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92.1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克钦族 的原始碼
←
克钦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克钦族'''是[[缅甸]]的第六大民族,人口约1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克钦邦]]、[[掸邦]]、实皆省。在印缅边境和中缅边境瑞丽江流域以及[[中国]的[[云南省]]也有分布。 缅甸境内的克钦族人,根据1947年的缅联邦宪法约定的民族邦自决权,1961年组成了武装组织,截止2018年仍在争取民族独立。<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20764/a5e4eQCXrG-Bht0yR7Z_-FqJBl6xP0AQ1oHlzxNVOQ2YNIQE4F_meMZiiSYXOMoJCUzyDsG8u6GuwF8ITKJ_kdh6Hg_IM6J_T0PcXNCRRg4 网易军事.2015-02-26] </ref> [[File:克钦族1.jpg|缩略图|克钦族[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0058643261&di=d3b3f576a292476581fa7140e50a6f10&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rc.baidu.com%2Fforum%2Fw%3D580%3B%2Fsign%3D708386fa2d9759ee4a5060c382c04216%2Fc8ea15ce36d3d539ce79ed343187e950342ab085.jpg 原图链接]]] *'''中文名''' :克钦族 *'''外文名''' :kachin *'''分 布''' :[[伊洛瓦底江]]上游山区 *'''信 仰''' :[[基督教]] *'''人 口''' :100万左右 *'''起源地区''' :[[青藏高原]]东北民族 *'''特点''' ;极善于在山区行动 *'''民族源头''' :氐羌族群的一支后裔 ==历史记载==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克钦族是南迁的氐羌族群后裔。克钦族历史以来保留一种古老的习俗,老人去世后,要请巫师将老人的灵魂起渡回老家,巫师口中念念有词,一站接着一站念出地名,直到克钦族的老家。 ==简介== 克钦族主要分布在伊洛瓦底江上游([[恩梅开江]]、[[迈立开江]]、[[塔奈河]]、[[大盈江]]、[[瑞丽江]])山区,即缅甸北部、中国云南边境地区,在印控阿萨姆邦、那加西部山区也有少量克钦族。 [[File:克钦族2.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0058723941&di=6183ce0bbdc312dbb871f8c7cc8458b9&imgtype=0&src=http%3A%2F%2Fhkpic.crntt.com%2Fupload%2F201411%2F12%2F103474866.jpg 原图链接]]] 克钦族属蒙古人种,人体特征与中国汉族相近,相传为炎帝分支。“克钦”是他称,自称为“景颇”、“班阳”等。<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20764/64e03J8oX3B1XUchFtp6T372Mp13_42T7mDUdGJf3ryUV1NtmCBgVcivRewB6MufIZsL-V5PhL5TiFOgpMb4o9EysPIMnH9FIht0 搜狐.2013-01-12] </ref> 据考,缅甸联邦的克钦族为外来迁徙民族。截止2018年克钦族中仍有其祖先居住在“木转省腊崩”(平坦的山顶)的传说。相传,克钦人的祖先最先生活在蒙古草原南部,后迁至青海湖附近。大约在7世纪时开始由青藏高原东部沿横断山脉南迁。8世纪时已定居于高黎贡山一带了。11世纪,他们沿恩梅开江,迈立开江逐渐迁入今缅甸联邦境内。 克钦族进入今克钦邦境内之后,又分两路向南迁移。一路从孙布拉蚌沿着南部山地迁移,尔后又向西南方向迁移,另一路则沿着三角地带的山脉,从恩梅开江沿岸南下并逐渐定居下来。15世纪克钦族再次南迁高都丽王国,开始与缅族、掸族、克伦族接触,文化受到影响。 克钦族有4大支系:景颇、浪峨、载瓦、勒期。克钦族有自己的语言,克钦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克钦语与古汉语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也有明显关系。