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9.30.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刘世洪 的原始碼
←
刘世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刘世洪</big> ''' |- | [[File:刘世洪.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04.job1001.com/workstar/2013-09/24/1380001562_1wux.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88%98%E4%B8%96%E6%B4%AA&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5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刘世洪''',男,1960年生,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学科带头人,科技部“863”专家库成员,农业部农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农业物联网标准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农业网络信息》(原《计算机与农业》)主编。 =='''基本内容'''== 中文名:刘世洪 出生日期:1960年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国 籍:中国 职 业: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农业网络信息》 =='''人物简介'''== 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攻关、国家“863”、科技支撑、农业部攻关、中国科协专项、中国工程院专项、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项等课题研究4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奖共10项。其中,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和测评技术研究、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管理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农业统计分析和模拟模型研究、[[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网络化平台研究、农业本体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出版专(译)著7部、论文集8部,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获软件著作权登记63项。培养研究生16名、博士生3名。策划并组织全国学术研讨会17次、国际学术研讨会2次,多次主持和参与农业部、信产部、国信办等政策性项目建议和研究报告的起草等工作。 现主持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区域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研究”、“863”课题“农业科技信息移动智能服务技术研究”、农业部专项“农业信息标准体系研究”、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综合指数评价研究”等。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农业知识组织与管理等。 =='''主要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2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1年2月晋升为[[研究员]]。 =='''主要贡献'''== 先后承担国家攻关、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农业部重点、国家专项、科协专项等课题研究4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主持35项,其中获国家、北京市、农业部和农科院科技进步奖共11项;国家级综合图书奖一等奖1项。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企业数字化管理、农业统计分析和模拟模型、农业本体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提出的[[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标准体系框架,以及农业信息技术体系等,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并具有较大的影响,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出版专(译)著8部、论文集6部,公开发表包括SCI、EI、ISTP在内的论文近百篇。现主持“863”计划课题3项、科技支撑课题3项、其它课题2项。<ref>[https://tech.sina.com.cn/t/2006-07-24/16451052510.shtml?from=wap 农业部专家刘世洪:农村信息化不能一刀切],新浪科技, 2006-07-24</ref>培养研究生15名、其中合作培养博士3名。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刘世洪
」頁面