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43.2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减字花木兰·竞渡 的原始碼
←
减字花木兰·竞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减字花木兰·竞渡.jpg|缩略图|[https://image.so.com/ 减字花木兰·竞渡]]] '''《减字木兰花•竞渡》'''是北宋词人黄裳所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词人以豪迈的笔势描绘了龙舟赛的盛况,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表达了词人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作品原文== 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白话译文== 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创作背景== 北宋词人黄裳在端午时节看到了划船健儿竞渡夺标热烈的场面,触发了词人的诗兴,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赞扬了划船健儿们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文学赏析== 上阕首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ref>[https://so.gushiwen.org/ 古诗文网]</ref> ==名家点评== 唐代诗人卢肇[[《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 宋代词人耐得翁[[《都城纪胜》]]: “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 现代作者琢言《唐诗宋词元曲 超值全彩白金版》:"全词声形并茂地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出来,这是龙舟竞渡题材中罕见的佳作,弥足珍贵"。 <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 诗词名句网]</ref>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减字花木兰·竞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