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63.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偷梁换柱 的原始碼
←
偷梁换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偷梁换柱1.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2eb250102e3oe.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汉语成语,读音为 tōu liáng huàn zhù,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106730968105055&wfr=spider&for=pc 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2018年2月22日 - 学习三十六计,也许不能让我们更聪明,但能让我们更智慧!我们今天学习三十六中的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ref> 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 ==成语辨析== 【近义词】: [[借尸还魂]]、[[偷天换日]]、[[移花接木]]、[[以假乱真]] 【反义词】:[[光明磊落]]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File:偷梁换柱2.jpg|缩略图|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2eb250102e3oe.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成语用法=== 谓语、定语;指以假代真 示例 他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ref>[http://www.quanxue.cn/CT_BingFa/Ji/Ji25.html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兵法] 《三十六计》25计 【并战】偷梁换柱【原文】频更其阵, 抽其劲旅, 待其自败,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ref> ==原文释义== 频更其阵, 抽其劲旅, 待其自败,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 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叠(离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水处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济”。既,已经;济,成功。本卦初九?《象》辞:“曳其轮,义无咎也。”意为,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ref>[https://www.docin.com/p-2168776807.html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docx - 豆丁网] 2019年1月18日 - 12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篇一: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 三十六计的正确顺序 《三十六计第一计胜战计》 三十六计第一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ref> [[File:偷梁换柱3.jpg|缩略图|[http://www.sohu.com/404.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古人按语说: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 这则按语,主要是从军事部署的角度讲的。古代作战,双方要摆开阵式。列阵都要按东、西、南、北方位部署。阵中有“天横”,首尾相对,是阵的大梁;“地轴”在阵中央,是阵的支枕。梁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队的地方。因此,观察敌阵,就能发现敌军的主力的位置。如果与友军联合作战,应设法多次变动友军的阵容,暗中更换它的主力,派自己的部队去代替它的梁柱,这样一定使它的阵地无法由它自己控制,这时,立即吞并友军的部队。这是吞并这一股敌人再去攻击另一股敌人的首要战 略。<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ff67715000.aspx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第二十五计)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未知作者的偷梁换柱(第二十五计)原文及翻译: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 ①...</ref> 以上的这段按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军阀割据,所谓“友军”,不过只是暂时的联合而已,所以“兼并盟友”是常事。 不过,从军事谋略上去理解本计,重点也可以放在对敌军“频更共阵”上。也就是多次佯攻,促使敌人变换阵容,然后伺机攻其弱点。这种调动敌人的谋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 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乘、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 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友军作战不利,借机兼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用。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ref>邹浚智.”从军事到治安—三十六计".台湾:警大通识中心,2015,2</ref> [[File:偷梁换柱4.jpg|缩略图|左|[http://www.sohu.com/a/118834561_488122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典故== ===赵高换诏=== [[秦始皇]]称帝,自以为江山一统,是子孙万代的家业了。