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72.17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公元 的原始碼
←
公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公历纪元.png|350px|缩略图|右|<big>公历纪元</big>[https://pic.wenwen.soso.com/pqpic/wenwenpic/0/20190623064003-1177566975_png_600_470_396909/0 原图链接][https://wenwen.sogou.com/z/q712744949.htm 来自 搜狗问问 的图片]]] '''公元'''(''' A.D.''' ),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Anno Domini(A.D.)(拉丁)。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主前Before Christ(B.C.)。但是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用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的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ref>[http://www.ckdzb.com/newshow.aspx?id=73395 公元前和公元后从那年开始算起?公元纪年是怎么来的],参考之家,2019-2-26</ref>。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通用==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 ==算法== [[格里历]]与[[儒略历]]<ref>[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8-07/16/c_137340911.htm 公历的前身——儒略历],科普中国,2018-07-16</ref>大致一样,但格里历特别规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纪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设闰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历仅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闰年。格里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约每3300年误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点回归年的365.24237日,即约每8000年误差一日;而儒略历的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到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 ==视频== ===<center> 公元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历史上经常说的“公元前”“公元后”是怎么来的?今天可算知道了</center> <center>{{#iDisplay:r082741xz5s|560|390|qq}}</center> <center>历史公元纪年法</center> <center>{{#iDisplay:i0810343hox|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27 歲時;曆法;應用天文學]]
返回「
公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