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49.1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兰矩瘤蛎蚧 的原始碼
←
兰矩瘤蛎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兰矩瘤蛎蚧.jpg|缩略图|[https://pic.sogou.com/d?query=兰矩瘤蛎蚧&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2 原图链接][http://www.huamu.cn/news/detail-128664.html 全球花木网]]] '''兰矩瘤蛎蚧'''昆虫名,为同翅目:蚧总科:盾蚧科。分布在沪、苏、浙、台、晋、陕等地。寄主植物有[[香樟]]、 [[建兰]]、[[墨兰]]、[[剑兰]]、苏铁等。特别是对香樟危害更为严重,固定在叶片正反面吸取汁液,叶柄部只要有一头雌蚧寄生,则此叶很快枯焦。若枝条上如皮层一周布满此蚧,则上不整枝枯焦,这是早期发现此蚧危害的重要标志。严重时若整株香樟主干布满蚧体,可导致树木死亡。此蚧有雌雄相对分群集中的习性,叶上以雄蚧为多,枝干特别在腋芽、分叉处以雌蚧为多。<ref>[https://news.sina.com.cn/o/2005-09-06/14346875366s.shtml 罕见樟竹虫害入侵莘庄工业区两种害虫可能随外地苗木入沪目前已受控不影响全市]新浪中心</ref> == 形态特征 == 成虫 成虫(雌):介壳前狭后宽,长2.4mm,宽1.46mm,呈长梨形,黄褐色。壳点深褐色,突出于介壳前端。雌成虫体长1.5~1.6mm,长梨形,淡黄色。在中胸腹面有腺瘤3个,后胸腹面有6个,每腹节侧各4个,臀角2对。孕卵后体色逐渐变为淡紫色,到产卵前期除头、尾外则呈淡紫红色。 成虫(雄):介壳较小,呈狭长状,长1.46mm,宽0.59mm,壳点黄褐色。 卵 椭圆形,淡紫色。 幼虫 初孵若虫卵圆形,淡紫色;1、2龄虫体长梨形,黄白色,介壳由黄褐色逐渐变成深黄、黄褐和黑褐色。 == 防治方法 == 1、注意通风。及早发现虫体,并用毛刷刷去虫体。 2、大面积发生时,可化学防治。一般在若虫孵化盛期,喷洒药剂1~3次。每次间隔约10天。常用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速扑杀乳剂1000倍液。 == 发生规律 == 兰矩瘤蛎蚧在上海地区 1年发生3代,大多以受精的雌成虫越冬,少量以孕卵雌成虫、产卵雌成虫和若虫越冬。第1代若虫,3月下旬始见,孵化高峰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若虫孵化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3代若虫孵化高峰期为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 兰矩瘤蛎蚧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翌春5月中下旬产卵于介壳内,每头雌蚧产卵20~30粒。初孵若虫缓慢爬行多在主脉两侧,少数在叶缘固定刺吸危害,并分泌蜡质逐渐形成介壳。世代不齐,下半年又有较显著的若虫出现高峰。<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606977453&ver=1&signature=fDrXUaw76FUjyFxxMidk5s*eP3zSF*IikHv8664xg5fjNPSLz6*VA5qAzFUWusQpf*kmCZk3mK46Ynh4XknlG4sEhL2GvWLhigNCo1MshEucr--l2*GlnsM*gV0E6d8BxAqGEmw7fYYy09wfiUVgEpH2oV2HEDST0t4SjpuYdp4= 【国光微讲堂】香樟兰矩瘤蛎蚧的发生与防治]微信</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兰矩瘤蛎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