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87.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的原始碼
←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1.jpg|缩略图|[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cdn.clm02.com%2Fezvivi.com%2F255477%2F255477_4.jpg&refer=http%3A%2F%2Fcdn.clm02.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2161006&t=b70af518b0b5306b4e858b2d9a1fe90d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pv=&ic=0&nc=1&z=0&hd=0&latest=0©right=0&se=&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ctd=&sid=&word=%E5%85%AB%E5%A3%B0%E7%94%98%E5%B7%9E%C2%B7%E6%91%98%E9%9D%92%E6%A2%85%E8%8D%90%E9%85%92 图片来源]]]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是南宋词人汤恢所做的一首词,上片写隐居者的举止行为,下片写隐居者的心灵世界,全词既有孤高的情怀,又充满着对红尘的向往,更有深深的悲愁无奈,这三者交织在一起,把南宋江湖词客的复杂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艺术上,全词婉约而深沉,十分动人。 *作品名称: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创作年代:南宋 *作品体裁:词 *作 者:汤恢 *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原文== 八声甘州①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②。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③,红雪霏霏④。隔屋秦筝依约⑤,谁品春词⑥?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⑦,但一瓢饮水⑧,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⑨,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⑩,十里荼麋⑪。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b2759ff60729.aspx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古诗文网]</ref>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②苎(zhù)萝衣:苎蔗藤罗制的衣,山野隐士所穿。 ③冉冉:缓缓流动貌。 ④红雪:指凋落的红花。霏霏:形容雨雪之密。 ⑤秦筝:指宝筝。战国时流行秦国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 ⑥春词:男女之间的情词或咏春之词。 ⑦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宋林逋隐居于此。 ⑧一瓢饮水:喻生活俭朴。 ⑨销魂:魂魄消散,形容极度哀愁。 ⑩啼鴂(jué):杜鹃的叫声。 ⑪荼(tú)麋(mí):也作“酴醾”,春末夏初开花。 白话译文 摘下青涩的[[梅子]]来佐酒,但酒薄不足以抵御暮春的残寒,更何况穿的是单薄的苎萝衣。正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杨柳枝叶婆娑,如团团绿云,柔软披垂。落花纷纷,远望去像是降下的红雪。沉思静想间,又隐约听到邻里的歌妓正低按秦筝,唱春词吟新诗。回首往昔,那曾经的风流繁华,恍然如梦,只剩下斜晖脉脉,流水悠悠,一切俱已消逝,令人无限感伤。 我隐居在孤山山下,每日长掩苔扉,深居简出,一箪食、一瓢水足矣。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因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而能时刻保持着一颗恬然自得的心。远望天涯,看看又是一年春尽,不禁黯然销魂,搔首踟蹰,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正随着春天匆匆流逝,眼泪便在不知不觉间轻弹暗洒。这时耳边又传来了杜鹃的声声悲啼,那凄惨的叫声回荡在山间,仿佛在说着“不如归去”;荼种花正盛开,布满十里山谷。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汤恢寄隐在西湖山下,过着简陋的生活,想要隐居于此,但是却未能彻底忘掉人世,仍然对北宋有着难以割舍的故国之情,故词记之。 ==作品鉴赏== [[Fil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2.jpg|缩略图|左|[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g.search.alicdn.com%2Fimg%2Fbao%2Fuploaded%2Fi4%2Fi1%2F2201441381336%2FO1CN016UAaDt1Ljvhfh0wf9_%21%212201441381336.jpg&refer=http%3A%2F%2Fg.search.alicdn.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12161123&t=621ee95a3fba2e257e8e1a41bc0b4b1c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ipn=r&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pv=&ic=0&nc=1&z=0&hd=0&latest=0©right=0&se=&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ctd=&sid=&word=%E5%85%AB%E5%A3%B0%E7%94%98%E5%B7%9E%C2%B7%E6%91%98%E9%9D%92%E6%A2%85%E8%8D%90%E9%85%92 图片来源]]] 整体赏析 这首词表现的是南宋江湖词客的矛盾心态。他们是一群处于才与不才,仕与不仕之间的所谓的名流。在他们的性格中,有浪漫冲淡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对功名、爱情等的渴望,这一切使他们经常会处于焦虑、惆怅之中。前片写隐居者的举止行为,后片写隐居者的心灵世界;前片逐层衔接而下:因摘青梅佐酒而赏花,却见绿叶如云冉冉,飘动,红花如同飞雪纷纷凋谢,沉思静想中又隐约听到邻里歌妓唱词弹筝,唤醒了他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后片的抒情全从上片饮酒、观花,听琴中来。<ref>[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cb59cc7b6d9c44c6b5052203de455a34&from=kg0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百度汉语网]</ref> 上片“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孤山多梅,故有“摘青梅”之说,同时梅也是隐士自比之物。“青梅荐酒”,既言生活的俭朴,又别有一种风味,但后面的犹怯残寒,又传达出其并不闲适自得。“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这几句写景如画,色彩绚丽迷人,充满着红尘的欢乐和喧嚣。“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此二句写眼前的见闻,唤醒了词人记忆深处的繁华旧梦。 下片“寄隐孤山之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这几句写词人性格中恬淡隐退的一面。“苔扉”化用唐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蕴,极写隐居处的清幽和主人的高雅。“孤山”、“白鹤”显然是参照隐居孤山、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来说的,他是宋代隐士的楷模,其故事则被传为佳话。“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祢,十里荼种。”这几句又转而抒发心中的惆怅焦虑和伤春之情。词人送春,更是在送走自己的一切青春和追求,他终非真正的隐士,简陋的生活方式、平淡的生活内容,常常使他觉得自己在虚耗青春,并因人生愿望得不到实现而心有不甘。这也正是其思想中矛盾的一面。 全词既有孤高的情怀,又充满着对红尘的向往,更有深深的悲愁无奈,这三者交织在一起,把南宋江湖词客的复杂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名家点评==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玩词意,殆南宋遗民放浪泉石间者。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朱立春:在艺术上,全词婉约而深沉,十分动人。(《[[唐诗宋词]]》) ==作者简介== [[汤恢]],宋人记载又别作恢。字充之,号西村,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宋末紫望为诗友,其词兼得柔媚与劲峭之致,惜流传至今者甚少,仅数阕而已。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返回「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