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88.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全五代诗 的原始碼
←
全五代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全五代诗</big> ''' |- | [[File:P4YBAFiZicmAZ2 pAAA5XbVnf8c910 n.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G05/M00/92/83/p4YBAFiZicmAZ2_pAAA5XbVnf8c910_n.jp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3%80%8A%E4%BA%94%E4%BB%A3%E8%AF%97%E8%AF%9D%E3%80%8B&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4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全五代诗'''》编成于[[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1775~1778)。乾隆《函海》本作90卷,后道光、光绪[[《函海》]]本则为100卷,增荆南齐己诗9卷,北汉诗1卷,补遗1卷。 =='''全集'''== [[五代十国诗歌总集]]。辑者清代李调元(1734~?)。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进士。官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著有《童山全集》、《雨村曲话》、《雨村剧话》等。 《全五代诗》编成于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1775~1778)。乾隆《函海》本作90卷,后道光、光绪《函海》本则为100卷,增荆南齐己诗9卷,北汉诗1卷,补遗1卷。 =='''内容'''== 《全五代诗·凡例》说:“五代诗向无全本,今取昔人所附之唐末、宋初之间者,以成此书。”凡唐人而入五代或五代而入宋者,均加采录,但司空图、吴融等忠于唐室者则不采入。全书以五代十国的朝代国别分卷,计梁8卷,唐2卷,晋2卷,汉2卷,周3卷,吴6卷,南唐16卷,前蜀17卷,后蜀4卷,南汉1卷,楚4卷,吴越9卷,闽13卷,荆南12卷,北汉 1卷。朝代国别之下,按作者官爵、隐逸、道释等身份为序。同一作者之诗,又按乐府、四言、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七排、五绝、六绝、七绝等诗体排列。有作家小传。并有少量笺注。多取[[《五代诗话》]]材料。此书从 300余种书籍中广采资料,故颇完备,“有断章摘句,靡不收入”(《自序》),为五代诗仅有的较好辑本。 有乾隆《函海》本。又有道光、光绪《函海》本,《丛书集成》本即据以排印<ref>[http://news.66wz.com/system/2010/06/12/101945353.shtml "风流才子"黄损(图)],温州网2010年6月12日</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全五代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