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8.17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元大都 的原始碼
←
元大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意即“[[可汗]]之城”),自[[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至元 (忽必烈)|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1368年9月14日),为[[元朝]][[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至[[长安街]]一线,东西至[[北京二环路]]一线。 ==历史== ===营建===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到1215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1217年,太师、国王[[木华黎]]改中都为[[燕京]]。 自1260年[[忽必烈]]即位以来,因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各汗国纷纷自立,[[蒙古帝国]]实际上已分裂,演变成为忽必烈的[[元朝]](大元帝国)以及位于其西部的[[蒙古四大汗国|四大汗国]],忽必烈仅获得其中的[[伊儿汗国]]的承认,直到1303年[[元成宗]]在位时,西北四大汗国才名义上重新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 其中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蒙古国]]([[外蒙古]])本土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等地。忽必烈[[登基]]之后,以[[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境)为[[帝都]]。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对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忽必烈在1264年解决了与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后,决定[[迁都]]至[[燕京]]地区。 燕京地区当时尚有金中都故城,然而此城历经[[金朝]]末年的战争,自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其城内宫殿多被拆毁或焚毁,而且其城市供水来源——[[莲花河]]水系已经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诏升开平府为[[元上都|上都]](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1264年9月5日,忽必烈发布《建国都诏》<ref>根据元英宗时期出版的官修政书《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为《元典章》,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元刊本之影印本)卷一《诏令卷之一》记载,忽必烈改燕京为中都的诏书的名字是《建国都诏》,其内容如下:“中书省奏:开平府阙廷所在,加号上都外,燕京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淮奏,可称中都路,其府号大兴。布告中外,咸使闻知。”</ref>,改[[燕京]](今[[北京市]])为[[元中都|中都]],定为[[陪都]],两都制正式形成。 1267年2月25日,元世祖忽必烈由[[上都]]迁都到位于[[中原]]的[[元中都|中都]]<ref>根据《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记载: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ref>,定中都为首都,将[[上都]]作为陪都。 1267年[[忽必烈]]迁都中都后,乃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北海公园|大宁宫]]内。<ref>《元史·世祖纪》即[[隋代]]临朔宫宫城和北苑</ref>并于1267年在中都的东北部,以大宁宫所在的琼华岛(金朝琼林苑),为中心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规划兴建工作。[[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ref>《元史·刘秉忠传》</ref>[[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ref>《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马合马沙碑记也黑迭儿事迹》</ref> [[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郊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 1272年3月28日,忽必烈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并建中书省署在此。元大都和南城(金中都旧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新城营建以后, 命旧城之人徒居新城之中<ref>《马可波罗行纪》……汗八里此言“君主城”也。大汗曾闻星者言,此城将来必背国谋叛,因是于旧城之旁,建筑此汗八里城。中间仅隔一水,新城营建以后,命旧城之人徒居新城之中。</ref>。 [[至元 (忽必烈)|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宫阙告成,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宫正殿[[大明殿]]举行朝会,接受皇太子、诸王、百官以及[[高丽]]国王[[王禃]]所派使节的朝贺。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至元二十二年,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ref>《元史·世祖纪》</ref> 从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1294年),有四十至五十万居民自旧城(金中都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此后元代各帝陆续又有添建,如[[北京孔庙|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但对元大都总体布局没有变动。