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71.2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冠状动脉 的原始碼
←
冠状动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冠状动脉</big> ''' |- | [[File:T01d87e58cc734f2c2f.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69e9720a35376f43.jpg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333249&sid=1409608来自 360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采用Schlesinger等的分类原则,将[[冠状动脉]]的分布分为三型: 1、右优势型;2、均衡型;3、左[[优势]]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冠状动脉 * 外文名:Coronary Artery * 外形特征:环绕心脏一周,形如王冠 * 具体: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 * 起源:主动脉根部 分类原则Schlesinger 供血关系 根据冠状动脉分支的走向及分布的[[位置]],不难推测其营养[[心脏]]的部位。 1、右房、右室: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2、左室:其血液供应50%来自于左前降支,主要供应左室前壁和室间隔,30%来自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室侧壁和后壁,20%来自右冠状动脉(右优势型),供应范围包括左室下壁(膈面) 、后壁和[[室间隔]]。但左优势型时这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均衡型时左右冠脉同时[[供血]]。 3、室间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后下1/3由后降支供血。 4、传导系统:窦房结的血液6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40%由左旋支供给;房室结的血液90%由右冠状动脉供给,10%由左旋支供给;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后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所以,[[临床]]上左后分支发生传导阻滞较少见。左束支主干由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源供血。 ==功能== 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正常情况下,它对血液的阻力很小,小于总体冠状动脉阻力的5%,从心外膜动脉进入心壁的[[血管]],一类呈丛状分散支配心室壁的外、中层[[心肌]];一类是垂直进入室壁直达心内膜下(即穿支),直径几乎不减,并在心内膜下与其它穿支构成弓状网络,然后再分出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丛支和穿支在心肌纤维间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供给心肌血液。由于[[冠状动脉]]在[[心肌]]内行走,显然会受制于心肌收缩挤压的影响。也就是说,心脏收缩时,血液不易通过,只有当其舒张时,心脏方能得到足够的[[血流]],这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的特点。 人心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很高,约为2500根/mm2,相当于每个心肌细胞伴随一根毛细血管,有利于心肌细胞摄取氧和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冠状动脉之间,尚有丰富的吻合支或侧支。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占心排血量的5%,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冠状静脉伴随冠状动脉收集代谢后的静脉血,归流于冠状静脉窦,回到右心房。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不能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常常导致[[心肌梗塞]]。但若[[冠状动脉]]阻塞是缓慢形成的,则侧支可逐渐扩张,并可建立新的侧支循环,起代偿的作用。 ==侧支循环== 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存在着许多侧支或吻合支,它是一种潜在的[[管道]],平时在[[冠状动脉]]供血良好的生理情况下,这些侧支或吻合支并不参予冠状动脉的循环,只有当[[冠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而侧支血管两端出现压力差时,或某些足够强的刺激出现时(如严重缺氧),它们才开放并得以发展。血液便可通过这些侧支绕过阻塞部位将血液输送到远侧的区域。这些[[吻合]]支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便可取代阻塞的冠状动脉以维持对心脏的供血,这些通过侧支或吻合支重新建立起来的循环称为侧支循环。但吻合支或侧支[[血管]]的存在并不能说明都有侧支循环的[[功能]],这是因为侧支循环的发展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且血流量较小,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有限。那么,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 (1) [[冠状动脉]]阻塞发展的[[速度]]。病理生理学最新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儿童及青少年,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局部缺血也日益明显,从而使吻合支的血管发生扩张,血流量增加,[[补偿]]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这就建立了该部位的侧支循环。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侧支循环就不能形成,从而导致心肌梗塞。 (2) 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若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是其开口处或是近端,则主要血流中断,远端的侧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3) 相临动脉是否发生了闭塞。如果相临动脉也发生了闭塞,就失去了形成侧支循环的条件。 <ref>[http://www.yixue.com/%E5%86%A0%E7%8A%B6%E5%8A%A8%E8%84%89 冠状动脉],医学百科,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冠状动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