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97.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关中平原 的原始碼
←
关中平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关中平原</big> ''' |- | [[File:关中平原.png|缩略图|居中|[http://upload.mnw.cn/2018/0208/1518054014920.pn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关中平原 外文名: Kuan-chung Plain 别 名: 渭河平原 关 系: 居关中盆地中部、晋陕盆地带南部 |} '''关中平原''':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亦称渭河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居关中盆地的中部、晋陕盆地带的南部,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安康盆地)、秦巴山脉,西起[[宝鸡]],东至渭南,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3994494943_ee1727df00100b1z6.html?sudaref=www.so.com&display=0&retcode=0 究竟哪里是关中平原?这里告诉你]新浪新闻, 2018年08月12日</ref> ==基本信息== 关中平原,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 ==关中简介== 中国陕西省中部平原,又称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渭南,南接秦岭,北接渭河北山。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米。居关中盆地的中部、晋陕盆地带的南部。它由断陷而成,习称渭河地堑,经渭河、泾河、洛河冲 积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着名,号称”八百里秦川“。盛产小麦、棉花。有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 历史上关中屡有地震,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里氏8级。关中盆地南倚秦岭,北界“北山”。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 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39064.5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机耕、灌溉条件都很好,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250~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市临渭区的阳郭原、华州区的高塬原、华阴市的盂原等,如今已发展成林、园为主的综合农业地带。 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渭南,海拔约325~800米,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东部最宽达100公里,西安附近约75公里,眉县一带仅20公里,至宝鸡逐渐闭合成峡谷,形似“新月”。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因为秦国曾经强大,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 ==名称由来== 渭河从两座大山的夹角处,猛地一跃,便冲出山的包围,进入了大平原了。公允地讲来,这平原正是河流的产物,是它在亿万年来,裹挟的泥沙在步入黄河之前,在这里形成的囤积。人们把这种平原叫冲积平原。 这平原有八百里长。宽的地方有三百里宽,窄的地方有一百多里宽。南边的高山叫秦岭,北边的高原叫陕北高原,它们将这块平原夹定。人们将这座平原以这条河流来命名,叫渭河平原。而在历史上,好事者又叫它关中平原。 为什么叫它“关中”,原来它的东西南北,被四座雄关围定。东边的那座关,叫函谷关,就是一个叫老子的写《[[道德经]]》的人,骑青牛飘然而过的那个关。西边的就是我们的大散关。“大散关”是它的名字,“铁马金戈”是过去文化人给这个气象森森的关隘加上的一句张扬的词儿。南边的那个关叫武关,北边的这个关则叫萧关。萧关在平凉境内。据说,匈奴大单于冒顿至萧关,属下问:“匈奴人的疆界在哪里?”冒顿马鞭一指:“匈奴人的牛羊在哪里吃草,哪里就是匈奴人的疆界!” 如是四座雄关,将这块枣核状的平原围定,将这平 原上的一代一代的人物围定,将平原上的那座千古帝王之都围定。 ==形成特点==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关中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 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以北,从西向东有西平塬、和尚塬、周塬、积石塬、始平塬、毕塬、美塬、许塬等;渭河以南从西向东有五丈塬、细柳塬、神禾塬、少陵塬、白鹿塬、铜人塬、阳郭塬、孟塬等。 ==历史物产==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着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如今,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 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历史称号==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金城千里”指关中平原四周为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面是黄土高原,再向北方和西北方,还有黄河天堑为屏障,东面也有黄河阻隔,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所以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 人们都熟知四川盆地(北部是成都平原)习惯称“天府之国”,也就是说这里物产丰饶,犹如天之库府,其实最早称为“天府”的,却是关中。战国时期,苏秦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比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谓早了500多年。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 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历史相关故事== 据说在最初的日子里,这里没有平原,这里没有千古帝王之都,这里也没有那些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的我的家族人物。那时的平原,是一片汪洋,汪洋的四周则是沼泽地,是参天的古木,是建在白鹿原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是呆呆地望着家门前这一汪大水倚门而立的老翁,是从沼泽地和灌木丛中走出来的呆头呆脑的黄河象。 是一个叫大禹的人赶到了这条河的尽头。在那里,在那个叫风陵渡的地方,他高叫一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罢挥动一把老镢头使劲地挖呀挖。只听“哗啦”一声,渭河泻了。这激情的水流一泻千里,欢快地进入了黄河。两条河流汇在了一起,两只胳膊挽在了一起,它们像交媾一样,每一滴水滴都因此而痉挛起来。 这样,平原显露了出来,黑油油的泥土显露了出来。而河流,它缩成一股时而散漫时而咆哮的水流,在渭河平原的中间地带,一个相对固定的河床中开始流淌。而在河流两岸,人声嘈杂中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村庄,人们纷纷地从山腰间下来,撵着这水临水而居。 ==关中关隘== 长安所在处的渭河平原区之所以被称为关中,因为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内,故称关中。 〖潼关〗 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南靠大山,东西百余里,开路于断裂的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本名函谷关,东汉后才改名为潼关。战国时期,六国屡屡合纵西向攻秦,但亦只落得屡屡饮恨于函谷的凄惨下场。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就是这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令长安稳如泰山,避过关外的烽火战乱。 〖大散关〗 大散关亦称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 地。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 ;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即收拾残兵, 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 至原下。 有人劝吴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当时,吴乏粮,故兵无斗志。吴与弟吴麟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麟、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 陆放翁为记此战,特作诗曰: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武关〗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已建置,名“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春秋秦国建置这个关口,汉唐,是京都长安南部雄关要塞,关城建筑在狭谷间一块高地上,北依少习山,南临武关河,依山傍水,雄伟险绝。春秋时老子骑青牛,过武关,就是在此地留下了扬扬五千言的道德经,流传千古。 《[[全唐诗]]》中收录了唐朝诗人李涉写武关的几首诗,一首《[[题武关]]》,一首《[[再宿武关]]》,还有一首《[[咏史]]》,也是关于武关历史事件的,都是七言绝句。《[[再宿武关]]》全文如下: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杜牧也曾有过《[[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戌旗长卷夕阳中。 