<ref>清朝钦定《日下旧闻考》引《析津志》</ref> ===废弃和改建===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夏,[[朱元璋]]遣将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七月抵达通州,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元惠宗]]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前往[[元上都]]避难。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由此入城。明朝[[洪武]]元年八月十四日(1368年9月26日),[[明太祖]]将大都改名为北平。 由于至正年间饥荒与黑死病等瘟疫为害,元大都故城居民稀少,明军入城时,居民仅剩万馀人,山西元军由[[王保保]]率军反扑大都而来,为避免至正十七年,宋军[[刘福通]]攻克大都一带,又复为元军夺回,徐达、常遇春等人留下三万馀将士,即开往山西迎战,硕大一个城,军民不到五万,再由于元大都故城北居民稀少、地势空旷,在防守时城上军人无可依托,因此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城中偏北部增建一道土垣,将城垣变为“日”字形布局,使北段城墙靠近居民密集区,战时守城士兵可以从容筹画衣食。由于新筑城墙西端正值河床,因此自今德胜门以西处向西南倾斜,造成明清北京城池西北缺角的格局。[[洪武]]四年(1371年)将此段新城墙以北的元大都城垣废弃,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以及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和肃清门也一并废弃。这四门的城楼,以及被划在城外的官署、住宅尽被拆除。<ref>1960年代拆除北京城墙时,曾在安定门后英房胡同附近城墙墙体下发现元代大型住宅基址,元大都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勘察,残存墙基、地基、散水仍保存完好,可见明初在此处修筑城墙时工期甚急,未将原房拆净。该考古队另在原元大都城北位置发现住房遗址若干,有些遗址上还有放火烧焦的木质梁柱,当为明初仓促拆除的痕迹。</ref> 但是,元大都北城垣虽被废弃,但并未被拆除,而是仍然起到拱卫城池的作用。直至嘉靖朝[[俺答之变]]时,在土城(尤其是改名“德胜门外土关”的健德门附近)仍有明军驻守。 北平此后为燕王[[朱棣]]驻地,其城市格局在明初的五十余年中没有变化。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将[[北京城]]南墙南移二里,原元大都南城垣亦未完全拆除,而是任其自行演灭。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经被剥蚀为数座土丘,并被称以“下岗”、“上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遗迹已完全消失。 ==人口== ===史料记载=== 元朝时期关于元大都人口的史料记载如下:“京畿居民繁盛”<ref name="元史食货志">[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yuanshi/yuas_097.htm 《元史》卷九十七《食货志五》]</ref>,“京师乃天下之都会,人物繁辏”<ref>《国朝文类》卷四十《大都赈粜粮》</ref>,“户口之伙”,“当倍秦汉而参隋唐也”<ref>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一《宫阙制度》</ref>。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来华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元大都“户口繁盛”,“城内外人户繁多”,“居民之众”,“百物之输入”,“世界诸城无能与比”。<ref name="马可波罗">节选自《马可·波罗行纪》第二卷 忽必烈大汗和他的宫廷西南行程中各省区的见闻录</ref> [[元世祖]][[至元 (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路(1272年改称大都路,辖区包括中都城以及附近的二十五个州县)一共有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户,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人(《元史·地理志》),平均每户人口只有2.72人,明显不符合古代的实际情况,按照史学界目前通用的每户平均五口计算(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ref name="平均每户5口人">目前史学界计算古代实际人口时一般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而且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具体分析如下:<br> 《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记载,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1272年改名大都)城中以及附近的州县人口为:“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yuanshi/yuas_058.htm 《元史·地理志一》] <br> 1270年大都(当时叫中都)城中以及附近的州县平均每户人口数只有2.72人,这个数据明显偏低,不符合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很可能只统计了城中的交税的成年人,而没有统计不交税的老人和儿童。 <br> 因为这个数据既明显远低于元太宗时期(1235年)北方三十六路人口统计中的平均每户人口数5.44人一,也远低于元世祖时期的2次(1290年,1291年)全国人口统计中的平均每户人口数4.46人二。 <br> 而且金朝的4次(1187年,1190年,1195年,1207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中,平均每户人口数都超过6.36人③,而明太祖时期的3次(1381年,1391年,1393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中,平均每户人口数都超过5.31人四。 <br> 在《中国人口史》中,著名人口史学家[[吴松弟]]根据古代历朝历代的户口数据分析,结合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认为元朝1290年和1291年平均每户人口4.46人这个数据偏低,不符合实际情况,他在推断不同年份元朝实际人口的时候,都是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伍。 <br> 然而,即便吴松弟在推断不同年份元朝实际人口的时候,都是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但是平均每户人口五人也远低于金朝时期,元太宗五年,以及明太祖时期的平均每户人口数。所以说目前史学界计算古代实际人口时一般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的。 <br> 如果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1270年,大都(当时叫中都)城中以及附近的州县实际人口有737,950人,也就是接近75万人。 <br> 【参考文献】 一 根据《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记载,元太宗窝阔台七年(1235年,乙未年),乙未籍户,籍得北方部分地区(燕京(今北京)、顺天(今河北保定)等三十六路)的人口为873,781户,4,754,975人。 <br> 二 根据《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13,196,206户,58,834,711人。其中原南宋境内有户11,840,800户,原金境内有1,355,406户。此次人口统计数据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泽溪洞之民”。 根据《元史》卷十六《世祖本纪十三》记载,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13,430,332户。其中江淮和四川11,430,878户,内郡1,999,444户,一共59,848,964人,此外,游食者429,118人,僧、尼213,148人,共计60,491,230人。 <br> ③ 根据《金史》卷四十六《食货志一》记载,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 6,939,000户,45,447,900人。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女真、契丹、汉户为7,223,400户,48,490,400人。 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 8,413,164户,53,532,151人。另一组数据为7,684,438户,45,816,079人。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前一组数据更可靠一些。 <br> 四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140记载,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10,654,362户,59,873,305人。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214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0,684,435户,56,774,561人。根据《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记载,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0,652,870户,60,545,812人。 <br> 伍 《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作者:[[吴松弟]],2000年12月出版(《中国人口史》,著名人口史专家[[葛剑雄]]教授主编,分为六卷,均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吴松弟按照平均每户人口五人进行计算,书中对元朝1290年,1330年,1341年实际人口的推断,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人口大约1500万户,7500万人,第387页。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人口大约1700万户,8500万人,第390页。 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朝人口大约1800万户,9000万人,第391页。 </ref>,实际人口大约七十五万人。 [[元世祖]][[至元 (忽必烈)|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城中有民十万(《[[大元仓库记]]》记载<ref>根据《大元仓库记》记载,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民有十万”;计算古代实际人口时按照平均每户人口5人计算,则1293年大都城中实际人口大约有50万人</ref>)。 生活在元朝前期的诗人[[王恽]](1227年-1304年),也在他的诗中提到,“都城十万家”<ref>王恽《秋涧集》卷二八《宫井 七绝》:“波及都城十万家”,卷八《日蚀传》:“都城十万家”。</ref>。虽然诗人的“十万家”只是一个大约数值,比如说城中如果有十一万户,在诗中一样会被称作“十万家”,但是结合《大元仓库记》提到的1293年大都城中有十万户,综合一下可以推断出,在1304年之前大都城中实际人口有十万户,大约五十万人是可以采信的。 [[元惠宗]][[至元 (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大都城中有大约一百万人<ref name="大都一百万">根据《[[庚申外史]]》(作者:权衡,元末明初人)记载,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左丞相脱脱奏曰:「京师人烟百万,薪刍负担不便,今西山有煤炭,若都城开池河,上受金口灌注,通舟楫往来,西山之煤可坐致城中矣。」”</ref>。 这个数字出自《[[庚申外史]]》记载,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左丞相[[脱脱]]上朝时对元惠宗提到“京师人烟百万”<ref name="大都一百万" />,益都忽和脱脱二人作为丞相,自然能掌握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资料,他们对于大都城中实际有多少人应该会有一个淮确的判断,这个数字是可以采信的;但也可能是文人笔下的虚数。 ===现代学者周继中的观点=== 现代学者[[周继中]]在论文《元大都人口考》<ref>《元大都人口考》发表于1981年,被收录于《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中国蒙古史学会 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出版 ),第166页-174页。