 《新高新報》漢文主筆 《南海時報》漢文主筆 《國語時報》漢文主筆 《新臺灣》漢文部編輯主任 臺北辯護士會附屬通事會會長 臺北南署保甲協會副會長 臺北聖廟董事 臺北市教化委員 臺北市信用合作社理事 |-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編著作品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百勿吟集》 《巢睫居詩文集》 《瀛洲風義錄》 《東北京畿遊記》 《時事百感吟》 《古稀百感吟》 |} </div> '''倪希昶'''(1875~1951),字'''炳煌''',號'''梅癡'''<ref>倪希昶又號巢睫居士、福地逸叟。別署可人、帶經堂氏、慰民、肖迂。 </ref>。淡水縣[[艋舺]]北皮寮(臺北市萬華區)人。 ==生平== 少時讀書,獨具別才,詩、詞、歌、賦無不善。工八分,楷體尤精麗。酷愛梅花,自號'''梅癡居士''';書齋題名曰'''巢睫居''',故號'''巢睫居士''';因久居臺北福地街(臺北市廣州街),又號'''福地逸叟'''。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次大戰]]間營別墅於鷺洲,名曰'''肖迂廬'''。[[明治]]二十九年(1896),卒業於臺北國語傳習所<ref>見《臺灣日日新報》,「各直轄學校?近?:臺北國語傳習所」,1896年12月25日,第三版。 </ref>。歷任《高砂パック》<ref>《高砂パック》月刊於大正五年(1916)一月創刊,大正十一年(1922)改題《臺政新報》,大正十三年(1924)改題《新高新報》。</ref>、《南方公論》、《臺政新報》、《新高新報》、《南海時報》、《國語時報》等各社漢文主筆,並任《新臺灣》漢文部編輯主任,前後三十餘年活躍於新聞界。曾任臺北辯護士會附屬通事會會長、臺北南署保甲協會副會長、臺北聖廟董事、臺北市教化委員、信用合作社理事等職。 ==著作== 性溫厚,喜交游。積極參與詩社活動,明治四十二年(1909)「[[瀛社]]」成立,為創設社員,大正十一年(1922)與顏笏山倡設「高山文社」,受推為社長。《[[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編輯謂其詩「清華朗潤,嫻雅輕圓」<ref>見《臺灣日日新報》,「詞林」欄,1907年4月7日,第一版。</ref>。著有《百勿吟集》行世,《巢睫居詩文集》、《瀛洲風義錄》、《東北京畿遊記》、《時事百感吟》、《古稀百感吟》等均未刊。<ref>提要主要參考:李根生《百勿吟集.後序》(高山文社,1948年)、林正三、許惠玟編《臺灣瀛社詩學會會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10月)、詹雅能〈倪炳煌〉,《臺灣文學辭典》試用版,http://xdcm.nmtl.gov.tw:8090/ug-9.jsp?xsd_name=entry&handle=1979。</ref>以下詩作輯錄自《臺灣日日新報》、《新臺灣》、《[[風月報]]》、《興南新聞》、《[[詩報]]》、[[倪炳煌]]《百勿吟集》與〈倪炳煌手書詩稿〉<ref>《百勿吟集》於1948年刊行,國家圖書館、臺灣圖書館藏有線裝本。〈倪炳煌手書詩稿〉藏於臺灣圖書館,為單張手稿,未裝訂成冊,約有一百八十餘葉。</ref>等報刊詩集,依發表或寫作時間排序,時間未詳者置於末。 ==[[七言古詩]]== 霧社紀行吟八首選四<br> 半關事業半尋幽<ref>尋幽:尋幽訪勝,尋找探求景色清雅的地方。</ref>,破曉輕裝事遠遊。世味欲嘗須耐苦,苦中可有樂來不。眼界增新事不嫌<ref>不嫌:不介意、不嫌棄。</ref>,安危何用乞龜占<ref>乞龜占:乞,懇切的祈求。用龜甲、蓍草、銅錢、牙牌等推斷吉凶禍福。</ref>。謹防意外多生變,刻刻關心自戒嚴<ref> 戒嚴:在戰時或非常時期,所採取的軍事管制措施。此指自我警戒。</ref>。(其一) 滔滔濁水<ref>滔滔濁水:水勢盛大渾濁的溪水。此指烏溪上游非指濁水溪。</ref>繞山窩,翻浪聲中起雪波。如墨溪流如許遠<ref> 如許遠:如此、這樣的遙遠。</ref>,泉源似出自天河。草鞋踏遍草鞋墩<ref>草鞋墩:草屯舊名草鞋墩,在清朝年間全屬農業社會,也是臺中、彰化至埔里商旅往來的中途站。</ref>,隨處鴻泥印爪痕<ref> 鴻泥印爪痕:用典飛鴻雪爪,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ref>。只道成村當日事,爽文<ref>爽文:林爽文,人名。(?-1788)清臺灣人。乾隆時倡天地會,起事於臺灣,旋為清軍所平。</ref>雄銳氣猶存。(其二) 猿峒坑<ref>猿峒坑:猴洞坑,猴洞坑是南投縣內少數擁有豐富自然原始生態的社區之一,猴洞坑早期溪流深潭,天然岩壁,貝類化石,大橫屏山陵線及廣大森林最具特色。猴洞坑西起大橫屏山,東南臨北港溪,東西寬約2.8公里,南北長約3公里,全區大部分位在國姓鄉大旗村,小部分位在乾溝村。</ref>前景色幽,港分南北此分流<ref>港分南北此分流:今南投縣國姓鄉猴洞坑附近,南北港溪在此交會後各自分流而上。</ref>。有情水似難離別,幾度迴灣幾轉頭。東山筆架<ref>筆架:本是擱筆的用具,此描述山形。</ref>印山西,夾水淤泥一色齊。曳筏<ref>曳筏:以竹、木或塑膠筒等材料併排編成,用來渡河或航行的簡易交通工具。</ref>人夫俱露體,聲稱難渡此鳥溪。