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08.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偏害共生 的原始碼
←
偏害共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G07/M00/2F/86/q4YBAFw1cKuAMF1DAACiymUTeKg306_s.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85%B1%E7%94%9F%E8%99%AB&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nN1Z2dlc3QiLCJzZWFyY2hfcG9zIjoyLCJzZWFyY2hfa2V5Ijoi5YWx55Sf6JmrIn0=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偏害共生'''是生态学一个名词术语。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ref>[https://cul.sohu.com/a/533909977_12023714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ref>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ref>[https://history.sohu.com/a/526292470_120080209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f>、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词解释== 偏害共生,又称偏害共栖、片害共生,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偏害共生就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不获得利益,但另一方却要做一些牺牲(却并不一定要死亡,即使个体会死亡,但被害的种族也不至于死灭)。 在偏害共生中,一种[[生物]]对另一种产生抑制、伤害[[作用]],甚至杀死对方,但本身却不从中直接得到益处或害处。一般通过生物代谢分泌,或者其他对环境的改变而实现。又可分为特异性(针对一种或几种生物)和非特异性(没有选择性)两种。 在制造泡菜、青贮饲料过程中,乳酸杆菌能产生大量乳酸导致环境的pH下降,从而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这是一种非特异性颉颃关系,因为这种抑制作用没有特定专一性,对不耐酸的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许多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能产生某种抗生素,具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别种微生物的作用,这是一种特异性颉颃关系。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链霉菌产生的制霉菌素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等。 在意大利拿波里海湾中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共生系统。那就是托马斯所写的“水母与海螺”。水母的水螅型无性繁殖体可以附着在海螺的口部附近上,吸食海螺的体液。这些寄生的无性繁殖体可以再分生新的繁殖体,脱离后逐渐长成独立生活的[[水母]]。遇到海螺的幼虫,水母就用它的触手捕捉这些幼虫,送到体腔中。但是这一只海螺的幼虫倒不会被水母消化掉,反而由水母提供食物及保护,一直到海螺成长后,才离开水母的体腔。不过在离开时,口部附近就带走了一个寄生性的水母繁殖体。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偏害共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