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2.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光复会 的原始碼
←
光复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光复会</big> ''' |- | [[File:光复会1.jpg|350px|缩略图|居中|[http://www.todayonhistory.com/uploadfile/2017/0922/20170922112447124.jpg 原图链接][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09/69871.html 来自 今日头条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 文 名 ''' : 光复会 '''创立时间''' : 1904年 '''主要人员''' : 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蔡元培等 '''又 名''' : 复古会 '''创 立''' : 上海 |} '''光复会''',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又名复古会。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冬季,[[王嘉伟]]、[[蒋尊簋]]、[[陶成章]]、[[魏兰]]、[[龚宝铨]]等人在东京酝酿协商,次年初又经陶成章、魏兰回上海与蔡元培商议,至同年11月,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复会 <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11/20/d6120.htm 1904年11月20日光复会成立],历史上的今天</ref>。后迁三马路保安里。该会的政治纲领即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主张除文字宣传外,更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11/20/GuangFuHuiChengLi.html 光复会成立],历史上的今天,李斯,2012-07-10</ref>。光复会积极联络会党、策动新军,主要活动范围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1905年初,[[徐锡麟]]加入,其后他和[[陶成章]]、[[秋瑾]]等通过创办的大通学堂,发展会党成员,使会员增至六、七百人(另有二百七十二人和五百六十余人两说),成员大多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商人、工匠,亦有少数地主士绅。主要骨干除前述诸人外,还有[[章太炎]]、[[秋瑾]]、[[张恭]]、[[徐顺达]]、[[赵声]]、[[柳亚子]]、[[陈去病]]、[[熊成基]]等人。该会在东京设有分部,而以绍兴作为本部的活动中心<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0aa6bf01014r3i.html 走近光复会那段历史(一)],新浪博客,不以先生,2012-05-24</ref>,1905年后,不少会员加入中国同盟会,部分会员仍然独立或以光复会名义活动。1907年,会员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失败牺牲。同年秋,[[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响应安庆起义,被捕就义。次年,会员熊成基在安庆发动岳王会起义失败。1910年(宣统二年),陶成章在[[日本]]重建光复会。 ==宗旨== 1904年11月,光复会在上海成立,推蔡元培为会长,陶成章<ref>[http://jinian.zupulu.com/jiwen/show?jwid=9771 辛亥革命志士陶成章相关事迹],族谱录纪念网,公益馆管理员,2011-09-30</ref>为副会长。宗旨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File:陶成章111.jpg|300px|缩略图|右|陶成章[http://p1.pstatp.com/large/59330004b467c32b680f 原图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510904623308472835/ 来自 今日头条 的图片]]] ==主要成员== 光复会的早期领导是蔡元培、章太炎,后期主要是[[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人。