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1.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八仙戏 的原始碼
←
八仙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八仙戏</big> ''' |- | [[File:八仙戏.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八仙戏 另称;八仙庆寿 出处;八仙庆寿 实质;吉祥小戏 |} '''八仙戏''',民间百姓称"打八仙"、"八仙庆寿",[[温州]]一带艺人统称之为"八仙"。系流布于[[青州]]、[[临淄]]接壤地方的民间小戏,乃是以外地流入的地摊演唱形式为基础,吸收当地艺术营养发展而形成的。由于演出此戏,惯例是开场演《[[八仙庆寿]]》,群众称之谓"唱八仙",随之沿习呼定名为"八仙戏"。 苍南“民间八仙戏”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八仙戏”属于正戏之前的吉祥小戏,是在苍南流传许久、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戏剧类型,一直以来深受社会大众喜爱。 ==概述== ===类别=== "八仙"是一种吉祥小戏,也是在正戏开演之前演出的折子小戏,分"大八仙"和"小八仙"。 ===形式=== 不论"大八仙"还是"小八仙",八仙戏的形式皆为神仙聚会,亦唱亦舞。 ===内容=== 主要内容是祈求赐福、庆寿、加官、送子、魁星点斗、财神进宝等。演出此类小戏,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 ===文词=== 八仙戏的文词,既有文彩绚丽的唱段,也有贴近民间生活的俚语。如《[[高老庄]]》中小姐的定场诗云:"春风剪开桃李花,白面红腮映日斜。对对蝴蝶穿翠柳,婉转莺歌透窗纱。"猪八戒变俊生后唱道:"携手相搀,二人闲游到花园。和风解人倦,色色景物鲜,桃李花争艳,蝴蝶翩翻。百转黄鹂遥呼唤,玉楼人醉杏花天。"而在《[[寻径]]》中猪八戒的唱段,则充满了泥土的芳香,如"猪八戒,笑嘻嘻,锅下腰,使力气。因为挣妻嘴拱地,桑棵挂得耳朵肿,碰上楂子嘴没皮,喷呀喷呀喘粗气。猪八戒拱了多时,二亩地还有八厘。"猪八戒与女子的对话,更是富地方色彩而又妙趣横生。 女:你拱就拱,不拱就铁匠挑炉-散火(伙)。 戒:你吃灯草灰啦,说话这么轻巧。 女:我背着石头驾云,根里就没点轻巧意思。 戒:那是在鏊子上睡的-话头焦爽着呢。 [[File:八仙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女:我老和尚吃面,不知焦爽啥滋味呢。 戒:我给你个拙老婆摊煎饼-一耙子捣了稀胡烂。 女:我看你和了面做"咕?"-不擀(敢)! 戒:我"呱啦鞭"打?牛-赶(敢)得你哞哞的。 八仙戏的音乐为曲牌体,已收集到的曲牌有:〔[[烛影飞]]〕、〔驻云飞〕、〔耍孩儿〕、〔[[桂枝香]]〕、〔号佛〕、〔混江龙〕、〔[[皂罗袍]]〕、〔步步紧〕、〔点绛唇〕等。这些曲牌,调式、旋律、节奏各有特点,有的柔情绵绵,有的粗犷奔放,如〔烛影飞〕旋律平稳舒展,尾句八度大跳,用假嗓,适于抒情;而〔耍孩儿〕节奏较紧奏,如行云流水,便于叙事;〔号佛〕则近于劳动号子;〔混江龙〕散起散收,中间反复,多用于武勇人物。其伴奏乐器,搬上舞台后,笙笛之外,又加上了京胡、二胡、唢呐等。打击乐器同于京剧,其中要说特点的话,就是曲牌起唱和中间的过门,有时加打击乐器,很像肘鼓子那样。八仙戏的表演,因其搬上舞台时,是以肘鼓子或京剧艺人作教师的,所以,基本是取京剧的表演程式,又有肘鼓子戏的几分生活化色彩,无明显的特点。 ===传统=== 旧时凡遇庙会、修祠、圆谱等活动,或者地方上有喜庆之事,必打"八仙",而戏曲演出团体如不会"打八仙",就无人下订单请戏。为此,演出团体对此颇为重视,任何班社招收艺徒学艺,首先要学会"打八仙"中的跳加官。 ==渊源== ===起源=== [[File:八仙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八仙戏源于宋元杂剧和南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称:"宋官本杂剧,即有《[[宴瑶池爨]]》。"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载有《[[瑶池会]]》、《蟠桃会》、《[[八仙会]]》、《王母祝寿》等多种名录,元钟嗣成亦著有《[[宴瑶池王母蟠桃会]]》。明朱有炖著有《[[新编福禄寿仙官庆会]]》、《群仙庆寿蟠桃会》、《新编瑶池会八仙庆寿》等。刻于明代的一本戏剧和散曲合集《[[风月锦囊]]》(在我国失传已久、但在[[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的圣洛伦索皇家图书馆保存着一种重刊本)第二十卷保存着[[朱有炖]]的《[[八仙庆寿]]》。清无名氏选编的《[[千家合锦]]》也选录了明传奇《[[长生记]]》中的《[[八仙庆寿]]》一出。明代教坊编演的群仙庆寿剧中,有《[[众群仙庆赏蟠桃会]]》、《祝圣寿金母献蟠桃》等剧目。