克钦族中操景颇语者人数最多,操浪峨语者次之。景颇语是克钦族的通用语,有6种方言:普通景颇语、喀古景颇语、高伊景颇语、户拱景颇语、督茵景颇语和腾乃景颇语。普通景颇语是克钦邦普遍使用的语言,也是学校的教学用语。 克钦文字为19世纪末美国浸礼教会传教士首先创制,后几经完善,现已固定成型。克钦族的传统社会形式为村社制,其基层政权实质上仍为头人、山官、土司所掌握。 克钦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主要行业有农业、畜牧业、矿产和林产品开采业以及家庭手工业。克钦族的农业分为平原种植、雨季山坡早地种植和梯田种植3种,平原和梯田种植比较固定。主要作物为水稻、玉米、豆类、麦子、甘蔗等,雨季山坡旱地种植较为粗放,多以刀耕火种、轮歇丢荒的方式进行。主要作物为旱稻、玉米以及套种的瓜果蔬菜。克钦族人饲养牛、猪、鸡等动物。饲养的目的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为了婚丧嫁娶和敬神的需要。 克钦族人大多相信鬼神和万物有灵,上层知识分子多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克钦人心地善良、性格强悍、豪爽倔强,有助人为乐的美德。 ==服饰== [[File:克钦族4.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0058795933&di=61ce61e980491abdecb0039e60a8cfb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2291416157%2C1046531791%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 ===男子服饰=== 克钦族男子服装一般为对襟圆领的黑色短上衣,下身着筒裙。克钦男式筒裙质地多为棉布,颜色较深。图案一般为黑底上配有绿色粗格花纹。此外也有着短及膝盖的宽脚裤或穿长裤的。老年男子喜欢留发辫,用黑布包头。年轻人则喜欢用白布包头。克钦族男子随身佩有长刀,肩上往往还斜挎着一个挎包。为了驱邪避祸,克钦族男子有纹身的习惯。 ===女子服饰=== 克钦族妇女一般穿黑色短衫,下着深颜色的花筒裙,佩戴银项圈、银耳环和银手镯。妇女上衣往往饰有一排排的银泡。已婚妇女均包头。脚穿拖鞋。 有些妇女受住在坝区的掸族妇女的影响,喜好穿紧身白色.上衣,用白布包头。 ==饮食文化== [[大米]]是克钦人的主食,[[玉米]、大麦、小米、[[芋头]]、豆类等次之。克钦族喜欢用竹筒烧饭,把适量的米和水灌入一段有节的竹筒内,把竹筒口用草或芭蕉叶塞住,放在火塘边烘烤,等竹筒烤焦后饭也就熟了。这时用刀把竹筒破成两半,将饭取出即可食用。这种饭缅语叫做“基[[倒特敏]]”([[竹筒饭]),吃起来清香可口。在野外煮竹筒饭非常方便省事,只要身带一把刀,带上米和取火工具即可。 吃饭时,克钦族人一般不用碗筷,每次进食时都要把食物用树叶或芭蕉叶分成若干包。不论宾主,不分老幼,每人二包,用手抓食。克钦族人非常喜欢喝酒,不管男女老幼,每人都要随身携带一个装满了酒的竹筒或葫芦壳。凡是婚丧、生子、乔迁新居、举行目瑙节等,他们都要大喝特喝。克钦人的酒量很大。喝酒时往往不需要下酒菜。 ==居住文化== [[File:克钦族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0058857758&di=b09f7dd0bc23c63ed0f30eb43ff1f334&imgtype=0&src=http%3A%2F%2Fpics6.baidu.com%2Ffeed%2Fd50735fae6cd7b89fb2a58d183bedea1d8330eba.jpeg%3Ftoken%3D35cd4d80f7417a6ad918d75c41732df6 原图链接]]] 克钦族一般将寨子建于海拔1500-2000米的高山上。每个寨子一般为十至几十户人家,大的可达百余户。为了防火,克钦人的住房互不相接。各寨之间相隔近则半里远则十多里。克钦族人的房屋为长方形,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房屋顶一般为人字形架构。 克钦族老百姓的住房称为“荫达”,山官、土司的住房称为“[[腾努]]”。住房的称呼虽然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荫达”与“腾努”的区分在于腾努里装饰有太阳、月亮的图案,供养着“玛岱”天神。除少数山官、杜瓦(土司)住瓦房外,一般百姓都住竹木结构的茅草房。一般而言,克钦人的住房多建在山坡上,一边接地,一边架空。也有建在离地面二三尺高的木桩上的。克钦族认为如此建房既可防潮,又可防蛇。