[[章太炎]]嗜于国学研究,蔡元培长于教育,他们与会党新军没有直接联系。自光复会退出同盟会后,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关系日渐疏远,并最终脱离了光复会,成为同盟会的要员。徐锡麟、秋瑾牺牲后,光复会的活动几乎陷于停顿。陶成章虽为领导,但一直在海外活动,直到1908年春他回到[[上海]],光复会的斗争活动才重新恢复。光复会组织的软弱涣散严重地影响它深入开展反清革命斗争。 ==与同盟会的分歧== 光复会的宗旨与次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十分相近,说明两者在反满的立场上是一致的。“光复、同盟,前后离合不一,宗旨固无大异,皆以种族革命为务”,因而在同盟会成立时,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光复会员加入了同盟会。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这一点上,光复会不表赞同。光复会主张恢复汉室,建立汉人统治的政权。徐锡麟、陶成章乃至章太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陶成章就说过:“革命就是造反,……改朝换代”。章太炎在《[[代议然否论]]》中认为“帝王一人秉政,优于立宪,没有什么不好”。在革命宗旨的问题上,光复会与同盟会存在着严重分歧和对立。 此外,在革命运作的方式上,光复会主张“在宣传革命之外,主要在于革命之力行及实施”,在“用暴力取得政权后,才能实施民主政治”;认为“同盟会虽也重视武装革命,但其领导居国外为多,宣传因之多于力行”,对此不表赞同。 由于与同盟会宗旨异趣,“弥隙难缝”,不久光复会就退出了同盟会,仍以光复会的名义独自进行活动。 ==暗杀清朝大员== [[File:秋瑾.jpg|300px|缩略图|右|<big>秋瑾</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4776489980&di=1d4e9ab0da357affda414b30a99c4ad2&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1117%2F7b3b013cccac4b1ba4d0eaca85a23000.jpeg 原图链接][http://m.sohu.com/a/276170035_44078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清末以暗杀[[满族]]权贵和地方大员来推动革命,曾风行一时。光复会的领导也将暗杀作为推动革命的手段。陶成章在1900年前曾效法唐代骆宾王讨伐[[武则天]]之例,北上京城,“以手刃那拉氏自誓,又亲赴奉天,并游历蒙古东西盟,察看地形,以为进行之计”。秋瑾以[[鉴湖女侠]]自比,也力主暗杀满族权贵。[[尹锐志]]、[[尹维峻]]姊妹亦曾于1909年携带炸弹,潜伏北京一年,企图炸死清廷要员,终因清军防守严密,未能得手。 动见诸施行是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刺杀恩铭。他与秋瑾的反清革命计划是:先夺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建府南京,而后再向四周各省发展。同年徐锡麟趁安徽抚、藩、臬等参加学堂学生毕业典礼之际,剌死巡抚恩铭,发动起义。但徐氏本人在起义中被捕牺牲。安庆起义失败后,殃及绍兴大通学堂,结果秋瑾被捕遇害<ref>[http://www.docin.com/p-1217512756.html 清末革命与立宪资料],豆丁网</ref>。 [[安庆起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尤其是秋瑾的被杀对革命起了很大的推动。“杭州方面,人心很是愤激;不知道秋瑾的人都因此知道了秋瑾;不懂得革命的人也因此受到了革命的教育”([[绍兴逸翁]].《[[再续六六私乘]]》)。此后,“革命风潮日形高涨”,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发展。 然而徐锡麟、秋瑾等领导人的牺牲,也给光复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种以暗杀为手段的侠义型的斗争方式使光复会始终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后世评价== [[File:徐锡麟.jpg|缩略图|右|[http://dingyue.nosdn.127.net/Oc8hAsVA1XerdE48dn4UQLdanT1ICNDIfVRpf=wure5OU1528772131402compressflag.jpg 原图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K3K851T0523VMNE.html 来自网易号 的图片]]] 从它8年的斗争历史来看,它无愧为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其宗旨虽有缺陷,但始终以推翻满族建立的封建统治、推翻民族压迫、寻求汉民族的独立为己任;其领导人如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的斗争活动虽存在一些不足,但大节无亏,为了推翻封建统治他们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而他们是爱国者。