</ref>中认为,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过一百一十万。 周继中的依据如下: 一,根据《元史·地理志》和《马可波罗行纪》,元大都包括南城(旧城)和北城(新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 二,根据《元史》《元典章》等一系列史料记载,推断出元朝中后期大都城中不同类型的人口数量如下:(一)工匠六万七千六百一十五户,按照每户五口计算,工匠和家属一共三十三万八千余人,(二)宿卫诸军十万余人,(三)佛教寺院七万余人,基督教徒(天主教)一万余人,(四)乐工、回回人、巨商、富户及其家属等二万三千余人,此外,还有“贡献异物之外国人”四万人,(五)吃“赈粜粮”和“红帖粮”的下层市民二十七万余人,在城中活动的农业人口十四万人,(六)城中的官员及其家属,皇宫中的皇室成员以及宫女、太监、仆役等共计十一万余人。 所有人口合计超过一百一十万人,周继中认为元大都的实际人口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以下人口缺少资料无法统计:居住大都的巨商、富户、中产市民、累朝官吏占有大量的奴婢、仆人;“诸王、驸马及有分地的功臣户”,在京的“蒙古饥民”和贫民,还有大都周围“城市二百”,“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当时“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name="马可波罗" />,还有信奉道教的人,等等。这些人均因为缺少具体史料记载而无法统计,未列入一百一十万的大都城人口数内。 三,根据食盐供应来推断大都人口,元惠宗至元四年到至正三年(1338年-1344年),每年运至大都京廒的“官盐二万引”<ref name="元史食货志" />,付各局发卖的每年一万五千引,每引四百斤,一共六百万斤,按照每人每年食盐六斤的标淮推算,六百万斤可供大都每年一百万人的食用盐。 此外,在大都管办盐局出售期间,允许盐商经批淮也可售盐,此外因为官员巡查不是很严,有不少盐商在大都私自售盐,1340年三月到1342年七月,就查获私贩盐到大都的案例“将及百起”,再加上食盐“在船则有侵盗渗溺之患,入局则有和杂灰土之奸”< name="元史食货志" />,可见大都“民食之盐”可供一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宫廷、内府必用的常白盐,由河间盐运司专门生产,每年运至大都的“常白盐为一千五百引”,折合六十万斤,可供宫廷内府十万人食盐。 以上民食之盐供一百万人,宫廷内府常白盐供十万人,共供大都一百一十万人食盐,这个和根据一系列史料推断的大都人口完全相符。 惟此方法,忽略解往大都的食盐并非只供应大都城居民,更可能提供大都路一带甚至运往内外蒙古,而食盐人均量各朝计算皆超过十斤以上,1990年代中国调查人日均量为13.9克的精盐,还不包含牲畜食用粗盐的量,故此假说并不能代表什麽。 ===现代学者韩光辉的观点=== 现代学者[[韩光辉]]在他的著作《[[北京历史人口地理]]》<ref>《北京历史人口地理》,作者:韩光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ref>中,对元朝不同时期的元大都人口进行了推断。 韩光辉认为,元朝时期的人口划分包括以下四类:州县赋役户口、军战户口、匠役户口、僧道人口等。《元史·地理志》记载的1270年户口数只是当时社会总户口的一部分,即州县赋役户口。 韩光辉认为,元大都从1272年起,包括南城(金中都旧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 韩光辉根据如下的史料:苏天爵《[[元文类]]》卷41《弓手》,《[[元史]]·地理志》,《元史·本纪》,《元史·兵志》,《[[永乐大典]]》等资料的分析,史料中记载,元大都城中设有一定数量的弓手,每一名弓手负责维护一百户居民的治安,元大都每设一名弓手的百户居民包括了军户、站户、匠户在内的各类人户。 韩光辉认为,根据不同时期元大都城中弓手的数量,元大都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户数随之可以推断出来,计算大都城的实际人口按照目前史学界平均每户人口5人的标淮进行计算,而且通常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每户人口低一些< name="平均每户5口人" />。 以下是根据史料推断出的元大都在不同时期的户数和实际人口数: [[中统 (年号)|中统]]五年(1264年),中都城弓手400名,城中有居民4万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共有20万人。 [[至元 (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大都城弓手1195名,城中有11.95万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共有59.75万人。 至元十八年(1281年),大都城弓手2195名,其中南城1400名,北城795名,城中有21.95万户,其中南城14万户,北城7.95万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南城和北城共有109.75万人,其中南城70万人,北城39.75万人。 [[至正]]九年(1349年),大都城弓手2085名,南城和北城均1000名,关厢85名,城中有20.85万户,其中南城10万户,北城10万户,关厢8500户,按平均每户5口人计算,南城和北城共有104.25万人,其中南城和北城均为50万人,关厢4.25万人。 ==城市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ref>元末明初长谷真逸《农田余话》称:“燕城系刘太保(刘秉忠)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三头六臂两足”,但正史中未载类似说法</ref> 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淮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淮、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共计六门,南垣正中为正门崇天门,是左右骈立三出阙的五凤楼阙门,崇天门左右又有云从、星拱二门;大内北垣有厚载门,东垣有东华门,西垣有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ref name="日下旧闻考">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四</ref>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城中更有纵横各九条干道,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是中国京城中最接近《考工记》营国制度的。