〖萧关〗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着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另外,县城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的城障,将县城团团围在中央,构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 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唐代沿袭秦汉时之萧关,旨在重振秦汉萧关之雄风。其大致方位应在今宁夏海原县石峡口一带。宋萧关址大致方位相同。一说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的高崖一带;一说在同民县南红古城。其实,石峡口要隘与红古城古址,均为宋萧关防御体系上的军事设施,应包括红古城与石峡口在内,为宋萧关遗址。 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文化带,那么,萧关亦是这一文化带上璀璨的一环。王维曾有《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关中城市== 〖副省级〗 西安 莲湖区 新城区 碑林区 雁塔区 未央区 灞桥区 长安区 临潼区 鄠邑区 高陵区 阎良区 蓝田县 周至县 〖地级〗 咸阳 秦都区 渭城区 杨陵区 兴平市 彬州市 武功县 泾阳县 三原县 礼泉县 乾县 永寿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 宝鸡 金台区 渭滨区 陈仓区 凤翔区 岐山县 扶风县 眉县 陇县 千阳县 麟游县 凤县 太白县 渭南 临渭区 华州区 华阴市 韩城市 富平县 蒲城县 大荔县 合阳县 澄城县 白水县 潼关县 铜川 耀州区 印台区 王益区 宜君县 ==地理地貌== 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为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巨型断陷带。盆地两侧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线上有一连串泉水和[[温泉]]出露。南北两侧山脉沿断层线不断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堑式构造平原。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第四纪松散沉积,最大厚度达7000余米。因地壳间歇性变动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阶地。一二级阶地组成关中平原的主体,当地称“原”,自上而下如阶梯状的头道原、二道原、三道原。三道原相当于二级阶地。原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着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 、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如今,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气候特点== 渭河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均温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其中6~9月份占60%,多为短时暴雨,冬春降水较少,春旱、伏旱频繁。 ==险要地形== 关中四面高山环绕,有极高的军事防御价值。 关中的四周屏障 关中南面有秦岭连绵,隔绝南北;北面有北山,阻隔了西安与北方的交通;东面有崤山纵列,作西安的屏障;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抵挡了西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防守上的优势 关中地势险要,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守军只要坚守四面山岭上的关隘,敌人是难以攻入西安的。因此古人说关中「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不少君主为了首都的安全,都选择在关中的名城西安建都。 关中关隘:长安所在处的渭河平原区之所以被称为关中,因为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内,故称关中。 1、潼关 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渭河平原 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余里,开路于断裂的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本名函谷关,东汉后才改名为潼关。战国时期,六国屡屡合纵西向攻秦,但亦只落得屡屡饮恨于函谷的凄惨下场。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就是这险峻的兵家必争之地,令长安稳如泰山,避过关外的烽火战乱。 2、大散关 大散关亦称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 ,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战失败后,宋将吴即收拾残兵, 屯据和尚原,刚立好栅寨,金兵已 至原下。 潼关为四关之首 有人劝吴移屯汉中,保住入蜀之关口,吴认为:“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败了来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入寇。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成、凤州出大散关。当时,吴乏粮,故兵无斗志。吴与弟吴麟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这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十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麟、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并用骑兵断其粮道,共交锋三十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此役宋军大胜。 陆放翁为记此战,特作诗曰: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武关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已建置,名“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春秋秦国建置这个关口,汉唐,是京都长安南部雄关要塞,关城建筑在狭谷间一块高地上,北依少习山,南临武关河,依山傍水,雄伟险绝。春秋时老子骑青牛,过武关,就是在此地留下了扬扬五千言的道德经,流传千古。 《[[全唐诗]]》中收录了唐朝诗人李涉写武关的几首诗,一首《[[题武关]]》,一首《[[再宿武关]]》,还有一首《[[咏史]]》,也是关于武关历史事件的,都是七言绝句。《再宿武关》全文如下: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杜牧也曾有过《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戌旗长卷夕阳中。 4、萧关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着名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萧关不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秦长城以及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另外,县城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岗、沈家台、城东沟口的城障,将县城团团围在中央,构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 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其设计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叹为观止。 萧关,古代西北边地着名关隘。 秦汉萧关,应该是指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处在这一防御地带上的瓦亭,地处六盘山东麓边缘,实质上是萧关的重要屏障。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三关口,是萧关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个防御体系。 唐代沿袭秦汉时之萧关,旨在重振秦汉萧关之雄风。其大致方位应在今宁夏海原县石峡口一带。宋萧关址大致方位相同。一说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的高崖一带;一说在同民县南红古城。其实,石峡口要隘与红古城古址,均为宋萧关防御体系上的军事设施,应包括红古城与石峡口在内,为宋萧关遗址。 萧关故道亦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对于陇右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繁荣商贸、方便交通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文化带,那么,萧关亦是这一文化带上璀璨的一环。[[王维]]曾有《[[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发展物产== 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干流及支流泾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国古代着名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漕渠、成国渠、龙首渠都引自这些河流。关中平原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关中平原为中国工、农业和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近年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关中平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