克钦族房屋全用粗大的树干作为支架,地板多由剖开的竹子捆扎而成,墙则用粗竹席隔出。房子前面安放有进户入室用的木楼梯。 传统的克钦族房屋设有安放祖先及神灵牌位的“鬼房”。鬼房的柱子上要悬挂一条红绿巾和一些牛头,鬼房不允许外人进去。克钦族传统民宅一般开有前后两个门,前门为活人出入之用,后门是专门为鬼魂而开设的。客人要是误入鬼门,主人便认为是奇耻大辱,要罚这个走错门的客人杀牲祭祀,以安鬼神。 此外,有些克钦族人家还专门设有一间称为“英拉达”的少女住房,也有将贮存粮食的房间临时当“英拉达”用的。克钦族的房屋最多只住七八年,之后他们便要重新盖房。克钦族人常常是一家盖房多家相助。小的房屋一般一天就能完成,大房子两三天也能建完。建房时,主人不仅要用白酒、米酒和饭菜招待帮忙者,而且还要送给作为主要建房者的木匠师傅一个舂米锤和一付三脚锅架。新屋竣工后,要请巫师用两片干竹片磨擦生火,烧起大火塘,然后要用大火塘的火点燃其它各个火塘,以此表示妇女们可以开始在新屋内煮饭烧水了。入住新房时,克钦族人还要举办庆祝仪式。 ==家庭习俗== 家庭是组成克钦族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在克钦族<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420764/b160jK8vM4qsFdVeLMFTV5zEolK_wdTX69_ZGv5FkxK66jO3y8duBQTNhkJAAPJEh0_oDztSSD12PgYfZ7hhl9pvaYBSy1NoOi3K6YYPhVJ26bOB9PMAUjLc7dEGgCELixcxkosaKvOXaQ 万方数据,引用日期2018-01-25] </ref> 家庭中,父亲是一家之主。女儿成年出嫁后,要离开父母与丈夫一起生活,她也不再是父母家庭的成员。长子婚后虽然与父母分开组成新的家庭,但仍是父母家庭中的成员,可以供奉父系的祖先,继承父系的传统。幼子即使结了婚,也仍要与父母住在一起,并与父母一起在地里劳作。 [[File:克钦族6.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0058934953&di=cd6858c9349f42730b4933a1d5e8bdba&imgtype=0&src=http%3A%2F%2Fwx2.sinaimg.cn%2Fwap720%2F005AKqUogy1g63ty8chbij30k00c0762.jpg 原图链接]]] 在特权世袭和遗产继承方面,克钦族家庭十分注重遵循父母意愿和传统习惯。一般来说,只有男孩子才有世袭的权利。按克钦族的古老习俗,在施行“[[贡萨]]’’(封建主制度)和“贡劳”(非封建主制度)制度的地区,由幼子世袭特权,而在施行“贡尧贡洒”(民主制度)制度的地区,则由长子世袭特权。当地的首领由当地民众认可的“杜瓦”世袭者充任。由于幼子享有特权,可以世袭“[[杜瓦]]”,所以享有举办目瑙节、敬天神、接受民众送来的猎物和谷物的权力。 依照传统,非幼子可以在父亲的领地内重新开一块地生活,自己当“杜瓦”:也可以到其他的某一个“杜瓦”的属地,给当地的首领送些礼物,请求得到一块土地重新建立村落,成为“杜瓦”。但他不能享有父亲的特权和继承遗产。父亲去世,财产须由幼子继承。若幼子未成年,则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有义务继续抚养他。如果死者没有儿子或幼子是非婚者,则由其养子或者是其最小的弟弟继承遗产,也可以由其侄子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来继承。此外,死者的妻子也可以继承遗产.但她必须与死者的兄弟结婚。如果她与其他人结婚则会失去继承权。在施行“贡尧贡洒”制度的地区,一般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继承遗产。 克钦族人的亲戚分为三种:兄弟种、姑爷种和丈人种。兄弟种指父亲、祖父、曾祖父等生育的子女,姑爷种指家族中女子丈夫的亲戚,丈人种指母亲、祖母、曾祖母的亲戚。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克钦族人的血缘和亲缘关系。这种亲戚关系对克钦人的[[婚姻]]很有影响。 ==视频== {{#iDisplay:c09087sv0gi | 560 | 390 | qq }} {{#iDisplay:r0376qz0os4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530 禮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克钦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