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18.1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养身美寓(李梅) 的原始碼
←
养身美寓(李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养身美寓'''<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8338936/pexels-photo-8338936.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养身美寓》'''是[[中国]]当代作家李梅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养身美寓=== 大山村和皖南别处的山村不一样。居民不会因为山高路远而迁徙到县城去,常住人口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山民们不会荒废了田园茶场外出打工,而是安心在家做生意,一样把日子过的风生水起。 据说,曾经有一位罹患癌症的病人,心灰意懒遁世仙寓山,饮泉水食土菜吃富硒米,一段时间住下来神清气爽,病情竟然得到了控制,几年后奇迹般地痊愈了。 请教度娘才明白,大山村有着含石煤和腐殖质较高的黄棕土壤,硒含量高于普通土地20倍,是该村无癌症和110岁高寿的重要法宝。因此吸引了众多的中老年游客来此休养生息,调理身体。 大山村因缘际会成了中国村,南腔北调起来。 高阿姨夫妇来自[[山东]],经朋友介绍,年初二来此旅居,三个月已过,还没有想回去的意思。她说,这里的山才叫青山,古树参天,竹林如海;这里的水才是绿水,碧绿清洌,波光潋滟。 七彩玉谷还可以拾到或棕红或纯白或青或蓝的彩色花岗石呢!一帮精明的湖北老太太抢着说,以小女孩似的纯真笑谈掩饰了收获颇丰的狡黠,言语中充满了对自然野趣的莫名欢喜。 我不禁想起自己那一辈子只晓得苦熬苦作的父母,她们如何才能潇洒如斯,摒弃传统居家模式,纵情山水,择优而居,过上远离PM2.5的无霾日子?消费观念不同,健康理念不同,含饴弄孙,共享天伦的固有模式,或许成了阻碍他们拥抱自然,返璞归真的桎梏。 春天的新绿衬托着白墙黛瓦,色彩分明,徽韵浓厚。星级标准的农家乐管理食宿三餐,每天人均消费百元左右,喝的却是有机绿茶,富硒茶 ,吃的是山笋,小杂鱼,梅干菜,蒿子粑粑,富硒米。还有一份清靓香淳的土鸡汤,眨眼之间就被红唇贝齿消灭殆尽,砸吧砸吧嘴,有难忘儿时妈妈的味道。 午后小寐一会,再去山中游走一番。农家院里有三五老人在摸纸牌,廊桥上有几人在拉呱,古亭中有二人在下棋博弈,树荫中有人影在踟蹰澹荡,皆物我二忘,怡然自得。我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我,没有喧嚣,唯有淡然。我不由得放松心情,把来时的沉重一一卸下,跟着村民把脚下节奏放慢,再慢,时光仿佛也消逝的很慢。 通往神龙谷的栈桥在谷底蜿蜒,溪水湍急一路狂奔,瀑布的巨大冲击声指引着我寻声而至,署名"一帘幽梦"的石碑转角,隐现一处天然水帘洞,游客需要穿洞而过,继续行走,溅起一身水花,冰凉彻骨但力道热烈。宽银幕似的白练飞流直下,落入凹型的天池之中。据说这就是古址仙女浴池,难怪传说这仙寓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果然有迹可循。 抵达仙寓峰时,众人皆香汗淋漓,脸庞微泛红晕,平常缺乏运动的疲乏之态毕现。面对造物主的恢宏杰作——天然壁画,我瘫坐在一块嶙峋巨石上歇脚,遥望西黄山群峰挺拔,碧水瑶池,[[峡谷]]幽深,[[山脊]]梁骨,一派翠绿盎然。一阵山风掠过,树摇竹舞,漾起碧波,山坳里田园屋舍兀自静若处子,一派江南水墨画般祥和。 大山村的王姓一脉,据说大有来头。相传是王莽改制失败后,子孙亲信逃亡在此依山结庐,绵延子祠,耕读传家的遗老。更有王氏后人私藏族谱供于祠堂予以佐证,令人不由得不信服免疑,心生肃穆,叹其家族历史繁复隽永。 是夜,光洁的月色发出幽暗的光芒,林立的山峦立刻呈现出黑黢黢的怪异形象。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间或几声鸡鸣狗叫,使山村显得更加寂静空旷。几个闲不住的年轻人不习惯在这沉寂无声的夜晚早睡,吆五喝六地堆起一摊篝火,载歌载舞跳起了锅庄。呵呵,城市文明与乡野文化就这样简单地碰撞在了一起,准备冬眠的人们被这偶发的激情点燃,陆续加入进来,山村逐渐热闹起来。 当夜色趋于平静,你还有可能听见娃娃鱼的欢叫,如倾如诉,随风飘荡。山村的睡眠不是辗转强迫式的例行作息,而是代入式的自然休眠,令饱受琐事尘嚣倾轧的心灵稳妥安放,鼾然如婴。 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当地村民属于第一种人,一位游客代表一张百元大钞;游客属于第二种人,从容放松才是度假目的。错过了日出,就欣赏云海,没沾到雨露,就享受佛光。人间好事多磨,哪能样样都占尽先机,怎么舒服怎么来,章法自然。 经过一夜休整,精力充沛的我们要徒步体验建于唐代的榉根关古徽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遥想当年一代代徽商从这一米见方的青石板上踏过,直通古徽州省府安庆,另一侧通达江西,联通山外的多彩世界,挣得百世功千秋利万代名,供后人景仰。 徽商的地位在[[安徽]]乃至全国都是无法比拟的悍将一族。试想,不经由撇家舍业的亲情撕裂;不经过[[长途跋涉]]的顽强探索;不历经商海搏击的千锤百炼;不经过几代人的倾情接力,怎么能成就一方[[儒商]]的雅号? 关于仙的传说还有一个,榉根关古徽道上有玉泉亭和玉泉井的遗迹,相传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为解决路人饮渴问题,而用拐杖开凿成的。在多云大雾阴雨天,井里的水呈现出奶白色,如同白玉一般,所以称之为玉泉井。只可惜,年代久远,玉泉井业已荒废,只剩下一个被废石填埋类似于井口的圆状形态。虽然传说不一定可信,我还是宁愿相信它所蕴含的祈愿是朴素而美好的。窝居山乡的老百姓如果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力,还有什么信仰,可以慰籍心灵呢?那只不过是暗夜里的一束光,慰籍灵魂罢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拓路者陶翁开辟的[[世外桃源]],谁不心向往之? 适时[[修葺]]一下芳草零落 的精神面貌,也许是调节都市病最合适宜的保养方式。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可农家妇女却对着一盆类似淘米水的自来水说,要下雨了。我大为不解,充满[[疑惑]]。农妇笑谈,这是仙寓山的特殊地理现象,水一旦浑浊就预示着雨水即将到来。[[果不其然]],二个小时后,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把路面打湿了,会心见证,真乃神奇大观。 [[池州府]],[[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一处隐匿在来龙山脉的神仙寓所,你若神游,别说我没有告诉你它的妙处……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李梅,籍贯四川,现居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养身美寓(李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