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5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六书音均表 的原始碼
←
六书音均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六书音均表.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7239357.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47418/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六书音均表'''》,[[中国]]传统古音学著作。段玉裁(见“说文解字注”)著。本表附于段氏《说文解字注》卷末。有经韵楼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检阅甚便,但偶有断句之误。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全书由5个表组成。表1,古均17部表,列段氏所定古韵17部,并于每部之间注明所包含《广韵》哪些韵目。段氏未标明17部之名称,按[[古音学]]通行名称,其各部为:(1)之部,(2)萧部,(3)幽部,(4)侯部,(5)鱼部,(6)蒸部,(7)侵部,(8)谈部,(9)东部,(10)阳部,(11)耕部,(12)真部,(13)文部,(14)元部,(15)脂部,(16)支部,(17)歌部。在17部表之后,段玉裁概要阐述了确定古韵分部的主要理由以及对于上古四声、声音流变、谐声与古韵之关系以及转注、假借的语音关系等问题的观点。表2,谐声表。将全部谐声声符分系于17部之下。表3,古17部合用类分表,主要阐述段玉裁的合韵理论。表4,《诗经韵分十七部表》,以17部为纲,于每部之下罗列《诗经》全部韵例,以此表明《诗经》入韵字之部属。表5,群经韵分17部表,亦以17部为纲,于每部之下罗列《诗经》以外先秦典籍中韵例,以作为表4之旁证。表2、表4、表5是段氏古韵理论的材料依据,与表1相互配合,加上表3所述合韵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反映了段氏古音学之全貌。 本书在古韵分部上提出3点创见,其一,支、脂、之分为三部,戴震许为“此足下卓识,可以千古矣”。其二,侯部独立,获江有诰等赞成。其三,真、文分部,亦为大多数古音学家所接受。关于古韵分部,[[顾炎武]]定为10部,较为粗疏,仅为后世古音学家提供一初步基础,江永定为13部,比顾氏前进一步,但犹未完善,至段氏定为17部,古韵分部之基本格局即已确定,其后古音学家之研究仅限于局部问题之修正,不能突破段氏之基本格局。《六书音均表》提出古四声说,实开创古音学研究之又一新领域,为前人所未涉及。段氏的古无去声说,虽未获得普遍赞同,但对有些古音学家如王力等有较大影响,《六书音均表》所阐述之合韵理论,是对古韵材料中某些矛盾现象的解释,对此江有诰等皆有异议,但段氏理论不失为一派观点之代表。还论述了古音学与训诂学、文字学的关系,提出“假借取诸同部者多,取诸异部者少”,“转注取诸同部异部者各半,十七部为假借转注之维纲”。对于[[训诂学]]和文字学研究的影响颇大。但段氏在训诂学研究实践中贯穿自己的理论时尚有游移不定的地方。本书成书并付梓以后,段氏在古韵分部上又接受了孔广森东、冬分立和江有诰侯部当有入声相配的主张,对自己的古韵分部学说有所修正。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ref>[https://www.doc88.com/p-2751295827790.html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ref>,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center> 六书音均表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诗词浅谈·古音和汉语拼音</center> <center>{{#iDisplay:n0776qt8vmx|560|390|qq}}</center> <center>有趣的古音:音韵学概论介绍</center> <center>{{#iDisplay:w0627eyoo4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六书音均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