和所有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作出牺牲和贡献的团体一样,光复会亦将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weekend/2008-01/18/content_9553359.htm 陶成章案与光复会的灭亡],中国网 , 2008-01-18</ref>,为后人所肯定。 ==相关资料== ===本志《人物》卷立传32人=== 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女)、陈伯平、[[王金发]]、[[谢震]]、[[尹锐志]](女)、[[尹维峻]](女)、[[沈钧业]]、[[陈魏]]、[[孙德卿]]、[[王子余]]、周树人([[鲁迅]])、[[陶冶公]]、[[陈威]]、[[许寿裳]]、[[裘吉生]]、[[陈仪]]、[[蒋尊簋]]、[[张伯岐]]、[[王晓籁]]、[[马逢伯]]、[[何燮侯]]、[[蒋智由]]、[[孙世伟]]、[[刘大白]]、[[周清]]、[[许铁崖]]、[[张载阳]]、[[斯烈]]、[[竺绍康]]。 ===生平事迹简介69人=== [[孙晓云]](1880年~1965),女,字小云,上虞崧厦镇人。年轻时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至沪,结识尹锐志、盖仁志等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留日,先入同盟会,又入光复会。宣统元年(1909),在东京与陶成章结婚。次年回国,参加光复会在国内的联络工作。[[武昌起义]]后,即与锐志姐妹组织女子光复军,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又组织女子剪辫队。民国元年(1912)1月,陶成章被刺于广慈医院,为防意外,怀抱幼儿避于贫民区。直至抗战时期才得与[[尹锐志]]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人民政府的照顾与关怀,常与[[宋庆龄]]、[[何香凝]]往来。1965年在上海去世。 [[赵汉卿]](1887~1950),名建藩,字叔屏,号汉卿,山阴临浦(今萧山)人。毕业于中国公学,早年参加光复会,曾任陶成章机要秘书。宣统元年创办《[[越报]]》、增刊《越恨》,反清言词激烈。绍兴光复后,与[[周树人]]、[[王铎中]]等创办《[[越铎日报]]》。陶成章被刺后,为纪念陶成章,与周树人、蔡元培、[[王子余]]等创办[[成章女校]],并任校董。后任浙江军政府参议,在杭州主办《[[浙事新闻]]》。又历任福建龙溪县知事、浙江省自治会议代表、江苏电报局长等职。民国16年(1927)“四·一二”政变后,随经子渊反蒋被捕,由蔡元培、[[邵力子]]保释,从此脱离政界,在上海银行工会任职,1950年去世。 [[陈挽澜]](1887年~1917年),女,又名楣、沅,原名师敏,后改名挽澜,绍兴平水人。[[陈伯平]]之妹。能书、画、诗、文,誉称才女。由[[陈伯平]]介绍结识秋瑾等志士,遂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瑾聘陈挽澜往上海,协办《[[中国女报]]》,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和革命联络工作。皖案后避走外地。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攻克上海、杭州之役,又参加女子北伐队,担任救护工作。民国成立后,随丈夫到广州铁路医院工作,民国6年(1917年)去世。 [[王振汉]](1872年~1926年),女,原名王淑德,又名贞姑,绍兴柯桥[[王增卿]]长女。光绪十四年(1888),在东浦与[[徐锡麟]]结婚,支持徐锡麟奔走革命。三十一年,与秋瑾结识,加入光复会。同年冬随徐锡麟赴日,登记名为“徐振汉”。半年后回国,生子学文。三十二年十一月,又随徐锡麟到安庆,帮助筹备起义。三十三年五月初,带儿学文离安庆由沪转绍。三日后皖案发,王振汉被清政府通缉,由锡麟四弟[[徐锡骥]]帮助化装逃往日本,历经劫难。民国成立后回东浦。[[王金发]]督绍时,亲至东浦慰问振汉母子,并发给优厚的抚恤金。