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8.11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冯朗 的原始碼
←
冯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冯朗1.jpg|缩略图|冯朗:[[北燕]][[冯弘|昭成帝]]之子,母亲[[王夫人 (冯弘)|王夫人]]。]] '''冯朗''',[[北燕]][[冯弘|昭成帝]]之子,母亲[[王夫人 (冯弘)|王夫人]]。 ==生平简介== [[太兴]]二年(432年)四月,昭成帝册立[[后燕]]皇族之女[[慕容王后|慕容氏]]为[[天后]],'''广平公'''冯朗、乐陵公[[冯貌]]惧怕被[[继母]]迫害,祸及自身。于是兄弟两人相伴一同逃往[[辽西]],劝说长乐公[[冯崇]]投降[[北魏]],冯崇同意。正巧,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给事郎王德,向冯崇招降。<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285073273709149&wfr=spider&for=pc 冯朗降于北魏之后,安稳度日,为何还是死于非命 百家号 2018年9月22日]</ref> [[十二月十九]],冯崇派冯貌前往北魏,淮备献出全郡投降。冯朗在北魏历任[[秦州]]和[[雍州]][[刺史]],[[散骑常侍]],[[驸马都尉]],使持节,征西大将军,封'''西郡公''',因罪被诛。 冯朗之女入[[掖庭]],在姑母[[冯左昭仪 (魏太武帝)|左昭仪]]的帮助下,冯朗之女成为太武帝嫡孙[[拓跋濬]]的正妻,即后来的[[文成文明皇后]]。<ref>[http://www.warchina.com/zhuanti_a/22269.html 北燕国君冯弘之子_冯朗简介_人物_亚东军事网 2016年10月14日]</ref> 冯朗被追赠假[[黄钺]],[[太宰]],追封'''燕宣王'''。其子[[冯熙]]。<ref>[http://www.chezaiyi.cn/literaturess/241284.html 冯朗-文学-百科 2018年5月9日]</ref> ==冯朗之死== 冯朗在投降北魏后,被北魏任命为秦(今甘肃天水一带)、雍(今陕西西安地区)二州刺史。冯朗一家居于长安城,除每年固定要去一趟平城述职之外一家日子过得还算平静。总的来说,冯家是北燕降臣,虽然没有身居要职,日子也算过得平稳,冯朗的夫人王氏为他生了一儿一女,都是在冯朗任官长安后才生的。 大儿子名[[冯熙]],小女儿就是后来的冯太后,生于[[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据史料记载,冯太后出生时,王氏难产,全家十分着急。这时,冯家府邸上空突现一束红光,顿时,漫天红霞弥漫,瑰丽万分,而冯太后就是伴着这美丽的红光而诞,母女平安。不论这种记载是否真实,但冯太后的一生确实是变幻多姿、辉煌显耀的,她是冯氏一族新荣耀的缔造者。 冯太后的童年十分安逸舒适,过着小公主一般的生活。因冯朗与王氏皆出身名门贵族,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重视。冯太后从小便聪慧过人,冯朗也十分宠爱这个女儿。可是好景不长,冯太后未满十岁时,冯朗去平城述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具体是什么原因,历史上也没有明确记载,《[[魏书]]》中只写着因事被诛”,至于是什么原因一直是一桩历史悬案。后人对这一段历史也有种种猜测,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冯朗的死与其弟[[冯邈]]有关。冯邈与冯朗兄弟二人一起投降于北魏,冯邈被封为将军。 太平真君十年(449),太武帝下诏,令冯邈率兵征战柔然。虽然受到北魏大臣的反对,但太武帝还是决定重用冯邈。但不幸的是,冯邈战败并逃亡。太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怒,认为冯家辜负了他的期望并且可能是故意为之。于是当即下令诛杀冯朗,冯家男丁一概处斩,女人则全部没入奴籍。但有些历史学家却不认同这种可能性,他们认为,事实与此相反,是冯邈因为冯朗被诛杀才逃往柔然的。而论及冯朗被杀的原因,他们认为,可能与冯朗的弟弟,也就是冯弘的幼子冯业归宋有关。史料记载,在冯氏兄弟降于北魏之后,北魏不断地对北燕进行军事上的攻击,北燕不堪重负。于北燕[[太兴]]四年五月,也就是434年,冯弘表示派人前往北魏,同意向北魏称藩,并上表请罪。 而[[拓跋焘]]此时已经不再满足于北燕称臣,他的目的是将北燕的领土真正握在自己的手里。拓跋焘表面上同意了北燕的请求,但却下诏要求北燕将太子[[冯王仁]]送入北魏做人质。[[冯弘]]听后断然拒绝,坚决不肯把冯王仁送入北魏。北魏知道冯弘不肯送太子来北魏,于是加剧了对北燕的军事打击。冯弘没有办法,决定向刘宋求助。于是,冯弘便派人前往刘宋都城建康,向宋称藩,并向宋进贡。宋文帝刘义隆认为,与北燕联合对北魏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况且,如果北燕被北魏吞噬,北魏也绝不会放过宋王朝。于是,刘义隆便下诏封冯弘为黄龙国主,又封为燕王。这一举动,彻底地惹怒了拓跋焘,他便以此为名义,再举进攻北燕。后来,在冯弘逃往高句丽国后,还向宋求助,宋也派兵进行了营救,可最后冯弘还是客死他乡。 史料记载,冯弘的幼子[[冯业]],在冯弘死后便带着二百余人渡海前往宋国,从此归于宋。所以,一些史学家便认为可能此事令拓跋焘十分气愤,北魏与南朝宋国本是宿敌,冯业投奔了宋文帝,使得拓跋焘担心冯业与冯朗等人联合,对北魏不利,于是便寻个由头将冯朗杀了。而冯邈听闻哥哥被杀,知道[[拓跋森]]已经彻底不信任冯家人了,于是便干脆逃往[[柔然]]。无论这两种可能性哪一种是真的,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北魏对北燕后裔一直没有放松警惕。不论降与不降,都不能消除他们的戒备之心。这也和[[鲜卑]]人骨子里的血性有关,对于投降者,鲜卑人是从心里鄙视的,他们崇尚的是战死沙场,绝不愿意苟且偷生。而当时十六国混战,时局混乱,残酷的生存法则也决定了北魏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对敌人不能有一点仁慈,否则就可能造成自己的悲剧。 因而,冯朗被杀可能发生得比较突然,但这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冯朗应该早已料到了自己的命运,肯定也做了某些准备,这一点从冯朗年幼的儿子冯熙能顺利逃跑这一事件便可以嗅出蛛丝马迹。关键时刻,冯家人都懂得保全冯氏血脉的延续。 ===参考资料=== *《[[北史]]》 *《[[资治通鉴]]》宋纪 *[[北燕皇室]] *[[长乐冯氏]] *[[北魏官员]]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南北朝时期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冯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