但是,他自以为身体还不错,一直没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宫庭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集团,—个是幼子[[胡亥]]、[[赵高]]集团。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秦始皇本意欲立扶苏为太子,为了锻炼他,派他到著名将领蒙恬驻守的北线为监军。幼子胡亥,早被娇宠坏了,在宦官赵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乐。 偷梁换柱之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秘诏,立扶苏为太子。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秘诏,等待时机。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ref>曾春侨等.《如何实践三十六计》.台湾:秀威,2016年</ref> [[File:偷梁换柱9.jpg|缩略图|[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448_51864819.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吕后杀韩信=== [[吕后]]杀[[韩信]],历史众说纷纭。历史上的是非功过,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这里并不想作什么评价,仅用此例,再次说明“偷梁换柱”的计谋,在历史上也往往发挥政治权术作用。 楚汉相争,以[[刘邦]]大胜,建立汉朝为结局。这时,各异姓王拥兵自重,是对刘氏天下潜在的威胁。翦灭异姓诸王,是刘邦日夜考虑的大事。异姓诸王中,韩信势力最大。刘邦借口韩信袒护一叛将为由,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调到京城居住,实际上有点“软禁”的味道。韩信功高盖世,忠于刘邦。当年楚汉相争,战斗激烈之时,谋士[[蒯彻]]曾建议韩信与刘邦分手,使天下三分。韩信拒绝了蒯彻的建议,辅佐刘邦夺得天下。而今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心中怨恨至极。 公元前200年, 刘邦派[[陈烯]]为代相,统率边兵,对付匈奴。韩信私下里会见陈烯,以自己的遭遇为例,警告陈烯,你虽然拥有重兵,但并不安全,刘邦不会一直信任你,不如乘此机会,带兵反汉,我在京城里接应你。两个人秘密地商量好,决定伺机起事。 [[File:偷梁换柱6.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error.html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公元前197年, 陈烯在代郡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领兵亲自声讨陈烯。韩信与陈烯约定,起事后他在京城诈称奉刘邦密诏,袭击[[吕后]]及太子,两面夹击刘邦。 可是,韩信的计谋被吕后得知。吕后与丞相[[陈平]]设下一计,对付韩信。吕后派人在京城散布:陈烯已死,皇上得胜,即将凯旋。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又没有见到陈烯派人来联系,心中甚为恐慌。一日,丞相陈平亲自到韩信家中,谎称陈烯已死,叛乱已定,皇上已班师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庆贺,请韩信立即进宫。韩信本来心虚,只得与陈平同车进宫。结果被吕后逮捕,囚系在[[长乐宫]]之钟室。 半夜时分,韩信被杀。后世称“未央官斩韩信”。盖世英名的韩信至死也不知道,陈烯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谎言。陈烯叛乱,是在韩信死了两年之后才平定的。 ===小秤变大秤===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粮店的朱老板打算把秤调小,以提高利润,他让小儿子把制秤的王师傅请来,摆了一桌酒席,酒过三巡后,王师傅问朱老板打算制作什么秤,朱老板说:“十五两一斤的称,这是定金。” [[File:偷梁换柱7.jpg|缩略图|左|[https://www.997788.com/s102/82789/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 说着把沉甸甸的五十两银子递了过去,王师傅勉强的答应了,当时的计量单位为十六两一斤,朱老板的小儿子并不同意这样做,他认为:这样只能骗一时,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察觉出来,不会再来买粮食,粮店也就黄了。 但他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当朱老板让他送王师傅时,出了二门后,他悄悄地对王师傅说:“我父亲刚才说错了,其实想让您做十七两一斤的秤。”说着把一块足有七十两的银子递了过去,并对王师傅说:“给你添麻烦了,请您笑纳。”王师傅愣了一下,接过银子,告辞走了。 三天后,朱老板的小儿子取回了秤并用在柜台上。又过了一个月,朱老板上店里看生意时,一个小伙计对他说:“老板真是有福,隔好几条街的人都上咱这买粮食。”朱老板一听,心里特别高兴,但没有细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 一晃到了年底,盘帐时比往年多赚了五千多两银子,当朱老板神秘地把因为秤上少一两才赚这么多钱的秘密告诉家人时,他的小儿子突然跪下了,在场的每个人都是一楞,朱老板的夫人忙说:“孩子这是怎么了,快起来。”小儿子没有动,只是磕头请求父亲原谅,当朱老板问什么事时,小儿子把让王师傅改秤的事说了一遍。 朱老板听后大吃一惊,让大儿子把秤取来,验证果然是多一两。第二天,朱老板对全家人宣布,小儿子升为店里的掌柜,负责店里的经营。 [[File:偷梁换柱8.jpg|缩略图|[http://www.sohu.com/a/118834561_488122 原图链接]偷梁换柱图册]] ==三十六计出处== 简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来源 《偷梁换柱》选自《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中,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视频== {{#iDisplay:qq.com/x/page/o0535pjqzwr |640|380|qq}}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Category:290 術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偷梁换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