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67.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假寐 的原始碼
←
假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假寐</big>''' |- |<center><img src=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0d54644ff215cc3.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5%81%87%e5%af%90&lmsid=c063410ab28a1077&lm_extend=ctype:3 来自 360娱乐网 的图片]</small> |} '''<big>假寐<big>''' 读音为jiǎ mèi,汉语词语,意思是[[打盹]]儿,[[打瞌睡]];不脱衣服小睡一下。出自《左传》:(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假寐 <ref>[https://www.zdic.net/hans/%E5%81%87%E5%AF%90 假寐的解释|假寐的意思]</ref> 拼音 jiǎ mèi 解释 打盹儿,打瞌睡 出处 《左传》 ==释义== 《左传》宣公二年有"(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的句子,王力的《古代汉语》及洪成玉的《古汉语教程》(中华书局)均将"假寐"释为"不脱衣服睡觉"。 假寐者"不解衣冠",当属事实,但"不解衣冠"只是语境提示的,不是"假寐"的词义成分,与"假寐"的时段短暂有关。如《左传》例前文有"盛服将朝";唐王维《裴仆射齐州遗爱碑》"公急人之虞,分帝之忧,御衣假寐,对案辍食"中,"假寐"前有"御衣"。 "假寐"是否一定入睡,需具体而论。 有时确指入睡,这一用法从六朝到现代都有例证。如《高僧传》卷一三释僧护:"咸危惧假寐,忽梦见三道人来告云……"又如《大唐西域记》卷三乌仗那国十:"迷不知路,假寐树阴……释种惊寤。"再如《水浒传》九八回:"琼英一夕偶尔伏几假寐……猛然惊觉……似梦非梦。"郁达夫《灯蛾埋葬之夜》:"若周围保住了绝对的安静,什么声响,什么行动都没有的时候,那在假寐的一刻中,十几年间的事情,就会很明细的,很快的,在一瞬间展开来。"这些"假寐"或与"梦"有关,或与"觉醒"类词语搭配。明代李渔说:"就常理而论之,则忙人宜睡,闲人可以不必睡。然使忙人假寐,止能睡眼,不能睡心,心不睡而眼睡,犹之未尝睡也。"(《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睡》)可见"假寐"只是"轻度的入睡"。 有时也指未睡着,如《太平广记》卷三五三邵元休:"邵枕书假寐,闻堂之西,窸窣若妇人履声,经于堂阶。……遂西入书斋,窗外微月,见一物,形状极伟。"假寐者可以"闻""见",说明并未睡着。 有时"假寐"只是强调一种休息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是佯装出来的,如《大唐新语》卷一二酷忍:"诸相皆佯假寐,唯李峤、韦巨源、杨再思遽出承制,攘袂于其间。" "假寐"常与"寝、熟寝、熟寐"相对,如《元典章·刑部》:"间有品官为事,鞫问官吏,先使本人跪于其前,问官据案假寐,或熟寝榻上,至于睡觉……" 《王力古汉语字典》说"假寐"与"睡""坐寐"义同。从用例看,假寐不限于"坐着",还有卧伏着的,如《大唐西域记》卷九:"阿难……便欲假寐。未及伏枕,遂证罗汉。"有倚立着的,如《太平广记》卷二一六管辂:"生惧图己,乃持刀门外,倚薪假寐。"《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主人罢入,生乃把刀出门,倚两薪积间,侧立假寐。"因此"坐着"也是语境提示的,不是"假寐"的词义成分。 ==用例== 1. 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一日,供毕早饭,因此时天气尚长,贾珍等连日劳倦,不免在灵旁假寐。"(《红楼梦》六十四回) 2. 袭人果然伏侍他睡下,便预备下了茶水,关好了门,进里间去照应一回,各自假寐。宝玉若有动静再为出来。(《红楼梦》一百零九回) 3.席地枕石,卧看牛女。一更向尽,恍惚欲寐。楼下有履声籍籍而上。假寐睨之,见一青衣人挑莲灯,猝见公,惊而却退。(《聊斋·狐嫁女》) 4.生不语,假寐以俟之。俄见少女以纸条拈细股……(《聊斋·小谢》) 5.范生者宿于旅,食后烛而假寐。忽一婢来,袱衣置椅上,又有镜奁揥箧,一一列案头,乃去。……范不语……(《聊斋·缢鬼》) 6.妪去,张倚壁假寐。忽有笼灯晃耀,见妪导一女郎出。(《聊斋·张鸿渐》) 7.寻至旧宿处,倚壁假寐,以待天明。(《聊斋·陈锡九》) 8.兄他出,则假寐以俟其归。(《聊斋·于去恶》) 9.少时乐倦甚,伏榻假寐。既醒,……(《聊斋·雷曹》) 只有例1、例2、例9可以确认是"已然入睡"。再看《聊斋·狼》的用例,前文说到"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所谓"目似瞑"是指"眼睛像是合上"了,后文说到"屠暴起",是指"突然迅速地站起来",不管狼是否睡着,都是一个猝不及防的动作。"方悟前狼假寐"之"假寐"是指"目似瞑,意暇甚"而言的,显然不是说狼真的睡着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显示不出"狼亦黠"了。因而将此处"假寐"理解为"暂时[[闭目休息]]",更符合文义。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假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