民国3年(1914年),徐锡麟所办热诚学校遭火焚,王振汉将抚恤金2000元银洋悉数捐赠,重建校舍。由于逃亡期间伤感过度,致双目失明且多病,15年去世。 [[吴惠秋]](1886年~1977年),女,原名吴珉,后改名惠秋,[[吴兴县]]浔溪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浔溪女学读书,是秋瑾的学生。因抗婚离家,被秋瑾收留带回[[绍兴]],住在和畅堂秋家,由秋介绍入光复会,成为秋瑾的机要秘书和得力助手。皖案发,即协助秋瑾处置起义计划及枪械等,沉着应变。初六日,秋瑾成仁后,吴历尽艰险逃赴上海,由[[徐寄尘]]帮助学医,以护士为掩护进行革命联络工作。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上海之役作救护。[[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竞雄女学任教。1949年后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曹钦熙]](1870年~1908年),字荔泉,绍兴东浦人。为许仲卿师长。[[许仲卿]]出资助徐锡麟,多受钦熙影响。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通学堂成立之初,徐锡麟聘钦熙任总理,入光复会。不久随徐锡麟往北京,赴东北考察,帮助徐筹划武装起义。皖浙起义失败,曹遭清政府通缉,避走乡间,不久因忧愤致疾死。 [[许仲卿]](1880?~1907年),原名克丞,字仲卿,绍兴党山村(今属萧山)人。父[[许在衡]],为绍兴巨富,与徐锡麟交厚。许仲卿以徐锡麟为父执,由徐锡麟介绍入光复会,出资协办热诚学校及大通学堂,为徐锡麟捐纳道员。徐锡麟、秋瑾牺牲后,许受株连,惊恐致疾,未久去世,年二十余岁。 [[陈子英]](1883年~1950年),原名浚,又名志军、志骝,绍兴东浦人。与徐锡麟一起参加反清活动,加入光复会。同办热诚学校,任体操教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徐锡麟捐官留学日本,求入陆军学校不成,改学政治。皖案后,被清政府通缉,逃往日本。[[宣统]]二年(1910年),回绍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辛亥革命后参与创办《越铎日报》,后出任丝绸银行行长、县议会议员等职。民国22年(1933年)起担任[[东浦镇]](乡)长。 [[姚麟]](1869年~1909年),字定生,嵊县人。清末秀才。早年在嵊县城内开设新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留日,结识革命志士陶成章、龚宝铨等,参与反清革命,加入光复会。三十一年,应邀在绍兴大通学堂任教,三十二年任总理。又在绍兴创办[[震旦蚕业女校]],自任校长。是年冬,离绍赴沪任光复会浙江旅沪学会文牍。曾参加保路运动,并准备举事。因革命受挫,同志相继遭难,姚麟忧愤交集,宣统元年(1909)五月九日(6月26日)晚,含恨自沉于[[嘉兴]]锦带河。 [[程毅]](1888年~1909年),字翘仙,[[河南]]怀庆府修武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上海中国公学,结识秋瑾,入光复会。秋瑾聘为大通学堂教员,暂代学监,协助秋瑾筹备起义。皖案后,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程毅与秋瑾同时被捕,鞫讯数次,受尽酷刑,宁死不吐,定“监禁五年”。宣统元年(1909年)夏,卒于狱,尸出,鳞伤遍体,见者酸鼻。 [[黄怡]](1883年~1918年),字竞难,小名宝书,又名春篪,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柏卿]]次子,因岳家在东浦,得以结识徐锡麟,加入光复会,并资助创办大通学堂,在校任教职。秋瑾接办大通学堂后,黄怡出任校长。皖案后,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遣学生与黄怡等从后墙逃出,在墙外泅河时,腹部中弹,幸免一死,逃避至沪,后养伤隐匿在家。[[辛亥革命]]后,曾在斗门经营酒坊。民国7年(1918)因旧伤发作去世。 [[龚宝铨]](1886年~1922年),字味荪,嘉兴人。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与陶成章、徐锡麟创办大通师范学堂,皖、浙案后被清政府通缉,避往[[日本]]、[[南洋]]等地。民国初年,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 [[陈燮枢]](1874年~1958年),字赞卿,又作赞钦,绍兴东浦人。早年在东浦坐馆教书,后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协助徐锡麟办热诚学校,加入光复会,结识王金发等革命党人。