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1.46.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偏花黄芩 的原始碼
←
偏花黄芩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偏花黄芩.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6797978680&di=824e734f9ae01909be38b0f3f53faf92&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211%2Fe75cd51322b1436db848bc335c942ee3.jpeg 原图连接]偏花黄芩]] 偏花黄芩(学名: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为唇形科黄芩属下的一个植物种。茎直立或上升,有时具匍匐根茎,叶通常仅有3-4对,初时如莲座状排列。 * 中文学名 偏花黄芩 * 拉丁学名 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 亚 科黄芩亚科 * 属黄芩属 * 亚 属黄芩亚属 * 组顶序黄芩组 * 亚 组宽叶黄芩亚组 * 系韩信草系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偏花黄芩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有时具匍匐根茎,连花序高8-30厘米,粗1.2-2.5毫米,四棱形,被白色具节长柔毛,基部多少木质化。叶通常仅有3-4对,初时如莲座状排列,以后由于节间伸长呈交互对生,中部叶最大,坚纸质,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4.5-5.5厘米,宽3.8-4.5厘米,下部叶及近花序叶变小,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上面绿色,下面较淡,具橙色腺点,两面均被白色具节糙伏毛,尤以下面沿脉上为甚,侧脉约4对,上面不显著,下面突出,在叶缘内方网结;叶柄长1-5厘米,中部者最长,扁平,密被白色具节长柔毛。花对生,于茎顶上排列成背腹向的总状花序;总状花序长7-15厘米;花葶状,序轴被具节长柔毛,序梗长1-4.5厘米;花梗长约2毫米,有具节长柔毛;苞片小,卵圆形,向花序顶端渐窄,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全缘,无柄,被长柔毛及腺点。花萼长约2.5毫米,密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至紫蓝色,长(1.5)-1.8-2.5(3)厘米,基部成曲膝状,向上渐宽,喉部宽达6毫米,外面疏被微柔毛,内面仅下唇及冠筒中部后方被微柔毛余部无毛,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半圆形,两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细长,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倾斜,前方隆起斜上;子房柄较长或不甚明显。花柱细长,无毛。子房光滑。小坚果未详。花期3-5月。<ref>[http://www.iplant.cn/info/Scutellaria%20pekinensis 京黄芩]</ref> ==偏花黄芩生长环境== 生长于林下灌丛中或旷地上。 ==偏花黄芩分布范围== 产自[[广东]],[[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 民间用根入药,治热咳、吐血及血痢。 ==偏花黄芩的播种方法== 种子处理:京黄芩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5~6小时或室温下自来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稍晾,置于20℃左右温度下保湿催芽,待部分种子裂口出芽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京黄芩一般春播3~4月份,秋播9~10月间,在土壤水分有保障的情况下以四月中旬前后地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15℃时为宜,播种方法为散播、点播、条播三种,宜浅不宜深。 播种方法:京黄芩播种每亩用种1~2斤,种子播种后要覆盖细湿土2~2.5厘米,同时还要适时镇压和覆盖地面,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ref>[https://www.huaniaoy.com/yanghu/337657 黄芩的栽培方法 1732018-04-25]</ref> ==偏花黄芩的种植方法== 间苗定苗:黄芩在采取种子直播时,当幼苗长到4厘米高时要间去过密和瘦弱的小苗,按株距10厘米定苗,育苗地不必间苗。 中耕除草:黄芩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并结合松土向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保持疏松、无杂草,一年需要除草3~4次。 合理施肥 施肥:黄芩苗高10~15厘米时追肥1次,施用量为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6月底~7月初亩追施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行间开沟施下,覆土后浇水。 追肥:黄芩次年收获的待植株枯萎后于行间开沟每亩追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草木灰150千克,然后覆土盖平。 排水灌水:黄芩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雨季需注意排水,田间不可积水,否则易烂根,遇严重干旱时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 摘除花蕾:黄芩在抽出花序前,将花梗减掉,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根系生长,提高产量。 病虫防治 叶枯病:清洁田园,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根腐病:注意排水,实行轮作,及早拨出病株烧毁,病株处土壤用石灰消毒。 黄芩舞蛾:黄芩舞蛾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防治。<ref>[https://www.huaniaoy.com/yanghu/337657 黄芩的栽培方法 1732018-04-25]</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偏花黄芩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