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20.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光壳竹 的原始碼
←
光壳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光壳竹</big> '''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1FF7AC04680BED0B.jpg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www.iplant.cn/info/Phyllostachys%20hispida%20var.%20glabrivagina?t=p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竹亚科 '''族''':倭竹族 '''亚族''':刚竹亚族 '''属''':[[刚竹属]] |} '''光壳竹'''(guāng ké zhú),学名 Phyllostachys hispida var. glabrivagina G.H.Lai,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状竹类。 <ref>[http://www.iplant.cn/info/Phyllostachys%20hispida%20var.%20glabrivagina?t=focn 光壳竹],植物智,引用日期 2021-03-07</ref>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的修订(Ⅳ)——Phyllostachyshispida的恢复及其近缘种的分类== 来自 爱学术 作者:[[赖广辉]] 摘要:在模式标本考证、居群调查和引种栽培的基础上,确认毛壳竹(Phyllostachys hispida S.C.Li,S.H.Wu et S.Y.Chen)与乌竹(P.varioauriculata S.C.Li et S.H.Wu)在新秆性状、秆箨颜色、箨舌高度及颜色、叶鞘毛被上有较大的区别,应作为独立的竹种看待。 小叶光壳竹(P.varioauriculata var.glabrata G.H.Lai)也因新秆下部一段呈扁圆形、秆箨基部具长柔毛,叶片很小等特征而明显不同于乌竹,应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竹种,但由于存在晚出同名问题而给出新名称P.microphylla G.H.Lai。同时还描述了毛壳竹的一新变种,即光壳竹(P.hispida var.glabrivagina G.H.Lai)。 日本所产的姬淡竹与毛壳竹属于同一种系,因其学名P.humilis Muroi为一裸名,应予废弃。 关键词:竹亚科;刚竹属;分类修订;乌竹;毛壳竹;小叶光壳竹;光壳竹 DOI:CNKI:SUN:RYZB.0.2013-01-000 年份:2013 ==竹亚科刚竹属植物的修订(Ⅱ)== 来自 万方 作者:赖广辉 摘要:作为对刚竹属 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一些类群加以评注的第二部分,本文共涉及8 个分类单位.原作为水竹 Ph. heteroclada Oliver 一个变种处理的奉化水竹 var. funhuaensis Wang et Lu 因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被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竹种; 对黄古竹 Ph.angusta McClure 和小叶光壳竹 Ph. varioauriculata Li et Wu var. glabrata Lai 的地理分布作了修订;4个拉丁学名被减为异名;另外,根据原发表时的描述,Ph.compressa H.Uyeki 并非本属成员,应排除在本属之外。 关键词:刚竹属 修订 DOI:CNKI:SUN:MBZW.0.2001-02-003 被引量:5 年份:2001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光壳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