曾任龙山法政学堂校长。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第一届众议院议员等,曾与[[杭辛斋]]等组织“研几学社”。解放后,致力于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著有《辛亥绍兴光复见闻纪略》等。 [[秋誉章]](1873年~1909年),又名应奎,绍兴和畅堂(原籍福全山)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在大通学堂任教职,并入光复会,支持其妹秋瑾筹划起义。秋瑾就义后,誉章辗转藏匿于乡间。三十四年,外出谋生。[[宣统]]元年(1909),在天津去世。 [[范爱农]](1883年~1912年),名肇基,又名斯年,绍兴皇甫庄人。徐锡麟学生,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徐留日,皖案后,被清廷通缉。后回国任绍兴府中学堂舍监,被排挤回乡教书。绍兴光复后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旋任《民兴日报》编辑。民国元年(1912年)7月10日溺死。[[鲁迅]]有《[[范爱农]]》一文和《[[哀范君三章]]》。 [[王心湛]](?~1950年),原名省三,绍兴下方桥人。全家结识平阳党人[[竺绍康]]、[[王金发]]等人,加入光复会,以开设绸缎庄资金资助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丁拜尧]]、[[陈楚青]]回绍主持讨袁斗争。事败,陈等7人被捕,王逃离赴沪,从章太炎学,后在沪任绍兴稽山中学分校语文教师。 [[卢钟岳]],字迎仙,诸暨人。大通学堂肄业,为徐锡麟所器重,加入光复会。由徐资助留学日本,学习警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结业,应徐召回国入皖,适逢徐锡麟起义牺牲,卢被清政府逮捕至狱审讯,不久释放。 [[蔡元康]],字国卿(清),绍城笔飞弄人。[[蔡元培]]堂弟。[[光绪]]三十年(1904年)冬,经蔡元培介绍入光复会。三十一年二月回绍,提议劫钱庄助军需之法,后不实行。[[辛亥革命]]后曾任山东高等审判厅厅长、[[杭州]]中国银行经理等职。 [[黄介卿]],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柏卿之弟。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大通学堂司帐。光复后,任绍兴军政分府总务科长,并协助王金发办大通陆军学校,为校董。后因王金发案牵连逃亡。[[袁世凯]]死,黄出任[[龙泉县]]知事。 [[黄柏卿]],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怡]]父亲。支持[[黄怡]]资助徐锡麟开办大通学堂,并入光复会。光复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财政科长。 [[黄竞白]],又名宝箴,绍兴斗门镇杨望村人。[[黄柏卿]]长子。光复会员和同盟会员。光绪三十一至三十二年,曾与黄怡一起支持徐锡麟办大通学堂。光复后,任绍兴军政分府文书。后随[[谢飞麟]]参加讨袁斗争。民国时,曾任国民党党史馆馆长。 [[徐伟]](1876年~1943年),字仲荪,绍兴东浦镇孙家溇人。徐锡麟二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六月,从日本回国,在[[汉口]]被清政府逮捕,监禁三年。辛亥革命后,从事教育工作与学术活动,曾组织国学研究会,并在[[上虞县]]春晖中学任教。 [[徐锡麒]](1878年~1955年),字叔荪,徐锡麟三弟,曾一同留日,加入光复会。皖案后,遭通缉。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民团局长、商会会长等职。 [[徐锡骥]](1883年~1953年),字季荪,徐锡麟四弟,曾一同留日学制药,加入光复会。皖案后帮助徐锡麟夫人王振汉化装逃往日本。辛亥革命后从事药业。 [[沈锡庆]](1884年~1936年),字庆生,绍兴东浦人。徐锡麟表侄,曾助徐办热诚学堂,并加入光复会,后留学日本习司法。皖案后,徐锡麟弟徐伟被捕,沈营救甚力。辛亥革命后,曾任[[永嘉]]、[[吴县]]、[[上海]]等地方法院院长及[[浙江]]、[[江苏]]、[[湖南]]等省高等法院审判推事。 [[许一飞]],绍兴城内人。大通学堂早期学生,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大通学堂体育教员,与秋瑾一起筹划起义。二次革命时,参加[[谢飞麟]]组织的讨袁斗争,与[[黄介卿]]、[[黄竞白]]等负责策动绍兴、余姚一带会员发难,因事泄未成。 [[范文济]],字伯昂,绍兴城内锦麟桥人。[[范文澜]]兄。