<ref name="日下旧闻考"/> 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 name="日下旧闻考"/> 在元大都中,设有专为宫廷供水的河道——金水河,该河从玉泉山引流,与其他河道交会之处都架渠跨越,金水河内禁止百姓洗濯、饮马,以保证宫廷用水的洁净。<ref>《元史·河渠志》</ref> 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明朝之后,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为暗沟。 ==城防体系== 元大都城防体系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是[[夯土]]筑成,[[周长]]60里240步(28.6[[公里]]),高约10至12[[米]],基宽20至24米,顶宽10至15米。筑城时采用[[宋代]]旧法,即在墙内先设永定木,然后再加横向的紝木,然后加土夯筑。<ref name="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考古》1972年第一期</ref> 由于大都[[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浸泡、导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议以砖石包覆,但因财力不足而作罢。后元廷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称为“苇城”,民间俗称“蓑衣披城”。但是元文宗时天下动乱,惧怕起义百姓放火焚烧苇席,因此终止“苇城”之举,改为每有墙体鬆垮塌方时临时征调民夫修补。<ref>《元史·食货志》</ref> 元大都城城墙走向取直线,东西向城墙7400米,南北城墙长6650米。南城墙西段顺承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处城墙呈向外凸出的弧形。据《[[析津志]]》记载,修筑南城墙时,该段城墙走向正值庆寿寺西的海云、可庵二大师塔,“时相奏,世祖(忽必烈)有旨,命圈裹入城内”。 元大都共有十一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详解如下: * 南垣正中为丽正门,正南为离位,故取《彖·离》“日月丽乎天,重明以丽乎正”之意; * 南垣东为文明门,南属火象,先天八卦中又为-{乾}-位,故取天火同人卦、火天大有卦之象,合《彖·同人》“文明以健”、《彖·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 * 南垣西为顺承门,西南为坤位,故取《彖·坤》“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 * 东垣正中为崇仁门,取东方属春、属仁之义; * 东垣南为齐化门,东南为巽位,合《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之义; * 东垣北为光熙门,东北为根位,取《彖·根》“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之意。 * 西垣正中为和义门,取西方属秋、属义之理; * 西垣南为平则门,西南位坤位,坤为土象,取土象复卦谦卦,合《象·谦》“称物平施”“不违则也”之义; * 西垣北为肃清门,西偏北为-{乾}-戌之位,对应晚秋,晚秋之气清而肃,故名。 * 北垣东为安贞门,北为先天坤位,此处又为东北方,故取《彖·坤》“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之意;北亦为水象,故亦合水象讼卦“复命喻,安贞吉”之意。 * 北垣西为健德门,西北为-{乾}-位,取《说卦》“-{乾}-者,健也”、《彖·-{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 元大都城门门道沿用宋金时代的旧作法,为大木过梁式方门。由于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无外来威胁,因此未构筑[[瓮城]](当时[[南宋]]许多城市已经在城门处设有瓮城、并用砖包砌城台,例如[[桂林|靖江城]])。元中后期,农民起义蜂起,方于不宜施工的至正十九年冬季草草修筑十一门瓮城。城门外设木制吊桥,以跨越护城河。<ref name="元大都的勘察和发掘"/> ==现存遗迹==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元大都城墙现存北段、西段北部城墙遗迹,以及护城河([[小月河]])。现开辟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肃清门瓮城墙南半部遗迹也清晰可见。 *[[北京古观象台]]:[[明朝]]修建于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 *和义门:1969年拆除[[西直门]]时发现,随后被拆毁。 *[[元大都下水道遗存]]:元大都下水道的遗存,位于[[西四]]新华书店地下。 *[[太液池]]:今[[中海]]、[[北海公园 (北京)|北海]]。 *御河:今[[玉河]]。 *[[积水潭]]:今[[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 *金水河:今[[赵登禹路]]、[[太平桥大街]]等道路地下。 *浴德堂:可能是[[元代]]建筑,原位于元大都皇城大内,现位于[[北京故宫]][[武英殿]]院内西北平台上。 *断虹桥:可能是元代大内崇天门外周桥,现位于[[北京故宫]][[武英殿]]东。 *[[万宁桥]]:今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上,横跨[[玉河]]。 *[[北京都城隍庙|都城隍庙]]:位于今[[成方街]]以北。 *[[地安门火神庙|火德真君庙]]:位于[[万宁桥]]西北。 *[[大圣寿万安寺]]:今[[妙应寺]]。 *[[大承华普庆寺]]:今[[广善寺 (北京西城)|广善寺]],1996年被毁。 *北崇国寺:今[[护国寺 (北京)|护国寺]]。 *报恩洪济寺:今[[广济寺 (北京)|广济寺]]。 *[[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位于[[西直门]]内的[[后英房胡同]],1965年至1972年元大都考古队发掘。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Reflist}} *陈学霖:〈[http://ccsdb.ncl.edu.tw/ccs/image/01_005_001_01_05.pdf 元大都城建造传说探源]〉。 == 参见 == * [[北京城池]] * [[元上都]] * [[金中都]] * [[北京市]] ==链接== *[[中国都城]] *[[老北京城]] *[[中国历代国都遗址]] *[[北京城池遗址]] *[[元朝建筑]]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元大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