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34.19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切韵 的原始碼
←
切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切韵.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91ddcc.com/14524970563254.jpg 原图链接][https://sns.91ddcc.com/t/95295 来自 才府 的图片]]] 《'''切韵'''》是中国可见的最早的一本[[韵书]]<ref>[https://guoxue.chazidian.com/rumenguoxue/44350/ 最早的韵书《切韵》],国学,2020-2-10</ref>,被称作“韵书之首”。现在已无法看到原貌,因此一般是指[[敦煌]]出土的唐人传抄的《切韵》和[[故宫博物院]]馆藏《刊谬补缺切韵》。后世的韵书,如唐《唐韵》和宋《[[广韵]]》,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 ==源起和成书== [[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由陆法言集当时八名文人(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于家聚会时讨论商定,并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成《切韵》。 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5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据陆法言《切韵序》所说切韵之目的不在于“诗家承谱”,而是放眼“范式方音”和“广文路”、“赏知音”的,换言之,创建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音韵]]之规范。他还指出,当时各地的方言、文人发音都非雅音,所以非常需要如此韵书。 ==对比和批评== 其系统保留在其增订本《广韵》中流传至今,《广韵》中也收录了切韵序一章。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 而也正因为陆氏追求的是“辨析毫厘,分别黍累”,所以也常在此处被人指摘。关于古今[[学者]]对《切韵》(广义上指以切韵为基础的一系列韵书,包括《广韵》等)一般有三派批评: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 依《切韵序》所叙,《切韵》依据刘臻等八人讨论出《切韵》,按[[陈寅恪]]查实其中刘臻、颜之推、萧该皆在[[金陵]]长大,魏彦渊、李若、辛德源、薛道衡四人在邺下(河南省[[安阳市]]和河北省[[临漳县]])长大,卢思道十五岁入邺下,无一人世居[[长安]]。 学界普遍认同,《切韵》反映了当时[[汉语]]的语音。这一语音系统完整的保存在后来的《广韵》,甚而《集韵》等书中。因此将依据后两者复原出来的语音系统称为“切韵音”,作为中古汉语的代表。 《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成为了一系系统,直到《[[中原音韵]]》的时代才被打破<ref>[https://www.xzbu.com/9/view-11936678.htm 切韵性质纵横论],行知部落,2020-1-27</ref>。 ==视频== ===<center>切韵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王步高讲诗词创作韵法</center> <center>{{#ev:youku|XMzQyMTk2MzI5Ng|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返回「
切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