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入大通学堂,任学生分队长,光复会员。辛亥革命后曾任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秘书。 [[沈光烈]],字伯明(伯民),绍兴张墅村人。受教师蔡元培、徐锡麟影响,入光复会。绍兴光复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教育科长。 [[沈克刚]](?~1911),字佑子,绍兴城内凰仪桥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rh ),与孙德卿等在开元寺同善局设秘密机关,后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时参与组织光复军,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因与友人王某试验枪械,枪弹误中腹部而死,国民党追为辛亥革命烈士。 [[任元炳]](1875rh ~1943rh ),字葆泉,号谷寅,绍兴东关(今属上虞)人。早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由陈赞卿介绍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出任绍兴县议会议长。民国30年(1941rh )绍兴沦陷后,拒不出任东关镇维持会长。 [[张光耀]](?~1941),字伯涛,绍兴城内秋官第人。大通学堂琴歌教员,光复会员。民国30年(1941年 )绍城沦陷后,被日本侵略军作为反日嫌疑犯杀害。 [[平智础]],绍兴清凉桥人。与陶成章交好,入光复会。参加攻上海之役。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于[[潜县]]县长。 [[徐乃普]],字伯循,绍兴东浦人。徐锡麟族侄孙,清末秀才。协助徐锡麟创办热诚学校并任教,由徐介绍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入大通学堂学习。次年起,任热诚校长达三十年之久,民国26年(1937年),因年老引退。 [[张月楼]],字之梁,绍兴城内西小路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前后,在府学堂教书,与徐锡麟同事,曾与徐办《[[越郡公学]]》等,由徐介绍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县立第一小学校长。 [[王叔梅]](1875年~1941年),字述曾,绍兴城内西营人。由[[蔡元康]]介绍入光复会。皖案后避走奉天。辛亥光复后,任绍兴县自治委员,此后历任福建、绍兴等地教职。民国30年(1941年)在[[湖南]]辰溪去世。 [[俞英崖]](1877年~1955年),名骏,字英崖,绍兴容山人。曾任大通学堂教员,由蔡元康介绍入光复会,不久又经蔡元培介绍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吉林]][[延吉县]]知事。民国7年(1918),在[[哈尔滨]]中东铁路局任职。后曾经商。[[“九·一八”事变]]后回关内谋职,后回绍兴任稽山中学教员,曾在绍兴县修志馆工作。 [[庄肇先]],字莼渔,绍兴城内太平桥人。与蔡元培同学,由蔡介绍入光复会。秋瑾主持大通学堂时,常有往来。 [[丁拜尧]],原名丁嘉樨,字拜尧,绍兴马鞍人。曾留日,后加入光复会。与王心湛为友,并结识竺绍康、王金发等人。辛亥革命后,曾参加谢飞麟组织的讨袁斗争,回绍主持起事,事败避走。 [[裘文高]](1887年~1909年),嵊县石璜镇后白竹村人。原为乌带党首领,后与竺绍、康王金发结识,共誓反清光复起义,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裘文高不待期约起义,事败,退入仙居。九月,率起义军与清军战于白竹村。宣统元年(1909年),被捕就义于[[嵊县]]。 [[裘小高]](1888?-1909年),裘文高弟,随同起义,被捕不屈而死。 [[张岳云]](?-1909年),嵊县人。裘文高助手,曾偕裘投入清营,充当哨弁,以酿事被斥归乡。后与裘文高一同起义,被捕,不屈而死。 [[陈楚青]](1891年~1914年),名炯,号斯乔,嵊县友谊乡陈村人。青年时就读于浙江武备学堂,参加光复会。曾赴[[广东]]、[[北京]]、[[汉口]]等地联络会党。[[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任王金发办的大通陆军学校校长。2年,参加讨袁斗争,3年5月在上海被捕,就义于杭州。 [[张竹笙]](1875年~1921年),即张竹生,又名鸿,绍兴漓渚小步村人。姑母系秋瑾亲戚,得与秋瑾相识,受秋瑾影响较深,后加入光复会。宣统二年(1910年),离家投身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曾任作战参谋,都督府顾问,在沪说降清海军战舰。