日本的古典戏剧"能乐"剧本《[[谣曲]]》中,也保存着《[[西王母]]》、《东方朔》等剧目。 ===文本中的描述=== 此外,在明清小说中常有演出"八仙"戏的描述:《[[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中,描述梁山好汉受招安后,皇帝大宴梁山好汉时,教坊司、礼乐司出演八仙庆寿的情景。明末小说《[[鼓掌绝尘]]》第三十九回中,描述五月十三日关圣生辰时,在三义庙正殿前搭戏台演戏,当正戏《[[千金记]]》开演前则先演了《[[八仙庆寿]]》。清[[乾隆]]年间进士[[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大戏"条中有一段文字:"……有时鬼神毕集,面具千百,无一相肖者,神仙将出先有道童十二三岁者作队出场,继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者,每队各数十人,长短一律,无分寸参差。举此则其他可知也,又按六十甲子,扮寿星六十人,后增至一百二十人,又有八仙来庆贺,携带道童不计其数……"记述的便是"八仙庆寿"的内容。 ===演变=== 如今浙南一带流传的"八仙"戏与宋、元时期的"八仙"戏有渊源关系,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宋、元时期的"八仙"戏表现的是"神仙道化"和"隐居乐道"内容。到了明初,《[[蟠桃会]]》、《八仙庆寿》、《仙官庆会》等戏,则主要表现神仙庆寿和献瑞、驱邪,成为歌舞升平的吉祥戏了。从苍南得以保存的"八仙"剧本看,角色上仍沿用南戏的"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但剧本本身几乎看不出有何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仅是一种展演式的短本。从苍南现仍在表演的"打八仙"形式来看,内容上虽表现了西王母庆寿的热闹场面,但仅是一种热闹的吉祥戏,借其热闹的排场来烘托节令气氛,兼具祈福除煞的内容。特别是"八仙"中的"大八仙",场面盛大,气氛异常热烈,需剧团的全班人马上场,也有向观众亮行头、亮角色、亮实力的作用。可见现仍在演出的"八仙"是从明代以后开始演变的吉祥戏。<ref>[http://www.70380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199624 “民间八仙戏”独具特色,苍南获评第四批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 , 柒零叁 2017-10-16 </ref> [[File:八仙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形成=== 八仙戏形成于现[[淄博]]市临淄区五路口村。据该村现存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碑记,当时该村称"羊羔庄",是因为该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起,有六天的羊羔大会而得名。据此可知,这里是鲁中羊羔、皮毛、 山货重要集散地,也是各方艺人竞技献艺的地方。这一带还有许多大寺、古刹,村内有龙王庙、菩萨庙,邻村 十里内便有蓬松寺、铁佛寺、曹村庵等知名一方的寺庵,所以又是云游僧尼斋宿的所在。这些就是八仙戏起源形成于此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丁博民]]、[[詹仁中]]在《[[蓝关戏音乐介绍]]》中说:"蓝关戏是渔鼓的发展,它是顺着道教自西向东发展而随之流传的。"八仙戏原还有一出《[[烧海]]》,也是蓝关戏的传统剧目之一。从这里看到两者如出一源,即由渔鼓发展而成,由西向东传来。八仙戏的剧目,无一不分别归入《[[东游记]]》、《[[西游记]]》两大部中,看来归《东游记》的剧目-《八仙庆寿》、《烧海》是由[[山西]]传来的依据是肯定的。这些来自不同方向的剧目,在羊羔庄落户后,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据今五路口村老年演员李开先讲,他就曾听长辈们说过请肘鼓子艺人[[张华荣]]来给他们排武场、教身段的情况。同时他们与当地的京剧子弟班交流演出也是经常的事。这样逐步由"地摊"搬上了舞台。从清同治八年就有结构完整而严密的抄本看,至晚到清末,一个富地方特色的新剧种-八仙戏,已在这里形成了。 ==传说== ===由江南传来说=== 八仙戏的起源,当地传说有二:一说是由山西来了一个乞食人,住在龙王庙内,每日端瓢演唱讨饭谋生,村里人听他唱得悦耳,学了下来,后发展成了八仙戏;一说是1622年至1722年间(清康、乾年间),一帮江南戏子在羊羔大会上"盘地摊"唱高腔,笙笛伴奏,十分动人,当地热心戏曲活动的人们,请他们传教了几出戏,就是后来的八仙戏。从现在能见到的有关材料看,两说似都有一定的依据。先看由南方传来说,今存1882年(清同治八年)抄本,共收录剧目八个,第六出剧名下注"新续"二字,这就是说原有剧目为五个。这五个剧目中,有多处把"知道了"说成"晓得"。