(其三) 幽閒秀嶺號仙人<ref>仙人:概指今仙人岩大峭壁,在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境內。</ref>,眞箇仙居不染塵。祇有猿聲來遠近,和他時鳥語頻頻。雲煙半鎖大尖山<ref>大尖山:此處所指並非山名,為作者所見高聳尖拔之山形。</ref>,山上巍巍露翠顏。遙認青松千萬樹,不知天上與人間<ref> 不知天上與人間:天上和人間,本比喻二者境遇不同,相差甚遠。此處用以比喻地景優美。</ref>。(其四)<br><br> 【題解】<br> 本組詩為七言古詩,載於《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4月26日的「詞林」,〈霧社紀行吟〉計有八首。霧社海拔1148公尺,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終年氣候涼爽,清朝稱其為「致霧社」,山巒疊起,時有山嵐霧氣,故得名。霧社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有[[泰雅族]]與[[布農族]]。泰雅族屬於賽德克亞族的有[[霧社群]]、[[道澤群]]、[[土魯油族]];屬於賽考列克亞族的有[[白狗群]]、[[馬力巴群]]、[[眉原群]];屬於澤敖利亞族的有[[萬大群]]。當時隸屬臺中州能高郡,在[[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便以[[櫻花]]之美馳名。南投境內四周高峰重疊,青山翠谷,景色優美秀麗。本組詩作除第一首書寫作者這次行旅的警惕自己的心情之外,按內容倪希昶乃由草屯(草鞋墩)入山至霧社。[[霧社]]雖是目的地,但所選注作品乃作者述其沿途所見烏溪上游南港溪與北港溪間山光水色,及經仙人嶺所見所聞。<br><br> 【延伸閱讀】<br> 1. [[楊爾材]]〈霧社事變歌〉,《近樗吟草》。 2. [[陳肇興]]〈三月十六日奉憲命往南北投聯莊遇亂避居牛牯嶺即事述懷,四首〉,《全臺詩》第玖冊。 3. [[吳德功]]〈行埔里社珠嶼路上〉,《全臺詩》第拾冊。 ==[[七言絕句]]== 曹公圳<br> 平疇灌溉水流通,偉績開圳讚禹功<ref>偉績開圳讚禹功:指曹謹開鑿圳道引水灌溉的功績,如同古時候整治黃河水患的夏禹一般偉大。 </ref>。 血食鳳山長不替<ref>血食鳳山長不替:血食,音ㄒㄩㄝ ˋ ㄕ ˊ,指受享祭品。鳳山縣人因感念曹公的恩德,故立祠永享祭奉。 </ref>,只今人競頌曹公<ref> 曹公:指'''[[曹謹]]'''(1786-1849),原'''名瑾''',字'''懷樸''',河南河內縣人(今沁陽市)。嘉慶12 年(1807)舉人。道光17 年(1837)遷調臺灣任鳳山縣令,道光21 年(1841)升任淡水海防同知。由於勤政愛民,在興水利、防盜賊、平械鬥、辦教育等各方面政績卓著,深受人民愛戴,過世後特設立「曹公祠」以資瞻拜紀念,生平列入《清史稿.循吏傳》。</ref>。<br><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絕句,載於《臺灣日日新報》1936 年4 月24 日,第8版,為〈鯤南遊詩〉之一。曹公圳是清代高雄平原重要的灌溉水圳,由道光17 年(1837)來臺擔任鳳山縣令的[[曹謹]]見高雄平原多看天田,農民深受水旱不調之苦,故尋察水源由九曲堂引高屏溪水灌溉,共築圳道4 萬360 丈,由東往西遍布高雄平原,可灌溉田地約31,500 畝(約2230 公頃),每年可增收早稻約156,600 石。水圳費時一年完工,當時臺灣知府[[熊一本]]親自前往勘察,為嘉勉曹謹之功,故名之曰「曹公圳」。<br><br> 【延伸閱讀】<br> 1. [[劉家謀]]〈曹公圳〉,《全臺詩》第伍冊。 2. [[林豪]]〈詠臺陽古蹟十二首之七:曹公圳〉,《臺灣詩鈔》。 3. [[謝苹香]]〈鳳山縣竹枝詞之一:新陂水與舊陂通〉,《鳳山縣采訪冊》。 <br><br> ==註釋== {{Reflist}} ==參考資料==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12&pid=1292 愛詩網] *[https://blog.xuite.net/chswu8558/20180806/585119225-%E8%BD%89%E8%BC%89_%E3%80%88%E7%99%BE%E5%8B%BF%E5%90%9F%E9%9B%86%E3%80%89%E5%80%AA%E5%B8%8C%E6%98%B6 〈百勿吟集〉倪希昶] *[http://xdcm.nmtl.gov.tw/twp/TWPAPP/ShowAuthorInfo.aspx?AID=1116 智慧型全台詩知識庫] *[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f5/eb.html 倪希昶] *[http://blog.udn.com/ctchuang/5564701 倪希昶(1875-1951)〈霧社紀行吟(八首選四)〉詩之「只道成村當日事」] [[Category:台灣人]] [[Category:詩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倪希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