光复以后获嘉禾奖,投身京沪杭铁路建设。后改任萧绍清丈沙田总局局长、杭州官产科科长(管理修葺[[西湖]]风景区名胜古迹)、钱江义渡局局长等职。 [[胡士俊]](1878年~1929年),字啸郊,号笑樵,法名孝修,[[嵊县]][[广利乡]]宋家墩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与[[谢飞麟]]、[[周志由]]等组织“大同学社”,立志反清抗洋。三十一年后,与王金发、竺绍康等赴绍兴大通学堂任职,加入光复会。不久,随徐锡麟赴日,又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参加[[皖浙起义]]的光复军,失败后被通缉,避居山泽。宣统三年(1911年),在嵊县起义。光复后,曾任嵊新茧捐委员等职。民国2年(1913年),参加讨袁斗争,从上海运送炸弹到绍兴瓦窑头,准备举义,事泄失败。4年,再度辅佐谢飞麟讨袁。5年,袁世凯死,胡在杭州[[六通寺]]削发为[[僧]]。 [[俞丹屏]](1872年~1942年),名炜,号载熙,嵊县卮山乡前岗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在杭州武备学堂肄业,后加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协助秋瑾发展军界的光复会员,并在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金陵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后,任省稽勋局局长及八十九团团长、混成旅旅长,授少将衔。5年,袁世凯死,俞离开军界经营实业。 [[童杭时]](1877年~1949年),字暄甫,号愚隐、枕溪,嵊县下王村人。曾入绍兴府学堂求学,深得徐锡麟赏识,介绍入光复会。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任浙江法政学校校长。2年,参加讨袁斗争。后赴日学习法政,获学士学位。6年,后回国,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从事立法工作,此后一直在司法界工作。历任最高法院民庭庭长、福建高等法院院长。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参与重组光复会,为副会长。 [[童济时]](1886年~1943年),又名德淼,字济川,号渠轩。与其兄童杭时均为绍兴府学堂学生,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随徐锡麟联络会党。三十二年,留日学习警监。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5年(1916年),参加讨袁斗争。后长期在司法界作,曾代大理院院长。 [[盛钟彦]](1879年~1913年),字雨村,嵊县广利乡藏岗村人。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任绍兴军政分府稽勋局局长,参加讨袁斗争。后被浙督[[朱瑞]]杀害。 [[周亚卫]](1889年~1976年),又名信文,字振家,号普文,嵊县普义乡白泥墩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入杭州弁目学堂,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并参加皖浙起义的准备联络工作。徐、秋遇难后,周潜回杭州,仍返新军,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5年,与[[尹锐志]]结婚。此后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任职。35年12月,与尹锐志、童杭时等在重庆重建光复会,任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全国一届政协委员。 [[马忠老]](1881年~1914年),又名彝良,嵊县春联乡马仁村人。光复会员。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任绍兴军政分府都尉官。讨袁斗争时在嵊县助马逢伯举事。 [[裘绍]](1887年~1920年),字继美(济美),嵊县雅璜乡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浙江弁目学堂学习,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皖浙案后被清廷通缉。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光复[[杭州]]、[[南京]]之役,后参加讨袁斗争,在去[[广东]]任护法军职时,在[[福建]]遇难。 [[胡春霖]](1876年~1928年),又名竞思,字亦安,嵊县广利乡宋家墩村人。清末秀才。参与组建大同学社,后入大通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任绍兴军政分府总务科长。 [[过显臣]](1882年~1935年),又名樟根,外号“小铜匠”,嵊县宅前村人。与[[竺绍康]]、[[张伯岐]]知交,被介绍入光复会。参加清风岭拦路劫车,营救张伯岐。辛亥革命后,任镇海要塞炮台台长,后升任军事委员会上校侍从副官。 [[余冠澄]](1883年~1942年),字镜波(金波),嵊县剡源乡人。[[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新军标统,参加光复杭州之役。随王金发组织绍兴军政分府,历任团长、师长。 [[俞芝祥]](1872年~1952年),字景朗,嵊县中南乡苍岩村人。清末秀才,绍兴知府熊起蟠招为门下士。与徐锡麟结识,资助徐创办大通学堂,入光复会。民国元年(1912年),任绍兴军政分府执法处长,后历任绍兴、[[义乌]]、[[东阳]]等县民事长、县长。 [[徐吟秋]](1885年~1967年),女,又名秀英,字湘筠,昵称“三娘”,嵊县黄泽镇人。徐家与竺绍康素有往来,由竺介绍识秋瑾,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三年,随秋瑾进入大通学堂,帮助掌管文书校务。曾伪装送殡,秘密运武器回嵊,并参加讨袁斗争。 [[谢莲英]](1894年~1951年),女,又名里隐,嵊县新市乡江夏村人。[[谢飞麟]]独女。少年时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后进北师大,毕业后留学日本,抗战前夕回[[江夏村]],抗战后曾任县妇女会理事长。 [[裘振邦]](1887年~1970年),字树香,嵊县崇仁镇一村人。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参加光复杭州、南京之役,攻打天保山时受重伤致残。 [[陈成]](1891年~1973年),字志赓,嵊县城内人。追随王金发、谢飞麟,入光复会,参加光复杭州之役,参加讨袁斗争。后任遂昌县长、立法委员等职。 [[陈大夏]](?-1911年),字士辛,绍兴人。辛亥革命前在上海办爱国学校,因“苏报案”被牵连。后在上海任中学教职。[[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军,参与光复松江等地战斗。因内部遭忌被杀。 [[王秉璋]](?-1917年),字伯常,绍兴里王村人。早年参加光复会,辛亥时参加光复南京之役。后参加反袁斗争,随蒋尊簋在宁波谋独立,事未成被害。 [[沈仲九]],绍兴人。光复会员。留日学生,陈仪内弟,随陈仪工作多年。 [[孙采臣]],绍兴人。早年与许仲卿等一起参加光复会。参加光复杭州之役。 [[赵镜年]],绍兴人。早年与许仲卿等一起参加光复会。参加光复杭州之役。 [[卞鹤书]](1867年~1925年),嵊县显潭乡山墩村人。王金发的姨表兄,随王参加革命,由王介绍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军政分府禁烟局长。 [[马德先]](1867年~1945年),嵊县广利乡人。乌带党成员,后加入光复会。随胡士俊入大通学堂学习,一直随胡工作。胡去六通寺为僧后,马德先回乡务农。 [[史萼庆]](1868年~1950年),嵊县广利乡人。原为王金发家的管帐,后随王参加革命,加入光复会。民国元年(1912年),任绍兴军政分府花捐局干事。 [[周仲贞]](1870年~1933年),字毓奇,号小颠,晚号复园老人。嵊县开元镇五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曾与同宗族人开办开元蒙学堂、工艺学堂、农学社。三十三年,与徐锡麟结识并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盐茶局文牍科长,委查浙东盐场陋规。后又改任绍兴批验所监事长。 [[徐琛]](1883年~1938年),字献琛,又字颐臣,嵊县广利乡人。王金发的小舅父,光复会员。辛亥革命后曾任绍兴军政分府盐茶局长。 ==视频== ==<center>光复会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辛亥百年·历史人物】陶成章:以命酬国的光复会领袖</center> <center>{{#iDisplay:8dz6PYIQycG|560|390|qq}}</center> <center>建党伟业:光复会付出这么多,却被人认为搞分裂,孙文启程回国</center> <center>{{#iDisplay:y0891jjj44n|560|390|qq}}</center> ==參考文献== [[Category:政府組織]]
返回「
光复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