如《[[双叉岭]]》:"唐僧:悟空拉马速速起程。孙悟空:晓得。"《[[贾家庄]]》:"菩萨:看迎风茶来。大女儿:晓得。"这"晓得"显然是江南方言。再从当时称"唱高腔"看,高腔即弋阳腔,主要流布于湖、广、云、贵间,这里的艺人被临淄人称之"江南戏子",是完全可能的,以此可以肯定,部分戏目系由江南传来是可信的。<ref>[https://www.sohu.com/a/198558137_164307 喜报:苍南八仙戏给我们长脸啦!!] , 搜狐 2017-10-16 </ref> [[File:八仙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由山西传来说=== 再看由[[山西]]传来说。《[[八仙庆寿]]》中,[[张果老]]有唱段云:"张果老,手段高,简板打,渔鼓敲,驴在水上撒欢叫……"这里的"渔鼓敲"露出了由渔鼓演变而来的痕迹。而《[[八仙庆寿]]》的全部词语,又基本与蓝关戏《[[祭庙]]》(又称《敬火神》)相同。仅举开场唱段为例,就可窥全豹。 《八仙庆寿》《祭庙》 玉皇敕令九重天,玉皇敕旨九重天, 王母蟠桃会众仙。王母蟠桃宴众仙。 南山松柏枝枝绿,南山青松枝枝绿, 北海灵芝朵朵鲜。北海灵芝朵朵鲜。 对对金童捧寿酒,对对金童斟寿酒, 双双玉女作诗篇。双双玉女赠诗篇。 三杯醉倒蓬莱客,吃酒醉倒蓬莱阁, 八仙庆寿万万年。八仙庆寿万万年。 ==传播== 该剧种形成初期,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迅速流传到了今青州彭家庄,临淄东境刘辛、郑辛、曹村一带,占有了一方的观众。 八仙戏搬上舞台后,随着艺术上的提高,剧目也不断增加。除移植剧目外,清末童生于汉章还编创了《[[无底洞]]》、《[[离中离]]》(当地称荒唐话为"离话"》两出。《离中离》中有唱词云:"不耍[[济南]],先逛[[青岛]]胶州湾,找个事情干,就有大银元。"看来有针砭时弊寓意。这时,全部剧目达20出。 1954年,临淄县文化馆第一次对八仙戏进行发掘,发现了清同治八年抄本,并创作现代八仙戏《[[两个苫子]]》参加了1955年山东省戏剧创作会演。1959年,五路口村业余剧团创作八仙戏《[[一罐铜钱]]》,参加了昌潍地区戏剧会演。1956年,五路口村业余八仙戏演员[[王家义]]出席了[[山东]]省剧目工作会议,在会上表演了八仙戏,并献出了有17个剧目的八仙戏抄本。1991年,由[[纪根垠]]主持校点注释八仙戏古籍抄本《[[西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到1995年,五路口村还保留着年、节上演八仙戏的传统。 [[File:八仙戏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剧目== 八仙戏的剧目《[[烧海]]》因犯本村龙王庙忌停演而致失传。现见于1950年前抄本的有《[[白虎岭]]》、《万寿山》、《白云洞》、《[[贾家庄]]》、《寻径》、《毒敌山》、《[[高老庄]]》、《双叉岭》、《闹沙河》、《[[火云洞]]》、《陈家庄》、《黑风洞》、《[[阴雾山]]》、《黄花观》、《无底洞》、《[[洪江口]]》、《刘全进瓜》。这些剧目,从其总体上看,多数内容健康,并具雅俗共赏的特点。如《[[八仙庆寿]]》全剧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情趣,并有时给人以幻景的美感。《[[火云洞]]》等搬演了《[[西游记]]》孙悟空为民除害的故事;而《陈家庄》中的鲤鱼精、《[[黑风洞]]》的蜈蚣精等,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浓厚的劝善色彩。但也有少量的剧目有不健康因素和糟粕夹杂其间,如《[[洪江口]]》宣扬因果报应;《[[刘全进瓜]]》游十八层地狱,迷信、恐怖。 苍南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民族民间艺术普查中,发现龙港镇戏剧协会主席[[高福玉]]先生保存了15套"八仙"剧本,其中"大八仙"有《[[三张桌]]》(又名文武会)、《天官八仙》、《七星八仙》、《[[赐福]]》、《上寿》、《狮子鹤八仙》、《拾福》、《[[堆仙]]》(又名《奉蟠桃》)等剧目;"小八仙"有《万道金光》、《三星》、《抬寿》、《[[富贵长春]]》、《一文钱》、《上台盘》、《送子》等剧目。<ref>[http://www.fengsuwang.com/minjian/cangnanbaxianxi.asp 苍南民间“八仙戏”] , 炎黄风俗网 2019-03-02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i0615ypwkru|480|270|qq}} <center>2018临淄百姓春晚 八仙戏《八仙庆寿》</center> {{#iDisplay:f0340s96zpy|480|270|qq}} <center>苍南民间八仙戏《万道金光》</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八仙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